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诗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 蕙宁长公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1-29 09:53 被阅读0次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者】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译文】

    您可曾看见,辽阔无边的走马川紧紧地靠在雪海的边缘,四周是茫茫无际的黄沙漫天。

    轮台的九月,整夜里都是狂风在怒号,到处都是狂风掀起的碎石,块块如同斗一样,狂风把斗大的乱石,吹得满地旋转。

    此时的匈奴是牧草繁盛,军马肥壮,侵入了金山西面,飞起了滚滚的烟尘,汉家的大将也已经开始要率兵征西了。

    将军身上依然穿着重重的铠甲,夜晚也不会脱下来,夜晚的行军中,兵士手中的戈矛彼此碰撞着,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军马的毛上,挂着雪花汗气腾腾,五花马的身上的汗,转眼之间就结成了冰,而营幕中用来写檄文的砚墨,也结成了冻凝。

    敌人的军队,听到我们大军出征的消息,应该感到了胆战心惊,料想他们也不敢和我们的大军短兵相接,那么,我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大军传回的捷报。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行诗,作于公元754年或755年,当时诗人在安西担任北庭节度使判官,封常清在出兵西征时,诗人写下了这首送行诗。

    【赏析】

    开篇“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中,诗人没有用有一个“风”字,却让人感到了白天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地之间一片昏暗,表明了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反衬出了守卫边疆的战士不怕困难,充满斗志的爱国情操。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三句由明转入了暗,军队的行军进入了夜晚,这个时候己经什么看不清了,但是风声却是依旧:狂风呼啸,“吼”字表现出了风势之大,而“乱”字突出了风的狂暴。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这三句是诗人通过虚写汉家军队与匈奴作战,来实指现在的将士冒着严寒作战。“烟尘飞”描绘出了峰烟与军队铁骑卷起的烟尘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英勇无畏的唐军:“夜不脱”是以身作则的将军,“戈相拔”军队行军时的整齐肃穆,而“风头如刀面如割”,是诗人的感受,边疆的极端寒冷,呼应了上面风势的描写。

    接下来的“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三句,诗人通过对汗成冰,砚水凝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天气的寒冷,环境的艰苦,还有紧张的气氛,展示了将士们豪迈的精神面貌。

    最后的三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人预料到敌人会“短兵不敢接”,预祝唐军大捷。

    本诗风格雄浑壮阔,雄奇有力,文字流畅,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豪迈气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k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