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聊一聊测量启蒙。
首先明确一下,今天开始聊的测量,只是粗放的、适合儿童启蒙的测量,并不是小学课程中的准确测量。准确的测量会在将来的课程中专门探讨。
下面我想讨论的是测量的原理和测量的逻辑。
首先聊聊测量的原理。
测量就是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比较物品,说到这而,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小时候,还是物资比较匮乏的时候。去礼堂看电影,家长炒了一些瓜子,让我和哥哥分了带去。
以前都是家长分好我们拿就好,这次让我们自己分。
麻烦来了,我哥的主意是我们一人抓一把,让我先抓,最后不到一把的部分全给我。
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实施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
我那时大概五六岁,我哥十一二岁,他一把抓的瓜子,比我多两倍还不止。
就这样,我被量具不一致给“坑了”。
我们讲的测量,就是用相同的“标尺”去测量。好比刚才的分瓜子,只要让同一个人去抓,即便有差异,也还是有限的。
差异只能是测量“误差”,而不会出现这种严重的测量错误了。
在孩子们初步测量长度时,经常会用到的是脚、步、扎(手尽量撑开,拇指之间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等等的“人体尺子”。
测量容积时,经常会用到口、捧、杯、盒等等“量杯”。
测量重量(质量)时,经常会用到一瓶水、一个西瓜等等的对照物。
只要是年龄相仿的孩子,基本差别不会太大。可以鼓励孩子用这种方式进行测量。
测量的原理,就是用一个中间比较元素,把物品的量确定下来的过程。
好比小明和小强站在操场,他们距离球门有多远?可以通过步数测量。
当然不要太远,超过20步,可能数起来就会有点费力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聊一聊测量的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