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脑海中最美好的回忆。这泓秋水位于五亩村乡政府后面二十余米,是一潭“神水”。冬暖夏凉老少皆宜。
听爸爸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很多人吃水时都是用扁担去挑的。他小时候,用柔弱的小肩膀忍着疼痛,颤颤悠悠用扁担挑了多半桶水,可在长辈的夸赞声中越干越有劲,不觉得累。夏天它好似冰爽的可口可乐,喝一口甘甜的清泉,凉爽至人心脾。它还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夏天午后,爸爸和他几个小伙伴睡不着,午后悄悄联系,猫腰去池边捉虾,到家里拿上油、调料,把小虾在简易的瓶盖上翻炒,吃的不亦乐乎。同时抓鱼、击水,玩得乐不思蜀。家长不出来训斥,他们是不会主动回家的。当然有些事家长是表扬的,那就是给猪和鸡打一篮子绿茵茵的水草,那是那一泓清水中的无私馈赠。
老爸回忆起童年趣事。夏天的一个午后,几个小伙伴又在小潭捉鱼。爸爸挽起裤腿,在齐腿深冰凉的水中,拿着小篓捞鱼。搂得正起劲,觉得水太冰凉透骨了,就慢慢移动脚步,到岸边来。突然,小伙伴国国吆喝道:“看你的腿上,有个水钻子(水蛭)”。爸爸往下一看,一条水蛭刚好半个身子钻进小腿,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他吓得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让后用手掐住它,不管用。急的哭出声来,刚好机智的小刚看见了,就说:“把腿伸进水里,轻轻的拍一拍,它就自动出来了”。带着试探的心理,他把小腿伸进水里,手不断拍着小腿,一会它就自动慢吞吞倒出来,游走了,爸爸立刻用小篓搂住它,狠狠扔在地上,把它用脚拧了数次。
他们在玩的同时,也在潭水中寻找水的源头。最后终于发现,源头是几股源源不断冒水的进水眼儿。水中小虾的胡须依稀可见。潭水如此清冽,再能让儿时的他们不喜欢?
冬天那个就是另外一番景象。水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雾,像进入仙境一般。而且水水的温度恰到好处,让你洗脸洗衣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宁可让手在水里边也不愿意出来。所以村里人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好学习,长大娶媳妇儿,就让他到咱们村来,因为咱们村这潭水太美了。
2010年左右,涧河沿岸的采沙场多了起来,那一汪汩汩源源不断的泉水愈来愈小,本来在沿岸洗衣服很方便,泉水下降,洗衣服需要抻着胳膊往下才能够着水,老太太洗衣服更困难了,人们都在诉说对一汪秋水的种种埋怨,渐渐没人管理了,潭中杂物越来越多,洗菜、刮鱼鳞也在吃水的地方,水质越来越差,鱼虾渐渐越来越少了。
去年,家乡相应美丽乡村建设,池水旁边砂石厂停工整顿,不远处修了几条马路,栽上风景树。村干部专门让人把水周围用水泥修建一番,硬化旁边小路,又专门对水中杂物进行清理。
活水变清澈了,鱼虾渐渐多起来了,人们也自觉在泉眼处用水桶舀水,拿回家饮用,说这“神水”健康环保。孩子们放假又开始的玩水、抓鱼了,文明游玩,不污染“神水”,久违孩子的笑声越来越响亮了。
去年秋天夜晚,我和爸爸在这潭清水旁边乘凉后,回到家。在朦胧睡梦中,看到自己长大后,利用家乡得天独厚优势,加上好政策,在附近办一个矿泉水厂——“龙乡神水”。
故乡的一泓清水啊,你是家乡由古老焕发年轻活力的最有力的见证者,愿你继续成为我们家乡在外游子深深的挂念,孕育出更多的人才,为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