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
来古冰川-米堆冰川人类首次穿越:探险总是向死而生,在极险恶的环境

来古冰川-米堆冰川人类首次穿越:探险总是向死而生,在极险恶的环境

作者: 登徒子户外_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2:40 被阅读0次

    直到冰川尽头——来古米堆穿越_腾讯视频

    什么是自然?

    对于户外探险而言,

    并非发生什么痛彻心扉的山难才是,

    而一块石头、一条河流、一片积雪……

    就可以让我们多走很远的路,

    这足已是自然!

    雪地扎营的夜晚,星空璀璨,最亮的那颗星是五车二


    来古冰川

    来古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来古冰川属于岗日嘎布山脉,是来古附近一系列冰川的统称,包含雅隆冰川、东嘎冰川、仁隆巴冰川、阿扎冰川、雪尤古冰川等,均由岗日嘎布山脉雪山冰川运动形成。

    来古-雅隆冰川航拍照片 来古-米堆冰川穿越线路图

    其中,雅隆冰川规模最为庞大,由岗日嘎布山脉数座雪山冰川汇聚而成,长达30公里,上段宽4公里,下段宽2公里。冰川周围雪山环绕,蜿蜒漫长,波澜壮阔!

    雅隆冰川下段视角,岗日嘎布山脉东部部分山峰标注图 雅隆冰川中段视角,岗日嘎布山脉东部部分山峰标注图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同属于岗日嘎布山脉,包含米堆附近的几条冰川,其中米堆冰川景区所观看到的左侧冰川名为贡扎冰川,而其他冰川名字不可而知。我们此行所要经过的米堆冰川,平行位于贡扎冰川东侧,哈莫贡嘎峰西北方。

    米堆冰川深处,落日映晖,蔚蓝的冰雪世界中危险重重 从米堆冰川下降,哪里的每一寸冰都是蓝色


    岗日嘎布

    岗日嘎布山脉位于西藏东南部,全长约280公里。拥有6000米以上的山峰40多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高峰若尼峰(白日嘎),海拔6882米。这些6000米级的山峰,除6805米的洛布青(若尼Ⅱ峰)之外都是未登峰。

    岗日嘎布山脉,共有1638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是西藏高原中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山群。[标注1]

    岗日嘎布山脉西部,部分山峰标注图 下图中央为若尼峰,隐藏在岗日嘎布群山之中 淡蓝色冰川

    所有的自然美景,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都充满着致命诱惑!来古冰川更是如此,我们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从雅隆冰川穿越至米堆冰川在这片庞大的冰川上,完成首次人类徒步穿越!

    日照金山,由左至右依次为:鲁钦多Ⅰ峰、鲁钦多Ⅱ峰、6278峰、HiqenⅢ峰、贡亚达峰 Zeh峰(左)、贡亚达(Gongyada)峰(右)

    其次,尝试攀登哈莫贡嘎峰。哈莫贡嘎(Hamokongga),海拔6260米,属岗日嘎布山脉,位于雅隆冰川尽头的位置,在视野中距离最远,最不显眼。我们这次的冰川穿越之行,将从其山脚下经过。

    哈莫贡嘎 来古村方向观看哈莫贡嘎(右)

    出发之前

    每一次出发,似乎都是说走就走,看似轻松,却不敢丝毫放松,因为我们清楚自己将面对的什么。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前往来古冰川探路,和上次的路线不同,这次更具挑战。

    我们不仅要背负所有的重装徒步装备,还要带上应对雪山、冰川、岩壁等特殊地形的技术装备,绳子、安全带、头盔、主锁、高山靴、冰爪、冰镐、冰锥、雪锥、块塞、机械塞……

    这次的摄影设备,除了相机之外,另外还带了gopro、灵眸以及无人机御2pro。无人机必须划重点,虽然没有拍出太好的作品,但是它重啊!陪伴我们全程,不离不弃!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多了几行篇幅。

    每个人的背包都20kg起,注定又是一次不会简单的行程。

    雪山上重装前行 冰川中结组而行 雪山宿营

    4月,天气回暖,国内疫情逐渐好转,西藏开放。但,来古冰川一带还处于冬季,未从寒冷中苏醒。驱车前往的途中,偶尔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积雪。我们清楚4月份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温度,带足了保暖衣物。

    4月的然乌湖,周围山峰被冰雪覆盖,雨季未到,湖水清澈碧绿 然乌湖

    第一天:康巴牛场,享受山里最后一晚的安逸

    若要从雅隆冰川的右侧进山,必须经达巴村进山,有了第一次来古探路的经验,我们得知可以乘坐摩托车到达我们当晚的营地——康巴牛场。

    我们到达达巴村,已经临近中午。在村口遇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少年,但普通话不是很好,交流一番,等到了他的叔叔。商量决定,男孩儿和他叔叔送我们上山。

    上山前,为了减轻重量,我们将便鞋丢在车里,直接换上高山靴进山,没带其他的登山鞋。

    达巴村 准备乘摩托车出发

    到达牛场之前要翻过一个横向垭口,我们称之为达巴横向垭口,海拔4380米。在垭口上可以观览整个雅隆冰川,蜿蜒漫长,直至视野尽头。

    爬升没多久,路上已经开始有积雪,坡度陡的地方还要下来推摩托车,很是麻烦,不过比自己重装走路轻松就已知足。过了垭口后的路比较平缓,但依然有雪,最后在第一个牛场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到营地剩下的2公里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重装。

    雅隆冰川末端,退化严重 摩托车把我们送到第一个牛场的位置

    好久不重装,乍一背包,依旧是十分“轻松”。到康巴牛场2公里多的路走了2个小时,简直“神速”。

    康巴牛场,海拔4450米,依旧还是原来的模样。时光飞逝,仿佛回到了一年半前第一次来探路时的情景,而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当时跟我们一起来探路的小白和阿松,早已经……在成都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傍晚的阳光格外刺眼,营地笼罩在一片曚昽之中,我们找了一间积雪略少的牛棚入住。整理好营地,开始取水做饭,牛场附近,即使冬季依旧会有勉强可用的水源。

    黑夜来临前,我们生起了火,围炉烤火,嗑着仅剩半包的瓜子,享受登山前最后一晚的安逸。

    烤火嗑瓜子,满足的一晚 康巴牛场拍摄的星空

    第二天:人迹渐无,进入雅隆冰川中段

    早上,日出把山峰和冰川全部点亮。接下来几天,我们将逐渐深入这片冰川,探索人类未知的区域。

    简单吃过早餐,熄了柴火,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清晨的日照金山,残月犹存 哈莫贡嘎日照金山 康巴牛场,位于一面石壁之下

    康巴牛场之后的路是我们没有走过的,路迹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或荆棘或碎石,时而为断崖,还有大片的雪崩将路拦腰截断。

    也许你有过重装徒步的经历,但你可能并未体验过穿着高山靴重装跋涉的感觉,尤其是在非冰雪路面的斜坡上,脚都是扭曲的。背着20几公斤的背包,拖着2公斤多的鞋子,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忍耐。

    我们将沿着冰川右侧碛垄之上前行,直至冰川深处 途中经过多处雪崩路段 雪崩路段 雪崩路段

    开始还有一两头牦牛给我们带路,后来牛大爷也不再往深处走了,只能依靠自己。路迹不明显的地方,我们只能靠着感觉前行;毫无痕迹的地方,也只能分开找路。

    给我们带路的两只牛老爷

    行走约7公里的地方,来到一个石头堆砌的废弃牛棚,一旁还有残留的木炭,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后一处人类痕迹了。

    废弃牧场 在此稍作休息

    冰川边缘因冰川运动和气候变暖,散布着许多规模不大的蓝色冰壁、冰洞和冰湖。

    冰川边缘的冰墙截面 小冰洞 长条形冰湖 雅隆冰川中段

    进入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在我们行进到9公里的地方,已经完全进入冰雪路段。体力耗费了快一天的我们,进入雪地后,速度异常缓慢。但大自然不会对你有任何仁慈,依旧需要找路,依旧要爬升。

    我们需要爬上右前方的雪坡

    我们分左右两路向上,发现没有捷径可寻

    最后的2公里路,感觉如此漫长,横切过一个弯,还有下一个,无休无止。

    前路漫漫,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 距离哈莫贡嘎越来越近

    横切了大概3,4,5,6个山脊,在每个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预计的岔口营地。之所以记为岔口营地,因为在此处往左进入冰川深处,是前往哈莫贡嘎的登顶路线;而往右沿河谷向上,翻5150米垭口和5230米垭口,便可到达米堆景区。

    起初计划的时候,打算登完山,返回到岔口营地,再翻垭口到达米堆。现在看来,积雪太深,而且两个垭口的路况未知,登完山返回,战线会拉得太长。返回是不可能返回的了,只能尝试从哈莫贡嘎另一侧的米堆冰川通过了。

    临近营地,每个人都在麻木前行 岔口营地,沿河谷而上便是5150垭口

    没想到的是冬季河流并未结冰,来到河边,巡视了一下地形,水源也很干净,一处十分完美的营地!踩雪平整营地扎营,开始准备晚餐。

    夕阳西下,星空浮现,趁着还有精力,拍几张星空。夜晚起了风,防止夜里大风,睡前把帐篷风绳用雪锥固定。

    当天行进11公里,营地海拔4650米。

    岔口营地 方便面泡饼,只有在探路的时候才会觉得美味 岔口营地拍摄的星空 岔口营地拍摄的星空

    第三天:行走在冰川侧垄,观览冰川全景

    又是天气晴朗的一天,早上继续冲麦片配小面包,麦片里还充斥着昨晚泡面的味道,这个味道着实不美味。

    不建议大家重装时带这些蒸蛋糕或小面包之类的食物,含水分较多,会增加很多重量。只是我们探路太多,已经吃不下户外干粮,只能买些还吃得下的食品。

    饭后,在雪地里收拾着装备,夜里的低温已经将雪冻的坚硬,雪锥和地钉只能靠冰镐往外刨。

    万里无云,又是一丝不挂的一天

    9点,基本上是我们每天出发的时间。今天之后的路是没有画轨迹的,因为都是冰川裂缝,意义不大,还是临时发挥比较好。越过河流,沿侧碛垄继续向前,早上的雪冻得很硬,走起来轻松许多。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冰川也完全展现在眼前,有那么一刻是享受!

    沿侧碛垄前进 沿侧碛垄前进 侧碛垄,是在冰川两侧堆积起来的垄状地形,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类似于河流两岸   亚达贡冰川,汇入雅隆冰川中段 亚达贡冰川西侧的另一条冰川,同样汇入雅隆冰川   雅隆冰川视野所及的尽头,其实这只是其2/3的位置,向上仍有约10km的长度

    背都背了,也舍不得丢,拿出来飞一下,起码把电池浪费完,万一发生了痛心疾首的炸机事故呢!

    对我们不离不弃的无人机 依旧不算惊奇的航拍照片 雅隆冰川航拍照片

    踏上冰川,进入烈日炎炎的冰河

    好景不长,侧碛垄上舒适的路段走了2公里,便来到一处断崖,只能沿崖壁的石头上慢慢通过。背着重装包,身体没有那么协调,还是比较危险。然而过了断崖再往上,发现依旧是个断崖,决定返回,找合适的位置直接下到冰川。

    往返走了两遍的断崖

    从侧碛垄下到冰川,海拔落差不到100米,但十分陡峭。返回到前面路过的一个冰湖上方,只有这里稍微缓一些,但是依然很陡,又满是碎石和积雪,穿着高山靴,背着重装包,更是要格外小心。

    沿碎石坡向下 下降到冰湖边

    根据等高线地图,我们沿着冰川边缘的斜坡横切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相对安全。但是不仅要注意脚下的路谨防滑落,还要注意上方的落石。走着走着,听见哗啦一声,回头飞鸟不见了,在雪面上滑下了几十米,还好无碍。

    路过冰裂缝

    太阳高挂,温度逐渐升高,脚下的雪一踩到底,速度缓慢了很多。横切过后,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川雪原,坡度平缓,但好像走不到尽头,每次抬头眼前都是一样的景象,如同鬼打墙。今天依旧是我在前面开路,烈日炎炎,雪地绵绵,行走在了冰川之上,却有几分炎热。每走几十步,就要休息片刻,看着坡顶就在眼前,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令人崩溃的雪坡 终于看到了希望,坡消失了,我们向冰川裂缝区前进

    进入冰川裂缝区,我们宿营于冰壁旁侧

    终于,在下午3点半,到达裂缝区,海拔4760米。开始穿戴技术装备,结组前行,换飞鸟在前面探路,我们要从冰川的右侧而上,翻过这片裂缝区。

    在烈日下前行,加上雪地的反射,身体里的水分在迅速蒸干。保温杯里的水完全不够身体所需,开始往水里掺一些雪,到最后水完全耗尽,却又不想化雪,便吃雪“解暑”。

    到达裂缝区,右侧岩壁上的冰川因高温融化,碎冰在不断滚落   进入裂缝区域,摸索前行 进入裂缝区域,摸索前行 裸露在外面的冰都是淡蓝色

    2个小时只行进了1公里,爬升100米,又到了找营地的时候。原本计划的是今天可以翻过这片裂缝区,后天便可到达5800米的冲顶营地,现在看来要再加一天了。

    回望来时的路,冰川出口的地方已经如此遥远

    我们在一面冰壁旁侧扎营,海拔4870米,当天只行进了不到7公里。这里有足够的一块平地,也还算背风。想不到的是,营地竟然有移动4G,应该是这里地势开阔,正对来古村飘来的信号。可以上上网,跟朋友视频聊聊天,一天的疲惫全无。

    黑夜来临,温度骤降,睡袋才是温暖的港湾。

    在冰壁旁扎营 拉开帐门,便可以俯瞰雅隆冰川

    第四天:跨越漫长的裂缝区,开始与冰川的真正较量

    今天,多云天气,温度也比昨天低了许多。直接穿了3条裤子,抓绒、软壳、硬壳,老年人要爱护身体。

    接下来几天,将展开与冰川大规模、全面化的真正较量。出发就要开始爬升一个斜坡,今天我继续在前面探路,飞鸟、86随其后。

    早上的雪很硬很滑,行至一半的时候,没有踩稳,导致滑坠,通过双手是根本无法制动的。因为看到了坡底没有危险,而且飞鸟已经做好了制动,所以没有慌。绳子绷紧后,爬起来继续向上,上了坡我们穿戴冰爪后继续前进。

    沿右侧的坡向上,在此处发生小滑坠

    冰川上覆盖着雪,很多不牢靠的雪桥,我们格外小心。开始100多米的爬升,坡度很陡,之后相对平缓,但望不到尽头,我们好像置身于沙漠之中,眼前连绵起伏的冰川,如同沙漠里一座座沙丘。

    我们结组爬升,海拔来到5000m以上 我们结组爬升,海拔来到5000m以上   连绵的冰川,我们要从狭缝中寻找出路   途中休息

    临近雅隆冰川源头,我们成为这里的首个过客

    历尽艰辛,终于越过了4公里的裂缝区,来到平缓区。行走在雪域高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广阔的冰川雪峰之下,我们愈发渺小。后面的裂缝较少,于是把冰爪脱掉,一路踏着厚厚的积雪缓缓爬升。

    冰川裂缝 冰川平阔地带 临近营地,来到5300m的大平台

    天气多变,时而浓雾笼罩,时而艳阳高照,偶尔还会飘起小雪。

    我们来到雅隆冰川临近源头的地方,成为了这里的首次来客,但也只是个过客而已。

    我们把营地扎在了海拔5330米地方,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冰坑。云雾弥散,天空开始下起了雪。当天行进5.5公里,距离很短,但依然很累,在山里的每一天,几乎都筋疲力尽。

    哈莫贡嘎,这个角度看起来像个坟头

    第五天:风雪迷雾中前行,到达冲顶营地

    下了一夜的雪,内帐上积满了雪,应该是夜里的风席卷着雪,从内外账的缝隙钻进来的。

    早上又用卫星盒子联系晓东,查了白日嘎周边5至6千米海拔的天气:未来3天阴天有雪。但对于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即使不登顶,今天也要到5800的冲顶营地,从米堆冰川下撤。

    一夜白雪,锅具炉具都埋进了雪里 清晨的营地,下着小雪,能见度很低 结组准备出发

    今天晚出发近1个小时,全天的主题就是一直上坡,眼前白茫茫一片,可视距离只有几米。衣服上的落雪,化成水滴,又凝结成冰。在迷雾中,只能靠地图和风向判断方向。

    在雪中前行 中午一瞬间的晴空,但远处雪山依然在雾里

    3个人都在麻木的走着,爬升500米,行进3公里,竟耗费了近7个小时。忽然云雾散了一些,一座山峰突然出现在了眼前。对的,是哈莫贡嘎,与卫星地图的形状一样。营地近了,步伐也加快了许多。但是从刚才闪现出的山峰画面,在冰壁之上的顶峰是裸露的金字塔形石壁,这与之前从等高线地图和谷歌地球上看到的不尽相同。

    迷雾里的哈莫贡嘎

    天气转好,但出现了异常状况

    今天本来没有风景,没有故事,也没有事故,没有太多可记述的内容。但到了营地之后,86的眼睛出了问题,经常对不了焦的感觉。不是高反,也从没遇到过类似情况,很是奇特。休息一晚,看明早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冲顶。而飞鸟状态不佳,不计划冲顶。

    扎完营,天气竟然转晴了,雪山也完全出现在我们面前。仔细观察,冰壁看上去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只有最后的岩壁看能否借用岩塞登顶。所以如果明天86没有问题,则先攀上冰壁,如果最后的岩壁风险太高,或者如果86没有好转,则下撤。能否登顶随缘,本来登山只是顺路。

    哈莫贡嘎山脚下扎营

    今天汲取了昨晚的教训,把帐篷外帐都用雪埋住,这样内帐就不会进雪了。晚上又让晓东查了天气:明天晴天,风速15,后天风速70,持续降雪。明天可谓登山的窗口期,当天营地海拔5770米,与哈莫贡嘎顶部直线距离900米。

    雅隆冰川尽头的雪山,与哈莫贡嘎相对,海拔都在6000m以上

    第六天:我们选择窗口期下撤,登山最重要的是安全归来

    昨天夜里嘴唇因暴裂粘起来好多次,涂了润唇膏也没有作用,后面都不敢合着嘴巴睡觉。鼻子也是晒得起了黄浓,已经面目全非。疫情期间养的白白嫩嫩的,一波干报废。

    早上6点外面还是雾蒙蒙的,等到7点,外面逐渐晴了。我们准备收拾东西冲顶,而没一会儿86的眼睛又出现了昨天的问题,看来并没有恢复。犹豫了一会,这次对于我们来说,最没把握的是下米堆冰川的那段,等高线密集,冰川也很破碎。身体状态不佳,后面的都还未知,还是选择趁窗口期下撤比较靠谱,毕竟狗命要紧。

    哈莫贡嘎 营地南侧5900m的雪顶 日出

    我们所在营地,四面雪山环绕,下方是米堆冰川方向的云海。去到营地东侧的山坳,则可以看到来古方向的雪山、云海。不用登顶,也有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米堆冰川方向的云海 来古方向的雪山、云海 来古方向的雪山

    身残志坚,垂直下降米堆冰川

    回到营地,想飞一下无人机,结果海拔原因,飞了几米被迫降了下来,打到了帐篷风绳上。本想过去拿机身,却不小心被还转着的两个桨叶打到了手,食指伤的最重,打掉了一半指甲,中指轻伤,无名指微肿,用云南白药和胶带做了简单处理。自此,我对无人机的怨念再次加深。

    清晨的营地 清晨的营地 清晨的营地

    云海散却,收拾好东西,准备往米堆冰川下撤。结组而行,依旧我走在最前,86和飞鸟状态不是很好,手残的我倒成了队伍的C位。下降100米,就来到冰川断崖处,似乎无路可走。

    哈莫贡嘎北侧 米堆冰川破碎的蓝冰 米堆冰川冰壁 向米堆冰川下降,前方便是冰川断崖,远处是光谢错

    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绳降,我们这次带了60米主绳和100多米辅绳。在冰川右侧的一面冰壁上打好冰洞,用辅绳做站,主绳双绳下降。

    我们沿冰壁双绳下降 我们沿冰壁双绳下降 我们沿冰壁双绳下降 我们沿冰壁双绳下降

    打冰洞、做站、下降、挂自保、打冰洞……如此下降了4,5个绳距。而到最后一段,下面是一段裸露的岩壁,下到绳末,勉强可以落脚。岩壁上的冰打进去是空的,可以做个自保,但做站不靠谱,附近也没有合适挂岩塞的裂缝。

    我用对讲机和86、飞鸟沟通着下面的情况,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用辅绳接主绳,双倍绳距,看能否到底。幸运的是,60米的距离可以下到离底部很近的位置,最后一个冰壁坡度不大,滑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做好自保,将辅绳绷紧打结扣在冰锥上,他们两个再双绳下降。

    打冰洞 陡直的冰壁 下降最后一段长绳距

    我们扎营在蔚蓝冰域,又现怪状

    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终于下降到平缓区域。雪地上布满了冰崩下来的碎冰,这里的每一块冰都是蓝的。前行几百米,走出冰崩区域,我们在蔚蓝的冰川下扎营。营地海拔5400米,我们今天仅仅前进了1.5公里。

    冰崩落下的碎冰,晶莹透剔

    扎营后,我也出现了怪状,突然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但是没法集中思考。自己仍处于一个理性的状态,可以暂停自己所做的事,过一会儿就好。类似于醉酒时的意识形态,很是奇怪!难道是平时假酒喝多了?

    夜晚风雪又起,帐篷在狂风的肆虐之下飘摇不定,我们如同深海巨浪中的船只,随时会被吞噬。此刻,却好想听一首《小雪》。

    我们从这片冰川上垂直而下,果然是越迷人的越危险 米堆冰川深处

    第七天:在暴风雪中穿梭于密集的裂缝区

    昨夜的风雪在一直持续,没有丝毫要停的迹象,天气预报很准。只能冒着风雪打包收拾,尽早出山。

    在风雪中收拾打包

    行走在云雾之中,加上风卷起的浮雪,能见度低到了极致。在平阔的冰川中,三人显得如此突兀,却也如此弱小。只能依靠一侧若隐若现的山脊和风向作为参照,再加以手机定位校准。

    在云雾飞雪的冰川上行走

    行走不久,来到了米堆冰川下段的裂缝区,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让飞鸟和86收紧了绳子,我在前方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我们开始深入此行最后的冰川裂缝区,迫切而又谨慎。

    踩空的冰裂缝,被积雪完全覆盖 进入米堆冰川下段裂缝区 进入米堆冰川下段裂缝区 米堆冰川下段裂缝区

    逐渐来到冰川下段,沿冰川右侧向其末端的侧碛垄横切,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横切路段也都是碎石,还有积雪,上面的石头摇摇欲坠。往前横切了一段,太难太危险,还是选择直接下到谷底。

    来到冰川尾部,“z”字形下降雪坡 冰川末端右侧的侧碛垄 在合适的地方,我们选择屁降,果然屁降是雪山下降的第一生产力

    走到崩溃,在绝望与希望中重返人间

    终于着陆,从冰川上脱离出来。幸运的是,全程在冰川上行走的几天里,我们只是踩空几次,没有掉进过裂缝。

    来到了碎石路段 我们从冰川中间的缺口下来

    离开了冰川,在一侧的碎石上横切。原以为就可以顺利出山,充满了希望,却很快又让我们绝望。根本找不到路迹,到达冰川垄口的地方,更是陡峭,我们曾一度以为又要在山里多住一晚。

    只能强行切到侧碛垄上,终于看到一个废弃牛棚,又充满了希望。在牛棚附近找到了轻微的路迹,下行不远,在溪边又消失了。我们沿小溪两旁找着路,时有时无,索性直接沿溪流而下,石头路虽然难走了些,但是简单粗暴。

    废弃的牛场 滑雪下降

    随着海拔下降,小雪已经化成小雨,溪流汇成了河流。就这样沿着河流,到达马拉此牧场,之后便有了明显路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痕迹,终于在夜幕降临之时,踏上了景区的康庄大道!14公里的冰川、雪地、碎石路段下撤,走到崩溃!

    马拉此 接近景区地方,挂满了经幡

    写在最后

    本次探路全程50公里,历史7天,其中约40公里行走于冰川或者侧垄之上。我们此行探路,更多的是抛砖引玉之意。岗日嘎布山脉,还有大片值得探索的区域及未登峰,希望可以引起国内户外爱好者的注意。

    雅隆冰川裂缝区 迷人的岗日嘎布山脉,迷人的雅隆冰川

    标注1:参考文献《喜马拉雅以东 山岳地图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古冰川-米堆冰川人类首次穿越:探险总是向死而生,在极险恶的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qy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