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7年3月3日,周五,阴历二月初六,天气晴。
我们生而为人,是上天的的馈赠,可生命生长、成熟后,最终走向凋谢、死亡。死亡是除了爱情记载最频繁最多的话题。四千年前,古巴比伦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挚友印齐杜死后感叹:“你变得黯淡,不闻我的呼唤。当我死时,岂不也像印齐杜般?我心伤悲,俱怕死亡。”
吉尔伽美什说出了大多数人对死亡的第一感受——恐惧。它有时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有时化身为死亡焦虑;有时使人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千百年来,无数先人试图反思人生必死之痛来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和谐平静。
希腊早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不提倡感官享乐,更多地关注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坚持“医疗行学”,即哲学应该帮助灵魂摆脱痛苦,正如医学用于治疗身体疾病一般,哲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的痛苦。痛苦来源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他说,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恐惧剥夺了生命的欢娱,所有的快乐都被搅乱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焦虑会伴随人的一生。从孩提时代开始,孩子们便可以注意到林林总总的死亡痕迹,大人们会把死亡说成很遥远的事情,抑或是通过永生、天堂等来安抚孩子的焦虑情绪。
从6岁直至青春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潜伏期。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地爆发: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少数还会有自杀想法,通过暴力的电子游戏、叛逆、冒险行为等来排遣死亡焦虑,从而对抗死亡。
孩子长大离家、职业生涯告终之时,中年危机伴着死亡焦虑如约而至。这时再也无法对死亡视而不见了。因着无法忍受生活在恐惧中,便寻求各种方法减轻这种痛苦,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发展出强迫性的习惯、寄托于坚定的信仰等。
正如柏拉图所言,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灵魂深处说谎。所以死亡焦虑是无可避免的。那么,面临死亡焦虑的时该能去哪里寻求帮助呢? 一般来讲,可以从家人和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可以去教堂或开始心理治疗,可以读一本相关书籍。
说了这半天,我们为何要谈论死亡?
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对精神科医生说:“不要搔那些还不痒的地方” 。死亡其实并非“不痒”,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内心之门,深深地潜藏在无意识深处。死亡焦虑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它正是人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泉。
既然死亡焦虑无可避免,不如正视它、了解它、打败它,成就更好的自己。在死亡焦虑这块荒漠上开出美丽的花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