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星岩书院楹联群第十期作业《文明塔》点评

星岩书院楹联群第十期作业《文明塔》点评

作者: 天伟之歌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0:07 被阅读0次

    第十期文明塔联

    (肇庆)文明塔题联:

    点评:邓伟林(天伟之歌)

    1.魏凤洲

    历万载文明塔明文载万历

    师传承德庆宫庆德承传师

    (注:文明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德庆宫,即德庆学宫,建于宋。庆德,即元惠宗,元朝末代皇帝。德庆学宫于元明宗时重建,距元惠宗出生只有23年。)

    评:

    这个作品运用的是回文手法。上联讲出文明塔始建时间和文化历史传承。下联为了应对上联的艺术手法而写德庆学宫。联语设计是不错的,“万历”和“德庆”这两个名词含有特殊意义,也有亮点。但是,不能因为用了这种巧妙手法就说是好楹联。对联除了“对”还要“联”,上下联写不同的景点,用在一般的对句中,当作娱乐还可以。但是,在这风景名胜当中使用这样的联,是不应当的。不能因为用了艺术手法而改变传统楹联的对仗与上下联内容上的联系。

    2.魏凤洲

    四柱擎天举南辰,肇庆宫中讥评世间胜败;

    三桥拄地托北斗,文明塔上笑看天下兴亡。

    评:

    上下联一二分句格律都有误。”南”字应仄声,“北”字应平声。“讥评”的“评”字应用仄声。另外,此作品最大的问题是太过啰嗦。二分句的联,两个分句都这么多字,读来语感已经不好,二分句还将“肇庆宫中“,“文明塔上“这些词组写进联中,有如画蛇添足。此塔的名字和所在地点不宜直写进去的。上联二分句与文明塔没有直接联系。此联主题写文明塔,而写西江四塔和三桥,就使主题显得散乱。整联还需再修改。

    3藏龙

    文脉承天运;

    明门纳斗星。

    评:

    明门,可指光明之门;明门也是佛学词,明者慧也,门即入也。明门即进入,开启智慧之门。此联将“文明“两字分别嵌入了上下联首字,紧扣主题。“承”与“纳”两动词用得不错,对仗也好,整联读来气势足。斗星,可指天上星斗,引申为各类人才,也符合建塔初衷。上下联都是围绕“振文风”去写,如能再添加此塔的其它特色,将会更佳。

    4古月

    文脉贯端州,一塔临江三塔映

    明风遗水口,百年树木万年芳

    注:

    1、文脉、明风:既是藏头,又以文明塔是明代肇庆知府郑一麟为振兴文风而建,今取其意。

    2、水口:文明塔位于新兴江与西江交汇处,该处地名为江口。

    3,树木:文明塔得名于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学宫乃育人之所,今以树木比喻育人。

    评:

    上联写文明塔雄屹西江畔,与西江其余三塔交相辉映,景色秀丽。建塔有助振文风的作用。下联写出文明塔地理位置之重要性。文明塔隔江正对肇庆学宫文明门,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树木如同树人。表面看来,水口与教书育人,好像有脱节。其实作者很巧妙地安排了:水生木,水口之处能滋养树木。树木即树人,所以文人有所成就。这样一来,一二分句意思就非常连贯了。此联亮点在于运用有规则重字,(塔字和年字)还有隔字句内自对手法。(一塔与三塔;百年与万年)

    5曾健池

    椽笔书天云雨润;

    文明著地俗风移。

    评:

    上下联写出文明塔两大特色:预报云雨和倡导文明新风。上联将塔比作椽笔,天作纸,云雨作墨润笔。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下联相对于上联来讲有些逊色,但对仗还是可以的,不过欠缺了些灵动。

    6梁桂香

    雨散天晴,千丈文光辉南粤;

    云开物润,万重墨浪漾西江。

    评:

    文明塔的两大特点,焕发文风和预报云雨都有写进去。但是,上联与下联意境拓开不足。雨散天晴与云开物润意思过于接近。上联二分句表面上写天空中的光辉;下联二分句表面上写西江的浪花,实际上这两句都是写振兴肇庆文化,拓开不足。这个作品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就是数字词和方位词的运用,为对联增添了亮点。

    7刘德玲

    雄峙镇唐 共锁江涛,观云测雨凭可据;

    远瞻黉院 尊崇孔圣, 向学兴文望成风 。

    注:1.文明塔为明万历十六年,为振兴当地文风所建。因与肇庆学宫:当地四塔有锁住滔滔江水,不与泛滥之意,文明塔也为其中之一,且观可测知云雨。

    评:

    此作品布局合理,并且抓住了两大特点去写文明塔。上联以宏大气势开篇,描写其所在地理位置及景象,并写出了预报云雨的独特功能。下联主要写当地人民对文明塔抱有振起文风的愿景。三个分句间环环紧扣,气脉连贯。如挑不足,“共锁”与“尊祟”,无论是上下对仗,还是与前后的词形成自对,都是不够工整的。另外,上联只写一塔,用“共“字似有不妥之处。

    8嘉庆

    看塔顶乌云,必生风雨;

    望江阳学庙,故语文明。

    评:

    同样抓住文明塔的两个特点入联。布局是不错的。但“看”与“望”是一样意思,这样用起来就欠缺了变化。如改为:

    仰塔顶乌云,料生风雨;

    俯江阳学庙,盛赞文明。

    虽然都是”看“,但一仰一俯,就有区别了。这里提一下,领字的平仄可适当放宽的。

    9喜相逢

    笔击云天文墨振;

    篙停江岸固端城。

    评:

    上下联各抓住特别去描述文明塔的历史典故。分别把塔比喻成笔与篙,这是联中一个大的亮点。不足之处在于联末的三个字“文墨振”与“固端城“对仗不工。稍作修改应会好些:

    笔击云天兴学运;

    篙停江岸固端城。

    10鲁孔

    历雨经风,一水文澜常醉眼;

    居高扼要,九天明月每当头。

    (注:联中“居高扼要”是引用高要起名的历史缘由;“历雨经风”借用高要塔又称“雨云宝塔”,“一水”指高要塔北面的西江。上下联中部同位嵌“文明”字样)

    评:

    此联气势足,一看便知老手所写。联中写出文明塔历史悠久,历遍沧桑、兴文尚学、居高扼要,长惹乡情等等。其中历雨经风,也无痕迹地切入”预报云雨“这个特色。联中一分句是句内自对。运用了数字词对仗(一、九)、人体器官对仗(眼、头)使对联增添了亮点。居高扼要,隐指高要,点出地理位置。好联!

    11梁仕杰

    宝塔知风雨;

    镇塘荫子民。

    评:

    此联简短明了。上下联分别从”预报风雨”和庇荫子民”两个点去切入。整体布局是不错的。如挑不足,就是对“文化”两字内涵演绎不足。

    12曾健池

    碧落云铺缘妙笔;

    镇塘雨润衍文风。

    评:

    上联赞美塔之高,塔周围风景之美。塔如彩笔,把天空描绘得非常美丽。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下联引入文明塔能“预测云雨”的神奇传说。但下联“雨润”与“衍文风”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感觉两者之间有点“隔”。

    13-19随风(刘广平)

    13

    水连东第,新城常聚三江客;

    松对北山,古塔还燃半夜灯。

    评:

    上联跑远了,下联拉回来,但整体来说,为写景而写景,为对仗而对仗,主题思想不明确。

    14

    文笔要同孤塔耸;

    明源宜与两湖长。

    评:

    以鹤顶格嵌入“文明”两字。整联文笔是不错的,但在字词的处理上,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

    15

    痴云不散常遮塔;

    野水无声自入池。

    评:

    上联与“预报云雨“也拉点关系,下联只注重文笔而忽略实际。

    16

    尘埃已扫成新塔,

    旭日初升耀古城。

    评:上联写塔,下联跑远了,并不是写塔,而是写了古城晨景。

    17

    塔影挂清汉;

    钟声和白云。

    评:

    万金油联,放之四海而皆准。

    18

    地平垂塔影;

    堤固镇洪流。

    评:

    可指很多塔,并无写出文明塔独特之处。

    19

    矗矗文明塔;

    亭亭古邑标。

    评:

    本来字数已经不多,还要直嵌“文明塔”三字,严重浪费空间。

    总评:13-19为同一作者。建议写十副联不如一副联写十次。

    20李妙丹

    预雨镇塘,始建明朝增瑞气;

    擎天转运,长承古愿旺文风。

    评:

    总体布局不错,条理也清晰。不足之处是二分句前四字显得平白且啰嗦。”始建明朝“,这些不是联家之语。精炼一下试改为:

    预雨镇塘,千秋增瑞气;

    擎天转运,一笔旺文风。

    为什么用一笔而不用一塔?因为用“笔“字就产生了比喻,丰富了想象力。

    21钜

    弘励学风,天下英才齐奋发;

    报传山雨,一方百姓得平安。

    评:

    此作品布局和脉络皆不错。如挑不足,英才是精英与才子,属并列,而百姓则是偏正,改为黎庶则可,意思不变。

    22钜

    遥对学宫,连结文明兴国粹;

    傲耸岗顶,预知风雨解民忧。

    注:文明~一指肇庆学宫的文明门,二指文化、修养。

    评:

    这个作品,上联写文明塔是为振兴文风而建立的,下联写出了文明塔另一个奇妙作用是预知风雨。这些都是根据民间传说而选用的联料。

    上联一分句,由”遥对学宫”彰显肇庆重视文人培养,很自然地引入了兴建此塔的目的。下联一分句,写出文明塔耸立于岗顶,一塔擎天,然后写此塔有“预知风雨”的神奇功能。从两个不同角度去描写文明塔的历史传承与意义。整体联意不错。不足之处为:①耸字是仄声,此处应平。②宫是名词,顶是方位词,对仗稍宽。“连结“是联合结构,而“预知“是预知是偏正结构,所以,这组对仗的词性就有一点不工。

    23江洁芳

    镇塘岗宝塔立罡风

    文明门学宫树文明

    评:

    格律上存在多处问题。最基本的上下联联脚上仄下平都不合。另外,下联两个“文明“,属于不规则重字,不允许的。在联意上,上联写位置,下联写功德,布局可以,但情感停留于文字表面,未能进一步升华。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岩书院楹联群第十期作业《文明塔》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uj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