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是《红楼梦》里的男主角,行走在众多女儿之间,也如女儿一样伤春悲秋,感怀人物命运,却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没有方向和目标,对于父亲贾政给的未来方向,他骨子里反感,但又无法明目张胆的对抗,只能躲着父亲,有多远躲多远,实在躲不过了,便任凭贾政训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全当耳旁风,一离开贾政的视力范围内,就忘乎所以的做自己,但似乎又不知道做怎样的自己。
【一】掌上明珠
宝玉一生下来,就是家族宠儿,长兄贾珠早逝,虽担着宝二爷的称呼,却是享受着嫡长子的待遇;含玉而生,让家族误以为不凡,贾母、王夫人便极尽所能的宠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滑了……一群丫环婆子自然就围着转。
这样的环境,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大,所有的烦恼大概就是关于学业,关于父亲了,还有关于与黛玉的那些相互猜测……
宝玉自小跟着贾母住一起,直到黛玉来了,他才挪出贾母里间,到了碧纱橱外住下: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
这是贾母对孙子的疼爱。而王夫人对宝玉的爱,一点不比贾母少,因为长子的早逝,让她倾注了更多的爱到宝玉身上,所以凡宝玉被贾政传唤时,她都提着心吊着胆,而这种爱到了贾政打宝玉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不仅仅如此,贾母与王夫人对宝玉的婚姻问题也是慎重得很,一个希望是木石前盟,一个想的是金玉良缘,两人其实都在观望谁更好,所以一直隐而不发,哪怕是相互暗地里较劲,都不给女方一个明确的答案,就算是后来宝玉娶宝钗,都是贾府败落,迫不得已才开了口,如果不是这些客观原因,估计贾母与王夫人还会等待最合适的人选出现。
【二】青梅爱恋
人世间,最美的爱情,莫过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宝玉与黛玉就是这样子的爱情,但这样的爱情,在封建社会里,又往往是由不了自己。
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在六七岁大时,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黛玉。神仙一样的妹妹,初次相见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出来的话惹得大家发笑,不以为然,以为他一如既往的犯了痴傻: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为了怕别人说成是胡说,他便改了口,说是看着面善,就当是远别重逢。好一个远别重逢,一个是前世的神瑛侍者,一个是离恨天外的绛珠草,原本是旧识,不过是另一个世界的又一次重逢,仿佛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两个人,一个在碧纱橱内,一个在碧纱橱外,哥哥妹妹地从小叫着,你习惯了我,我习惯了你,这种习惯不单单是亲情,更多的是彼此的理解和体谅。
宝玉知道黛玉的小性子,知道她心眼多,疑心病重,处处照顾着,生怕她受到伤害,所以无论是家里哪个提到与她相关的会让她多心的,他都会阻拦,甚至是不惜得罪了湘云,然后不停地赔着小心,搞得里外不是人。但他也没因此而放弃对黛玉的这种小心呵护。
黛玉知道宝玉不喜欢贾政给他安排的未来之路,只是担心他会因为不喜欢的叛逆而招来贾政的苛责和殴打,事实上也是,宝玉被打了,被训了,黛玉总是哭着鼻子去看他,但绝不会劝他听话什么的,只有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要说宝玉一生最美好的事情,大致就是与黛玉的爱情了吧,虽然之间磕磕碰碰的,也不乏吵嘴闹别扭,但心意相通却是实实在在的。就他俩的故事,也丰蕴了整部红楼梦,温暖了大观园里单调的生活。
只是青梅竹马不一定最终相随,处在那个时代,又在那样的家族,他们逃离不出来,最终是黛玉含恨而终,宝玉在家族的安排下娶了宝钗,但最后却终是意难平,念着的永远是寂寞仙殊林。
【三】家有严父
母亲和祖母的溺爱,也丝毫没有改变贾政对宝玉的打磨,贾政对宝玉的严格,是家长对孩子惯有的姿势,见面就要拷问书是否背了,还得时不时抽查一下,听见宝玉的“混账事”就心里着急,下狠手打一回也心痛,却也透露着无奈: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想想贾政也是,自己一心求功名,万分努力,还没使劲儿就被皇帝的一纸诏书给否定,直接做了个从五品,哪还有机会去过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于是自己的希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先有贾珠,让他骄傲,可是却英年早逝,成为他心里永远的痛。
等到宝玉出生,全部希望又放在了宝玉身上,于是严父的形象栩栩如生,无处不在,并在宝玉心里烙下深深的印痕,甚至是阴影,他一听见贾政的名字就浑身不自在,想要躲得远远的;见着贾政的影子便腿脚打抖,迈不开步子,想要逃离。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但是严父除了让宝玉害怕之外,似乎不再有任何作用。宝玉不是不读书,只是不愿意读那些应付考试的八股文;宝玉不是不上进,只是不想走封建社会流行的仕途经济,他有自己的想法,却又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这种离经叛道让贾政头痛,也让宝玉心里惶惑,不想走前人的老路,不想走大多数人的老路,但是新路在哪里,他却找不到。
【四】偏爱女儿
宝玉最经典的莫过于对于男儿与女儿的评价。在冷子兴说荣国府时,就有一段关于他的观点:
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所以,他在大观园里,接触的净是女儿,整个大观园里就像女儿国一样,而他,是里面显眼的另类。
所以,他对丫环也好,对姐姐妹妹也罢,都细心地呵护,让人觉得温暖。
黛玉、宝钗、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后来的宝琴、邢岫烟等等,大都享受过他的怜惜;袭人、晴雯、平儿、鸳鸯等等,凡在他面前走过的女孩,他都生怕她们受伤,怕她们受委屈;芳官、龄官、藕官等等戏子,在凡人眼里是戏子,在他眼里是女儿,是柔弱无助的,是应该让人怜惜的。
但他也有个怪癖,就是女儿一旦出嫁后,他便觉得被污染了一样,心里惋惜不已。
【五】路在何方
有人说,宝玉是那个朝代的觉醒者,他想从自己繁复而单调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可是路究竟在哪里呢?又该朝什么样的方向而去呢?他找不到,也没有,于是万般无奈之下,爱情失意了,家族没落了,又被逼娶了宝钗,实在无助的时候,他选择了一条别人都不明白的路:
出家为僧。
一段故事结束了,而另一段故事,才刚刚开始。作为主人公的宝玉,历经家族的变迁,爱情的起伏,婚姻的不幸,告别红尘,遁入空门,成就了他的悲剧。
仅此而已。
我是青鸾惊鸿,蜀女,闲暇之余,胡说红楼,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千种解说,也就不稀奇了,欢迎和我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