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戚先不说电影投资知识了,我们来谈谈电影投资鬼才称号的——“吴京”
都说:人红是非多。
嗯,吴京。
创纪录。
眼看《流浪地球》票房往50亿去了,吴京包揽国产片票房前二,成为首位“100亿帝”。
立功劳。
零片酬拔刀相助,6000万带资进组,到后来路演宣传也是亲力亲为......导演郭帆的感谢信中,称他是“小破球的爸爸”。
值不值得吹一波?值。
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吴京这两年无疑表现卓越。吹不要紧,可怕的是,有人吹着吹着,就吹变调了。
最近老戚已经从不同角度多次写过《流浪地球》,本来已经不打算再说。谁知道,点开几篇爆文。好家伙,看得人差点没给扑通跪地,三叩九拜。
听听,那叫一个舍我其谁、开天辟地、再造社稷——黑暗里看不到光的时候,不必等候微光。因为那些英雄,就是光。
所以,为什么是吴京?不是他,还能是谁。
艺术文化的开创,需要敢有人开天辟地。别人不敢,吴京却敢。
吴京什么地位?拨乱反正什么地位懂不懂?
商有伊尹,汉有霍光,宋如岳飞,明如于谦。
你把电影当王朝,那吴京对中国电影的功绩就四个字:再造社稷。
什么感觉。感觉吴京是电,吴京是光,吴京是唯一的神话。
唯独已经不是一个电影工作者。
是时候打脸这种造神式吹捧了。
尬,倒还是其次。更值得警惕的是——捧杀。
1
无脑吹的翻车事故,其实殷鉴不远。去年年底,《无名之辈》爆了,扮演残疾女孩的任素汐演技再一次惊艳观众。赞扬一片。但有的,就过于腰间盘突出——
这哪里是优秀青年演员。这根本就是戏痴、戏疯子,是天妒英才!就当大家下巴快掉到地上的时候,任素汐本尊出来辟谣了。一一打脸了这些“小说式报道”:我没演过600场《驴得水》,1500个耳光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不给你说虚的,张一曼没人能演得过我。”我没说过这句话;这两年我确实不至于无戏可演,接到过许多剧本;“拍完《无名之辈》我久久不能从戏里走出来……”我没说过这样的矫情话,吓人。
总结陈词中任素汐还写道:最近夸我的朋友不少,但我知道自己哪儿差劲。我会改进。我不怕被捧杀。我自己只要不捧杀自己没人能捧杀我。
言下之意,你们这么瞎吹,经过我同意了吗?
2
同样我们也想问——那些疯狂吹吴京的人,吴京知道自己有你们说的那么秀吗?
造神路上,还少不了拉一踩一。
把一个拉上神坛,就把另一个踩进烂泥。
这也让后来,那个撤资《流浪地球》,转投了《情圣2》的万达看起来像个笑话,对,就是那个由吴秀波、白百何主演的那个《情圣2》。
万达只看利益,所以他们没有在《流浪地球》身上看到任何可以让他们抱着钞票睡觉的可能性。两厢一比较,显得吴京是有情有义的民族英雄,而万达代表冷血无情的资本家。这让同样作为《流浪地球》发行方的万达,哭笑不得。万达影业与制片方联合发布辟谣声明,并得到了导演本人的澄清:网传撤资一说有悖于事实。
[图片]
但这样平平无奇的故事怎么能打动人?在关于吴京的评价中,老戚认同《人民日报》说的——“吴京拉开大多数人的脚步也不多,就半步,他敢赌这半步。”
[图片]
但这远不及另一个版本更有渲染力——吴京,中国科幻的大恩人。他的加盟,全是理想主义,是一腔孤勇,是不亚于电影中舍身一搏的壮举。比起一个国产电影的榜样案例,“流量”还是更喜欢消费传奇。既然是传奇——谈艺术?太轻。谈商业?太臭。要写嘛,就写那左手江湖侠义,右手家国情怀。但老戚尚有一问:当眼睁睁看着吴京的光环盖过了《流浪地球》,你还能相信那光环的真实吗?3你可以说,老戚酸了。但老戚的酸不冲吴京,冲的是被滤镜掩盖的,真实的努力。《流浪地球》不只诞生于吴京一个人的侠义,更来自7000名创作者,那窘迫狼狈却一直咬牙坚持的初心。关于《流浪地球》的数字,不止6000万一个。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图片]
7000人的团队,125天连拍37小时的常态拍摄。面对的困难,太多。但创作者们有的,是大胆的想法、充足的准备,和死磕到底的决心。这些,换来的3亿人民币的制作成本中,不止只有一份吴京6000万的信任。仅20万片酬出演的,吴孟达。100天驻组,30天拍摄,超出预定计划5天。66岁的他,大病初愈,并未恢复的身体要面对动作戏、威亚、60斤的负重装备......结果哭到怀疑人生。更不用说,导演郭帆。四年时间,如一场战战兢兢的马拉松。直至超前点映那天,都是在上映之后才忐忑地溜进放映厅。制片人、编剧龚格尔。在项目初期,因为经费问题卖车投钱不说,还四处接私活,挣钱养《球》。这个科幻梦,属于太多人。它包括着,日以继夜付出着的7000名默默无名的创作者。也寄托着,太多中国青年电影人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图片]
客串出演的宁浩、路阳、饶晓志、张小北当然,还有刘慈欣。在当初不足3000块的稿费里,为国产科幻片,埋下了种子。是啊,种子。相比“空手套战狼”的笑话,老戚印象最深的是吴京的另外一句话——(《流浪地球》)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说得夸张,但道理不假。如果必须要有光环,它属于太多人。
[图片]
回过头来,什么是造神?抹去现实利益,去标榜义无反顾。抹去合作精神,去夸大个人英雄。4一篇叫做《为什么又是吴京?!》的文章最后,这样庄严地宣告:“我们都曾经历过无数英雄人物的时代,但一个英雄的落寂,也必然另一个英雄时代的开始。”没错是病句,原文如此。当吴京听到他被与无数英雄先烈并列在一起,还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会惶恐失措。只能说,鸡汤太多,英雄都不够用了。那怎么办?有英雄要吹,没有英雄编造英雄也要吹。放眼望去,吴京身上被填充得最鼓胀的,是民族主义。有人甚至告诉你,吴京强,则国强。
[图片]
批评吴京,就是给国家抹黑。
[图片]
[图片]
表面上,吴京被绑在了爱国的大旗之下,“神圣不可侵犯”。但吴京被架得越高的时候,他的处境也越危险——有举旗的,就有拔旗的。而吴京的骑虎难下就在于,他随时要面对着这两拨人的反攻倒算。就像这次,《流浪地球》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火了。牵出吴京的“陈年老酒驾”。
[图片]
在吴京身上,这也不是孤例。2017年,《战狼2》狂揽56亿票房。8月8日,电影正在上映时,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受灾严重。次日,吴京便第一时间同妻子谢楠响应号召,捐款100万元。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网友的“期待值”。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总得捐上一两亿表示一下吧
[图片]
甚至是无关的闹剧,吴京也莫名躺枪。有人效仿着“战狼式爱国”;另一群人则怂恿着“派冷锋”“上吴京”。
[图片]
[图片]
事实上,“挺吴派”和“倒吴派”所争论的吴京,早已经脱离了一个电影人的身份。演变为国内两种思潮对垒的阵地。在两方猛烈的炮火间,已经容不下一部安安静静的电影。
[图片]
[图片]
而对于吴京来说,比起“无脑黑”,更值得担忧的或许是“心机粉”。是的,他们才不蠢。他们只是鸡贼地把某个人举过头顶,以他的名义行事;天塌下来,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先被砸中。造神,崩塌,造神,崩塌……仍然是我们经久不衰的全民互动游戏。但北岛说过: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这是一句经历过想做人而不可得的年代,才会真正明白的话。
[图片]
明智的人做明智的决定,我们做为观者也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你的言语也是锋利的武器,当你感觉自己内心有点优越感的时候,可能伤害的正是你最不想伤害的人。是的!饶过他们吧!我是老戚老戚微信:tangyu2486
关注老戚微博:影视人老戚
了解电影投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