开天辟地以来,这个星球上曾生活过一千亿个人类,银河系大概有一千亿颗星,每个人都是天上一颗星。同名小说首版序言中作者写道。也许这就是人类对无限太空无尽向往的根本动力。
:如果说二战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里最大规模的蓝星各主要国家民族意志与智慧的顶级对撞与生死博杀,那么冷战期间是人类黑科技爆发的一个高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互相竞争较力中,都诞生了至今都令人震惊的科技奇迹。顺带一句新中国也有雄心勃勃的高科技发展计划,其中很多项目构想都平行或超越当时世界科技水平,可见中国开国领袖和科技精英是多么目光远大。
话说回来,上世纪60年代开启太空竞赛,当苏联拥有世界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后不久,美国肯尼迪政府立刻向世界宣布雄心勃勃的曼哈顿登月工程。为了向全世界宣扬美国强大科技实力,好莱坞集结西方科技与文化精英,筹拍关于太空主题系列电影。其中最优秀的影视作品之一当属2001太空漫游。
这部前后花费四年时间,投资过千万,在当时已算天价的作品开始之初,作为历史上最伟大导演库布里奇与最伟大科幻作家克拉克的两人,就决心摆脱政治方面宣传,要拍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经典。
他们在意的是人类的终极命运,及在如今看来依然前沿的命题,人类起源、生命进化、智能AI等一系列哲学思考。
电影剧本和小说同时由克拉克创作。作者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世界科幻三巨头”。一生创作作品超过100部,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2500万册。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其中《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圣经,更成为流行文化的经典。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尔伯格,马斯克,卡梅隆,刘慈欣等当代科技文化精英都承认作品对他们有巨大启迪和鼓舞。
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影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获最佳视觉效果奖。
整个影片的大气磅礴的摄影构图,天马行空的剧情想象力,无愧于影史最佳科幻片。清晰巨幕+迷幻音效的让观者有进入太空后身临其境之感,真实度像纪录片。
随着第一抹阳光出现在黑暗天体上方,由理查·施特劳斯谱写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乐章,让其象征意味格外凸显。
剧情从百万年前一批猿人被一块神奇黑石板引发智慧火花开始,跨越到公元2000年己进入太空时代的人类社会。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那是一块被埋藏了数百万年的黑色石板,与远古时期人猿们发现的石板相仿。这一段探索之旅引发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无穷想象。
《2001》的伟大在于将人类的想象力抽离出来,以宇宙、时空、极限、生命等概念阐释着一部精神哲学似的太空史诗,宏大而深邃。
1968年问世以来,《2001太空漫游》这部漫长晦涩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时又极其璀璨震撼的电影,其实已经脱离科幻电影的范畴,成为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看《2001太空漫游》是需要耐心和宽容的。全片对白少于40分钟且大都无情感且缺乏叙事主旨,大量古典音乐作配乐,以冷酷的环境音乐填补声音和情感上的空白;结尾的时候,那段十来分钟的坠入星际门之后的景象,瑰丽的光影剧烈交织,宇宙因异常的光线和诡异的色彩而变得扭曲和疯狂。令人惊叹那是1968年的电影水准,连阿凡达都要甘拜下风。
这是一部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被后人模仿却从未被超越也不敢再去翻拍的伟大作品,小说与电影都堪称人类对太空想象力触及天花板的神作。是上世纪后半段那个大时代所创造出来的不朽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