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余生时光,去浮生流浪

借余生时光,去浮生流浪

作者: Delly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6-16 21:03 被阅读0次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表达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情至深处,即为生活。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山红袖,越陌度阡,蜂蝶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死生有命,无多虑也。

相关文章

  • 借余生时光,去浮生流浪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

  • 跟随春天的脚步

    阳春三月好时光,我要跟随春天的步伐去流浪,在神州大地上浪迹天涯,与这个春天有深度的约会。 余生很贵实在不想...

  • 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四)

    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这一程便是余生。 回忆是甜密的,我带着对你所有的记忆活在余生里,随着时光的...

  • 浮生余生

    我想 我可能是明白 人生一大哲学问题了 人为什么而活着? 为什么人和人 会有完全不同的境遇? 永远被禁锢在自己眼界...

  • 浮生•余生

    浮生一日,蜉蝣一生。生命短暂,人生无常。 几何时的我们都沉浮于这世界。错与对,悲与乐,重逢与离去。 任时光摇摇欲坠...

  • 余年

    暮景倒映眸中泛起层层秋波,浮生念,若归,余生不再同梦相离。 初见韶华,灼灼桃花,往后余生,浮生若梦。 四季不见冬,...

  • 随风记忆

    清风明月,时光黯然 如你所有想,如我所愿 许一世情缘,借一掠晴空 往后余生,请多指教

  • 晚安心语3

    一世浮生一刹那,一程山水一年华。 余生并没那么多来日方长, 只有时光匆匆。 惟愿,...

  • 聆听世界《今后我与自己流浪》有感

    今后我与自己流浪 流浪我们曾到过的地方 流浪我们曾有美好时光 流浪彼此心心相惜的岁月 今后我与自己去流浪 流浪五彩...

  • 流浪地球,余生流浪

    近几年来,每到春节电影院里面总能上映一幕幕彷如百花争艳的场景。这便是贺岁档电影。同样的今年亦不例外,今年贺岁档电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余生时光,去浮生流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qd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