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教育学的书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书上的理论是理论,就如同线上课程,老师自顾自的导演,学生该干啥干啥。
教育理论,教育理念都是美好的,perfect!教育实践根本不是一回事,今天正好在膜拜郑渊洁老师,我想引用他的话说说心里感受:
“考得不好不是学的人有问题,是教的人有问题。”在郑渊洁看来,成绩不好只怪孩子不努力,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所有的孩子的遗传基因是不一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也不一样。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用50种方法去教一个孩子,看他最适合哪一种,但是我们往往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同时,郑渊洁也希望老师和家长们“多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赞美的力量非常强大,会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
在现实中,我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看到基本没有孩子说“喜欢学习,喜欢写作业的”,即使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孩子,也会时而看着老师的影子钻个空子!
孩子们都喜欢玩耍,所有的人都喜欢玩耍,然而我们所有的成年人都知道,学习和工作是必须做的事情,维持生计不说,重要的是能实现自我价值!孩子们没有考虑那么长远,他们只是觉得学习太辛苦,能逃避就逃避,能躲避一时就躲避一时。
中国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六年小学生涯,六年中学生涯,四年大学生涯里苦中作乐地挨过来的。如果人的平均寿命为八十多岁,那么大学毕业意味着学业生涯告一段落,也意味着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已经飞逝!
如果在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里,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又将是多么可惜!中国现实的国情是普普通通的家庭里的孩子如果没有金牌学历靠后期努力过富裕生活又谈何容易?
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新课标理论倡导“终身学习者”,然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所以,我们的学生时代,时光亦弥足珍贵,为培养21世纪符合现代化标准新型人才,新课标理念不仅要学好课内的文化理论课程,也要参加社会实践课程。这里并不是走走过场,怎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是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课程设计,暂且只论文化课程。孩子们开始不乐意学习时,我们就带动学习,孩子们不乐意动手,我们就吆喝着:大家一起来,大家动起来…
有好多文科性的知识不喜欢学,我们就边唱边跳着学,一边表演一边学,一边看剧一边讲解。现在许多线下教育机构的确发扬着“乐学精神”。但是写字时就必须中规中矩坐在板凳上练习了,如果孩子不喜欢写怎么办?觉得枯燥乏味怎么办?我们就说:真正磨炼意志的时刻到了!记忆中学习写字与学习走路是一样的,磕着绊着就越走越远,越写越漂亮!理科学习也不是一直动手做各种好玩的实验,也有反复计算反复推理验算到吐血,这怎么办?
算对了,速度快了,问题解答了,家长或者老师赶紧表达自己的赞赏或肯定!
为什么说“万事开头难”呢!事实上,世间本没有简单的事,越是卓越的人越是新鲜的事,要走的路就越艰难!
写在最后:凡事习惯了就好了,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习惯一日三餐,习惯饭前洗手,习惯每日健身四十分钟!习惯了每日读书,习惯了思考,习惯了仔细观察,习惯了写作,习惯了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的精神!相信日后你的好习惯终会给你带来好运气!你的刻苦终会有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