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发现9篇文章被锁定了。其中8篇是读书笔记:
- 《今日简史》——[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4 科学革命——[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Part2——N.格里高利·曼昆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3 人类的融合统一——[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Part1——N.格里高利·曼昆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1 认知革命——[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1984》——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
1篇是随笔:
- 关于40岁危机
看了简书管理规定,读书笔记被锁应该是因为“发布未经授权转载的内容”,这个应该是“引用”原文太多了,以后要多写自己的东西啦!随笔大概是因为“违反相关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里面写了体制内如何如何,好吧,莫谈国事。
最近读了刘瑜的杂文集《送你一颗子弹》。书中记录了这位女博士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既展现了大千世界,又充满了精彩思辨,经常有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我这个对西方世界充满幻想的宅男大开了眼界。
我为其对文字的操纵力叹服。书中满是天马行空的联想,千奇百怪却又恰如其分的比喻,就像……我比喻不出来,和她相比,我真是个无趣之人啊!比如这样的句子:
其实修辞之于诗歌,就像辅助线之于平面几何,是柳暗花明的关键。
灵性的诗歌与晦涩的数学神奇地扭到了一起。
风景非常地明信片。
英文式比喻,名词用作形容词。
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冯唐说过要“探索汉语的表达极限”,当时没太明白,现在终于有点感受到其中奥妙。准备读一读海子、顾城、冯唐他们的现代诗,熏陶一下自己的文科细胞。
至于内容,也是干货十足。
我见到了英国的夏天:
英国的夏天竟然是这样的。热一天,冷两天,伸个小爪子,挠一下,缩回去。再挠一下,又缩回去。唯一的好处就是夏天白天特别长。4点天亮,10点天黑,因为长,所以薄,白是惨白的白。
知道了英语世界的一句烂俗情话:“I love you not because I need you, but because I want you.”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是我欣赏你这个人。
知道了国外的姑娘,五个女博士,会去看男脱衣舞表演: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15年前,我们坐在高中课堂上背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越性,15年后,我们往一个个几乎赤身裸体的猛男内裤里塞钱。
看到了作者眼中的青春,隐隐同感:
事实上,青春简直是个负担呢。它让你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你以为“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现在好了,这误解消除了,该干吗干吗去,还少了上当受骗的屈辱感呢。
还有对于恋爱、婚姻、学术、教育、政治、经济、社会方面问题的思考,还有像“论外星人为什么不会突袭地球”这样的思维实验,也不乏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这些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感谢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一窥国外留学博士生活,真实又自然。
这本书矫正了我对国外生活的一些认识。可以说,国外的确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他们已经发展到足够富足,可以开始驻足享受云淡风轻的生活。然而恒定的幸福终会消失,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人们只能感受到加速度中的幸福。相比之下,中国还在热情澎湃的发展期,她许多制度不完善,她还不够幸福,而人们恰恰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我们像全民打了鸡血,撸着袖子,任劳任怨,苦中作乐,享受着发展中的幸福。
我就是一个爱虐待自己的人。我拿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体验,总结出了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事物向着自己理想的轨道发展的幸福。如何向理想轨道发展?想当编程高手,想有健美身材,想知识广博,想机智幽默,想多才多艺…怎么办?自虐呗!耐住寂寞,死磕自己,脑子里幻想着:“蓦然回首,……”。这么看,我这样的人,估计还是待在国内好。
好在,国外的风景还能通过很多窗口见识到。现在开始读她的另一部杂文集——《民主的细节》,去领略一下美国民主的风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