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是我人生中喜欢的第一个女明星。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天天看她代言的那个大阳摩托的广告。
这是由著名导演孙周执导的影视广告。
据说那个时候的拍摄阵容就特别强大,除了导演著名,代言人国际外,摄影师、灯光师、美工师也是聘用专业人士。
以至于这个多年过去,参加工作的我,还记得广告中的巩俐。
一头清爽的高黑尾,一身酷黑的皮衣,配上酷黑的摩托车,扬起的下巴和淡定而坚毅的眼神,一种高贵与霸气,她一出场,只觉得“哇,她好美!”
从此广告上的巩俐二字,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要做就做最好的”,这是当时拍这个广告的宗旨,也是巩俐对自己一贯的要求。
1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为了成为演员,她不顾家里的反对,高中时就一个人,站一夜火车到北京、上海参加考试。
面对老师“你长得很像山口百惠”的夸奖,她不骄不躁,坚定地说“我只做我自己”。
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既然选了,她就认定了,咬着牙不服输一头扎进去:
1983年,巩俐高考落榜。她没放弃,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复习文化课,准备再次高考。
两年后,巩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但她的高考分数与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线还差了11分。
中戏招生组的老师们都为她惋惜,写了一份报告呈交上级部门,申请特批录取巩俐,获得了通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巩俐终于如愿,进入了中戏表演系。
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都是自己不肯放弃的坚持换来的,她格外的珍惜。
她后来回忆,那时候就已经什么都不怕,没有困难,就不会成长。
她拼命的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成长的机会。
巩俐很喜欢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的一句话,要想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光要扮演她,而是要努力成为她。
当她接下一个角色时,一定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准备过程,不会随便应付。
拍《红高粱》之前,巩俐在山东潍坊的高密住了两个月。
每天,她都要练挑水,一边的肩膀被扁担磨破了,就换另一边继续挑。
“不能用空桶假装,会左右摇晃,而有水的桶是上下颠簸的。”电影里的那一片高粱都是她们亲手种出来的,演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融入环境。
拍《艺伎回忆录》时,为了了解日本文化,她花了一个半月体验生活。
在5个月的拍摄期间,她每天练习扔扇子几千下,在电影中的扇子舞表演达到了专业水平,“后来真的感觉自己变得有点疯狂”。
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章子怡回忆,自己和巩俐拍电影《艺伎回忆录》,被巩俐扇巴掌。
两人在开拍前讨论,决定真打巴掌,不然来来回回打都不真实。
当时都是来真的,那个镜头拍了7、8条,我回家卸妆后,脸上都是嘴巴印子。
她说:“我没有放弃任何镜头,哪怕半秒钟都不能松懈。”
美丽的女子令人喜欢,坚强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坚强时,她将无往不胜。
2
拒绝重复,只为突破
放眼今天演艺圈,有多少中国演员心甘情愿去好莱坞大片里当个背景板,打个酱油都觉得欢喜不已。
可是早在多年前,巩俐就已经拒绝了007的剧本。
身处事业巅峰,她依然非常清醒。
从影30年来,巩俐只有三十几部作品,并不高产。
她说:“我本来就是一个产量低的演员,非常低。演员的能量是有限的,而我是一个需要储存能量的人,不希望去浪费自己的能量和时间。
创作一个好的角色是需要时间的,碰到一个好的角色、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不着急,也不需要这么着急。”
她希望自己如果拍一部电影,就希望别人能记住这部作品。
在很多采访中,她都表达了自己挑选角色的原则——不喜欢重复。
她说:“数量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我应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没有演过的角色。观众能够在这些角色里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学到一点东西,这才是我作为演员的标准。”
当演员的好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里,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
关于角色,绝不重复,因为在她眼里重复等于浪费生命,毕竟人生苦短。
关于电影《归来》,巩俐一开始就拒绝的。
有人疑问是不是因为造型比较苍老、沉闷的原因,这对于许多演员是问题,但对于她,这根本不是问题。
巩俐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很认真地回答,她只想认真演几部好电影,至于“一堆影星合作的大片”,是不是“国际大制作”,她都已经不在意。
之所以一开始拒绝演出《归来》,是因为女主冯婉瑜是一个思念丈夫过度而患有失忆症的病人。
巩俐说:“我一定要有一个体验失忆者生活的过程,一上来就演,我不行”。
后来巩俐还是接了这个角色,为了演好冯婉瑜,足足准备了两个多月。
既然接了这个剧本就要做好功课,不然就不要接。
巩俐主动提出去养老院,找到和采访失忆症群体。
后来去了北京的一家老人院,里面有一座两层病房,住的全是患初期失忆症的老人。
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巩俐采访了其中几位中学老师,因为她要扮演的冯婉瑜就是一位中学教师,巩俐跟她们在一起待了一个多月,几乎每天都去。
“拍了75天,每天都要呕心沥血,对演员而言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呈现。没有激烈的动作,但是每天演完以后躺在床上,心都会很累。你看着很平常,但是她要掉眼泪。”张艺谋说。
在很多人眼里,巩俐在片场是异常安静的,总是坐在一个角落里用漫长的时间让自己入戏。
同在《归来》中搭戏的刘佩琦说:“她还保持着我们话剧演员的老习惯,喜欢上场前自己在一边静静地沉浸在人物的情绪当中。”
“我们现在到拍摄现场,如果提前一个小时到场都觉得来早了。但巩俐仍然保持着过去那种创作状态,她会提前很早就到现场,即使是总也排不到她的戏。”这件事让刘佩琦很感慨。
刘佩琦说:“我问她你怎么来这么早啊,她说她已经来了8个小时了。提前那么长时间到现场,请问我们现在的演员有谁能做到?反正我是做不到。”
“还有在天桥上那场追捕戏,她那可是真摔啊。”刘佩琦说自己当时真心疼。
在《归来》中,巩俐一改过去爆发力十足的表演方式,始终含蓄压抑,却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导演张艺谋眼中,这种内敛、节制、含而不露的表演正是他想要的:“这实际上对演员来说难度更高,她没有很多外化的动作,以及很多爆发力的东西,都是在平淡无奇的细节中,去表现一个失忆症病人,单一又稚拙的精神世界,这对巩俐来说是一个挺难的挑战。”
巩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希望塑造一个跟我的样子本身有很大差别的角色,这是职业演员的特性吧。你让我再去演一次冯婉瑜,可能我不会再去接了,我还有很多时间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还有很多角色我都没有尝试过。”
3
戛纳电影节,那惊鸿一瞥
1993年,巩俐和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斩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这电影至今仍是,唯一部获此殊荣的国产影片。
受邀亮相的巩俐,稳若泰山,气场在10米开外都被震慑。
93年的戛纳红毯,巩俐只穿了一件白衬衫。
这些年,有不少华人女星在戛纳走过红毯,但一提起,最经典的女星造型,93年巩俐白衬衫造型,至今无人撼动。
白衬衫搭配黑色长裙,经典大气,宛如一条优雅的美人鱼。
时至今日,依然被巩俐的美,惊艳到不能自己。
一件简单的白衬衫,巩俐让它历经25年,都没过时。
何为经典?
时光易逝,风格永存。
关于美貌,她是这样说的。女孩子有了美貌之后,就能拥有一切,是幼稚的想法。
20岁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20岁以后的容貌,是自己塑造的,20岁以后,你要对自己负责。
困住一个女人的从来不是年龄,比岁月更摧残的是生活的侵蚀。
如今53岁的巩俐,不被婚姻所绑,不为名利所累,活得从容、自在。
和跟巩俐一起拍电影的赵又廷都说,其实她私底下像个小女生。
她特别喜欢小动物,常合作的摄影师影棚里有一只流浪猫,她每次都会跟那只猫玩儿好久。
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心灵是不会变老的。
当别的女明星,总喜欢低头自拍,显脸小的时候,巩俐就喜欢扬起的下巴,配上自信的眼神和笑容,大气一挥的手臂千古不变,霸气不改。
称得上女皇的,就只有她。
她站在哪里,哪里就有,独一无二的光芒。
作者简介:张巧,外表英勇温柔,内心潜藏宇宙,野生小可爱一枚。个性签名:不愿做书签,愿做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