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参加了剑飞老师的分享#为何举办2037摄影展。收获有:
1、设置一件13年后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而是要用做这件事来验证“把一件事情做成”的逻辑。具体做的事情是什么都可以(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出自己“保证把事情做成”的思维方式。
从长远来看,一件事情是否能做成,对于不同的人答案是不一样的,不在于这件事情的难度,而在与做事的人是否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因为掌握做成事的底层能力,无论这件事是什么,摄影展或其他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确定要做,中间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一定可以做成的(客观上有足够的时间施展自己的能力)。
2、什么是“价值”。并不是马上能赚钱才是有价值,有价值不一定指的是现金,而是自己的注意力。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倾注注意力,让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在未来能够赚到钱——价值的呈现是有滞后性的,可以通过时间来呈现(但我们要有能力现在就看到)。
3、一件事情,随便做几次,不是资产;但如果有意识、有计划、系统地做下去,就会成为一种资产。是资产就有价值,也许现在我还不知道谁会为它付费,但要坚定的相信一定有人会为有价值的东西付费——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逻辑,但这一次我发现……之前听原来是没听懂的。
4、拍照这件事情很值钱,重点不在于你的摄影技术,重点是你观察生活的形式。拍摄者的素材意识非常重要——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很重要,写作、摄影、艺术创作都是一样的,好的选材就成功了一半。
5、聚焦当下,把现在能做的事情做好;不因为有些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就认为这件事(当下能做的部分)也没有做的必要。相信科技的发展以后能解决现在看起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让这成为自己偷懒、不努力做当下事情的借口——永远把自己当下的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极致。
6、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上,作品一定有价值。如果你认为作品本身还不够有价值,就努力让自己更有价值,你的作品就会随着你的价值提升更有价值——这是一种“让事情一定做成”的思路,也是“事情一定要做成”的必胜信念带来的结果。我不管这件事是怎么成(有价值)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它一定要成。因此就会从各个角度想尽办法去推动。如果其他的路径真的都做不到,那就动用一定有效果的最后一招“让自己更有价值”——这是“我”可以控制的,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一定可以做到,也是我保证自己做的是能“成”的底线。(会不会……也不只是底线呢?是“选择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去做”还是“选择一件事,以我的能力让它确定有价值”?此处还有待自我梳理)
7、主动创造作品的两种方式:①把自己活成一个作品,②创立独立于自己(创作者)之外的作品。这两者并非二选一的关系,而是两种都需要主动去做。
我们并不是因为创造不了独立的作品才把自己活成作品的,也不会因为已经把自己活成了作品就放弃创造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作品。通常当我能做到其中之一时,另一条也不会太难了,但一定要有主动创造作品的意识才可能同时实现。
8、找到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持续去做,在15年、20年的维度上多去回顾,让昨天和今天一样清晰。这能让我们对于过去做过的事情有明确的判断,知道哪里做得好就继续努力,哪里做得不好需要调整就持续反思——这就是主动复盘。人就是这样进步的。
【我的行动】
1、坚持和老公、孩子自拍合影。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未来的目标系统化、有意识的去做。现在暂且不考虑“这事儿怎么产生价值”,而是在做的同时同步努力,保证让自己更有价值的成长。
2、主动练习复盘技能,从每次参加课程后积极复盘开始!
3、花时间(300小时?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了解基础摄影知识,让自己的拍照技术有所提升(不是专业但要有一定水准)。学习来源:小红书/视频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