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抚流年的记忆

追抚流年的记忆

作者: 红尘之上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10:41 被阅读0次

        那是七十年代中期一个秋天的晌午,妈妈领回来一条黄色的小狗,它有点略廋,但挺活泼,四条小腿不停地在家里跑来绕去,尾巴摇晃,乌黑的眼睛闪亮,十分好玩。正在家里写作业的我和姐姐,十分高兴,忙找了点吃剩的蒸红薯喂它。小狗欢快地吃着,嗒嗒作响。妈妈说:“村里一家的母狗生了一窝,这条小狗的爪子上有白毛,主人说这是‘反相’,对家门不利,赶它出门,在大街上没人要,挺可怜的,我就把它领回来了,我可不信迷信!”

       后来在村里知识青年插队的大姐回来,悄悄告诉我们,其实让妈妈真正动了恻隐之心的是她的身世。妈妈从小姊妹兄弟多,家里贫困,养活不起,就东一个西一个送了富点的人家。妈妈被送走的时候还很小,只记得一路是沿着有麦苗的地垅走的。后来循着地垅往回家跑过一次,竟迷了路,最后还是让人家闻讯赶来拉回去了。寄人篱下的酸辛,使她对无家可归的穷人很同情。那次我们举家七口从农村随父向城里的一家工厂迁移时,路过一家饭店,歇息吃饭。用餐的人挺多,等了好久服务员才端上来两大盘饺子。

       那是记忆中我第一次在饭店里吃饭,由于是肉馅的,觉得很香,我们几个孩子就抢着吃起来。此时,走过来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端着个破碗,乞要了几个桌子,都没人理会,就转到我们这一桌。虽然我们不够吃,但妈妈还是毫不迟疑地端起盘子,给那个叫花子拨拉几个饺子。今天她又爱屋及乌,惠及了小黄狗;也可能是救了它一命,不然它很可能连饥带冻,死在哪个街头的角落。这些事情对我一直影响很深,造就了我至今都特别同情弱者的心理习惯。

        小黄狗一天天长大,成为了我们的伙伴,有时白天出去也带着它,没事时就逗它玩。这也许与大家当时生活都不够宽裕,玩具少得可怜有关。哪象现在的孩子,玩具都是成堆成箱的。晚上,黄狗就在我家门旁给它用砖垒的一个不大的窝里睡觉,如果有陌生人经过它会马上警觉地吠叫一阵,直到人家远去才会停止。这给了我们一种安全感,因为当时小偷小摸的事不少。

        记得当时的商店也叫供销社,我们偌大的一个工厂家属区,就只区区一家。一次被一个毛贼撬窗而进,盗走了收音机、秋衣、毛巾、点心若干。后来破案,还开了批斗大会,那小偷被绳子五花大绑,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当时,我们的家属区不像现在都是一幢幢的楼房,楼与楼之间,是草坪和花木。那时,全部是一排排的平房,平房与平房之间布满了各家的“自留地”,种着各种蔬菜,有西红柿、豆角、南瓜、丝瓜、茄子、辣椒等。虽是“绿色蔬菜”,但也是生活贫困,补贴家用的一种表现,不然为啥今天就很难见到有人搞这个了呢?

        那个时候的工人生活条件窘迫,附近的农民就更差了,他们的唯一生活依靠就只能是每家不够多的庄稼地了。邻近厂区的农村的一些体格壮悍、蛮不讲理的地痞就常常对工人寻衅滋事,榨取小利。一天,一青工回来气恼地对人们诉说:他下班时从人家小麦地里经过,被两个大汉截住,称踩坏了麦苗,索要十元钱。他没给,就把他打了一顿,还把他的手表捋下摔坏。

        后来,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越演越烈,有时误踩了庄稼地的工人甚至被成群的村民飞快地撵下来,吓得钻到床底下,才躲过一顿群殴。工人们的软弱怕事,更助长了那些村痞的嚣张气焰。一次公然在半夜持土枪把邻居家的一条肥硕的大黑狗打死,拖走。主人吓得没动静了才出来看究竟,早已人去狗无。厂里的保卫科和派出所对这些事,也介入很少,可能是认为工人从村民庄稼地里走过是输理在先吧。

         黄狗一段时间越来越肥,肚子越来越大,明眼的人断言:怀孕了!

        果然,一天早上妈妈欣喜地告诉大家:“黄狗生小崽了!”我们忙跑到狗窝旁去看,见侧卧着的黄狗身旁多了三个毛绒绒的小脑袋,在嗷嗷哺乳,十分娇嫩。妈妈把一盆热气腾腾的玉米面糊煮碎红薯放到了狗窝口,黄狗立刻挪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仿佛有多么香甜似的。

        那时我大概十岁左右,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平时玉米面是主食,以白面或大米为主食的家庭很少。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更何况家畜呢。不久,黄狗常常出去觅食,以补充奶水的不足。

        一天午后,天气特别阴沉,忽然黄狗神色惶恐地奔跑回来,旋即钻进狗窝。接着,赶来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村痞,拿着棍棒,声称黄狗踩踏了他们的庄稼地,不由分说,用绳索套住嗷嗷乞鸣、可怜巴巴的黄狗就走,还把那三个刚能够站立的小狗也给抱走了。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这三个小狗,肥嘟嘟,漂亮的脸,身上黄黑相间的花纹,十分可爱,却懵懵懂懂地被强盗般的村痞们抢走了。妈妈跟随着他们去说好话了。

        傍晚时分,妈妈忧愤地回来了,说:“我一直跟着他们到村里,路上不知说了多少好话都不行。半路有人说小狗太多,养活不起,一把就把两个小狗扔到河里淹死了,这帮人真是黑心!在村里,我找了几个婆婆说和,还给了十元钱,才答应不杀黄狗,但也不答应放回来。”我听后很失望,也记住那个为首村痞的嘴脸。

        黄狗、小狗都不在了,家里仿佛空落落的,我上课提不起精神。每次放学回家,总会不由自主向狗窝望望,里边沉寂的空空如也。

        约莫半个月,黄狗突然跑回来了,围着家人又蹭又摇尾巴,十分快活的样子,我和二姐赶忙热了盆食给它吃。后来妈妈告诉我:那个村痞经常乱跑,不在家好好干活儿,把黄狗拴系在院子门口的大树旁,有时几顿饭就饿着。黄狗一直昼夜哀鸣,邻居实在看不下去,悄悄地把绳扣解开,黄狗就一溜烟跑回家来了。妈妈说着,一个劲地称赞:“狗是忠臣,是不会忘家的!”

        好在那村痞再没有来找黄狗,大家心安许多。我参加工作后不久,见过他一次。那是我家搬入新居,要盖院墙,一朋友说他的石灰窑有石灰,就找了个卡车去拉。在驾驶室里我看见那个村痞在灰窑口吃力地装填着大石头,人变得苍老、廋黑,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我问朋友:“这人是你亲戚吗?”朋友漫不经心地回答:“不是,我雇的他烧灰的。”

        是的,他们这些曾经穷凶作恶,危害乡里百姓的人,大多数后来被判刑,个别的甚至被枪毙,他的下场还算好点呢。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盖院墙时,黄狗体型已经挺高大了,也到了老年期,整天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睡大觉。它的饭食也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而大大改善,吃的肥肥实实。

        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到家,爸爸内疚地说:“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黄狗死了!”我一看墙角,黄狗果然盖着个小褥,一动不动。原来,大姐夫买新家俱,就把旧厨柜给搬过来了。旧厨柜里有一块干馒头,是以前拌了老鼠药,治鼠害的。时间一久,他忘记了,没能告诉爸爸。爸爸收拾橱柜时,就把那块干馒头随手丢给黄狗。我十分心疼地埋怨爸爸,爸爸难为情地说:“你妈已经吵过我一顿了!”

        晚上,月亮隐入乌云,大地一片漆黑。当人们正在观看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时,我和爸爸出发了,自行车后驮着大编制袋中的黄狗。在附近山下我俩找了块土好的地方,把黄狗埋葬了。爸爸当时特别嘱咐我:把黄狗的身体侧卧舒展开,不要让它佝缩着,好让它在另一个世界安然地睡觉。

        当我把黄狗的双腿拉展开时,忽然发现它身体是这样长,立起来能有一个普通成人那样高。我在暗暗问自己:“大概人在死后也是这样躺在黄土之中吧?”但我又赶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相关文章

  • 对镜无语

    追昔青云志,抚今白发怜。 观蝉槐冰语,顾影叹流年。

  • 追今抚昔

    本人90后,毕业2年,上班2年,结婚2年,儿子8个月!一切都充满着幸福!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从小对就...

  • 流年的记忆

    现在的我,过着仿若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旧时光里读书,喜欢随着书里的脚步,去丈量我贫乏的世界。 在安逸的世界里待久了,...

  • 流年的记忆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走散了,也请你一定要在原地,等我回来。 自信的女人,拥有的东西不一定很多,但是,却拥有...

  • 流年的记忆

    我又来到了这里,就像有一种引力,吸引着我,每次回家都会不自觉的到这溜达一圈,伴着寒冷的天气和一些欧式的建筑还有哪...

  • 记忆的流年

    小城里,又下了零零碎碎的雨花 曾经,那些大大小小 深深浅浅的脚印 也许正在被时间的沙漏填埋 那个只会仰望星空的孩子...

  • 流年的记忆

    夹在书页里的书签,是粉红色的。与庄重的文字,交相辉映。流水,已经在书中渐渐远去。 或许,有人会说,书中有潺潺的流水...

  • 流年的记忆

    文/韵秋 图片/韵秋 曾经来过的地方已不再是朦胧的记忆,片刻的顿足后发现时光飞逝竟是满目的沧桑。 ...

  • 浮花

    逝流年,追岁月 风再次把碎影捎带给我的记忆 安好 无不在青春记忆的鱼 点染了我焦急却又无奈的心 一抹夕阳醉了 一绚...

  • 流年·记忆

    流年的道别中, 总有一段无法言辞的往诉。 在无言的时光里, 无常是永恒的真相。 愿未来岁月芬芳, 每一个季节都别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抚流年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s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