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
[常译]如果可以用名词表达的概念,就不是恒常的“名”。
[我译]那些外在的名相,也不可能永久不变。
[沉思]名,如果仅仅解释成名称就太狭隘了,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新生事物等着我们去命名呢?名,可以理解为身份、角色、评价、人设、标签等等具有定位性质、评价性质的语言。
这几年,娱乐圈给我们贡献了许多“人设”崩塌的事件,原来的“好男人”、“好妻子”、“学霸”、“热心公益”转眼就成了渣男、渣女、学渣、人渣。原来我们看到的主角光环,只是在别人的引导下,我们自己脑补后勾勒出的形象。
贴标签,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它方便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并快速作出反映。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看到火,用手去触摸时被烫了一下,于是我们便给火贴上了一个标签——危险。这么做的好处是,下次再见到火,我们就不会再受到伤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到了母亲用火来做饭,父亲用火来点烟,哥哥姐姐用火烤偷来的红薯,我们便增加了对火的认知,原来它不仅仅是危险的,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如果我们因为一次被烫着,就永远不敢靠近火,甚至听到火就会发抖,这就成了“心理问题”,需要治疗。
火的例子很容易懂,我们可以随着了解而增加对它的认知。但在现实中,我们的确有很多很多的标签是小时候一贴上去就很难摘下来的,甚至是一辈子。
比如说你小的时候怎么也拿不好筷子,你的妈妈说,“哎,这个孩子手好笨呢”,你听到了,内心深以为然,“原来我的手很笨”,于是你开始做不好手工,写不好字、不管再喜欢音乐也不敢尝试玩吉他、弹钢琴……不管长到多少岁,你都在用实际行动反复证明“我手很笨的”。
再比如有一次你想买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你的爸爸说,“买什么买,学习成绩不好、在家也不干活,花钱倒挺在行,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买书?”,你听到了,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原来我什么也做不好,不值得爸妈为我付出”,于是你总是觉得自己哪里都不行,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在单位还是朋友中总是默默付出而被人忽略,那些对你来说唾手可得的机会却总是阴差阳错的溜走,做事情也一定要做到万分艰难……你痛苦的相信“没有万分的付出,怎么可能实现愿望”。
我们身上的标签可能来源于别人,但强化于自己。这些标签一旦贴上,就左右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失去了变好的可能。
李欣频老师写过一本《人类木马程序》,她把我们给自己贴的标签比作“木马程序”,她说“绝大部分人头脑中埋藏着木马程序,一如计算机中毒,人们会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被篡改潜意识、控制自主性与行为,在相同的情绪情境中一再受困,不断制造出无意识的‘鬼打墙’,在不快乐与挣扎中轮回,而这些木马程序即是人生的框架。”
贴标签,本来是为了更好的应对世界,但没想到也成了思维陷阱,于是有些人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它。比如说推崇极瘦的体态,你稍微有点余肉就贴上胖的标签,进而再贴上丑、不自律等等一系列标签,让你有危机感,于是才好卖给你减肥药,推荐减肥课程;再比如炒作读经,把读经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智慧的标签,让你觉得孩子不读经就是背叛民族和国家、就会受到西方教育的荼毒,于是才好让你大把大把的捐功德钱……
我们不但擅长给自己贴标签,其实也习惯给外界贴标签。比如中国足球就是笑话、传统武术就是骗子、中医就是伪科学,丝毫不去了解中国足球、传统武术、中医,就开始在网络上极尽嘲讽之能事。再比如做斜杠青年才算成功、学了某某技能才能立足社会、上了某大师的疗愈课才能幸福……且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
南怀瑾先生说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听起来是那么的可悲。如果我们想跳出“鬼打墙”的遭遇,首先要相信,“名可名,非常名,”标签不会一成不变。其次,就是不断向内探索,找出我们给自己和外界贴的标签;最后,认识它们、分析它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的正负项影响,进而改造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