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汪精卫在1910年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后,在监狱中作的诗,风靡一时。清末风雨飘摇,国势日颓,几十年的维新运动也不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不少革命党人对清廷大失所望,汪精卫就是其中的一员,因此有了这场震惊全国的刺杀行动。读罢这首诗,一幅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景油然而生,和荆轲不同的是,诗中更有一种从容就义的气魄,让人豪气顿生。当时天下汹汹,革命火星似乎无处不在,清廷为了缓解矛盾,表现出自己的优渥宽大,改判汪精卫无期徒刑。后来清朝覆灭,汪也顺势出狱。
谁又能想到,这个英雄一般的人物,竟然以“中国头号汉奸”的名号盖棺定论。抗战期间,汪精卫畏惧日本的实力,其领导下的汪伪政府不断奉承日本,割让主权,妄想通过这种方式结束战争,自欺欺人的他最终沦为全民公敌和大汉奸。白居易有首诗写的很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周公旦在自己大权独揽辅政的时候因流言感到恐惧,王莽在没有篡夺帝位的时候表现的极为圣贤。如果这些人在那些时刻就死掉了,他们一生的真伪有谁能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