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能象征表意的物品了,没有什么比文字更能记录、表达和解释复杂的现象、客观的真理和多变的情感。在当今世界任何一国文化中,爱阅读都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品质。
对于我来说,阅读可真是一件性价比太高的事了。除了获取知识,还可以提高文字输出能力,这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如果文字功底强,还可以尝试写作变现,既是耕种爱好,又可以增加收入,相比其他的爱好和兼职,对时间和空间要求极低,算是打工人的首选。
大学的时候,我读的社科类专业,也勉强算作大文科吧。二十上下的年纪,三观还未完全成型,学在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好大学里,我是很幸运的。彼时的我天天接受着教授们、学霸们关于世界、哲学、心理的讨论、争辩,对一切宏观的概念、抽象的问题总是饶有兴致。那时候天天跑图书馆借阅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的经典书籍,觉得拿在手上都有“高人一等”的错觉,其实一本也没啃完,一本也没啃透。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尼采和叔本华的书,看了什么内容忘了,但那种看过之后澎湃、激动甚至极端的心情好像还能回忆起来,当时只觉得人生天地间浩然磅礴,坚定的精神意志可超越万事万物,伸手便可摘星辰。彼时一点没觉得脸上臊得慌。
事实证明,人在越无知的时候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与乐观,至少在我身上得以印证。丝毫不敢贬损这些经典著作,说到底是自己太年轻浅薄了,那点点人生经验不足以为经典作注脚,更不足以论道。更甚者,或许是因为这样的阅读偏好和经历让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错误地走上了一条极端理想主义的道路,成为一个半脱离现实的眼高手低者。具体表现为不屑看经典之外的一切正流行的书,以内容艰深、表达晦涩、干货含量高为书好的唯一标准。进入社会后,经过工作、生活、婚姻点滴琐碎的具体杂糅,“好书”滤镜逐渐破碎,因为我遇到了许多现实的具体的磕磕绊绊,苦苦寻求答案,也期待得到一些同类的共鸣回响,更在冥冥之中不断试探、印证自己的观点、判断和理解。我逐渐放开了“标准”的桎梏,撇下“学院式”的挑剔,选择我真正想读的书,从小说、社会调查、学术期刊到绘本、流行杂志、网文,什么都读。如果看书时老是重复不知所云的内容,就说明我们在强迫自己去读一本无聊的书。以前的我读书时不自觉就会陷入这种状态,而现在我在读喜欢的小说时,效率高的惊人。遇到耐人寻味的表达会反复咀嚼,遇到引起共鸣的观点会分享给身边的人,遇到喜欢的绘本会忍不住临摹。书籍被翻阅后的笔记和折痕,让阅读者有种切切实实收获的仪式感。
记得余华说过,看书有一个标准:非虚构类的书,看看你能判断什么;虚构类的书,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如果都没有,那就不用看。所以,不必去强行给读书贴上“高大上”的标签,读适合自己的书,读对自己有益的书,最大可能地为自己汲取思想的、写作的、表达的养分,就是我读书的意义,也是使我与读书这件事和解所付出的努力。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实践和读书是拓宽人生边界,加深人生体验的两种方法,有时我们认为二选一即可,实则不然。只读书不实践,便容易偏了方向不自知;只实践不读书,如何让人生经验升华?又何以印证、回答和辩解?读书、行路必定是天平的两端,人到什么年龄、什么境遇读什么书,其实没有标准,更没有书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