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考:
如何变成超级现实的人?
如何做出好决策?
一、达利欧《原则》=黑天鹅+巴菲特+芒格
在《原则》英文版热门时,跟着看英文版,中信出版中文版我也预先读了预览版。
我读之前的认识是,又一个投资界的名人出了本书讲自己的理念——达利欧想告诉我们的是,他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几年前,Facebook投资人彼得·蒂尔的讲课笔记《从0到1》讲了自己的逆向投资思维(contrarian),在中国销量数百万册,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初我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读《原则》的,但读了两遍之后,我对自己说,如果以五年左右的时间段看,这本书毫无疑问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
我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地位:一个是按我的理解把达利欧放到大背景中去;一个是把达利欧和我个人的学习思考结合起来的体会。
1.把达利欧放入大背景
我们先把达利欧放到大背景里看,在我看来,达利欧和《原则》,可以看成是,塔勒布和《黑天鹅》,加上巴菲特的投资成就,加上芒格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读过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也就是,你可以这么看:
达利欧《原则》=黑天鹅+巴菲特+芒格
达利欧的《原则》这套书其实还没写完,这次他写的“生活与工作”的原则,下半部“经济与投资”的原则还没写出来,如果写出来,同时有全新的投资理念,比如像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提出反身性原理(Reflexivity),说不定这个公式还可以扩展为:
达利欧《原则》=《黑天鹅》+巴菲特+芒格+索罗斯
当然,这这是一个狂想。连索罗斯都说自己是一个业余的哲学家,而达利欧能否达到那样的成就有待观察,目前看达利欧并未进行太多的抽象哲学思考。
9杨Sir 方军:9604728782.实干者的思考
从我个人的体会看,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有一种幻觉:有个人把我们曾经想的、曾经做的、曾经想对了想错了的、曾经做对了做错的,以超级清晰的方式写了出来。
几乎在他说每一个话题的时候,我都有这样的感受,他说的话题有: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在错误中学习与进化,“谁想法好就听谁的”的精英主义,高层次思考,绝对地追求真相与透明……
尤为重要的是,他是从真正做事的极度现实的实践者的角度写下他的这些原则的。实践者是我最欣赏的视角。虽然我也喜欢塔勒布的《黑天鹅》和《反脆弱》,但那是更多是开启认知,而达利欧创建和和运营了一家由精英组成公司,他把自己的思考推理过程都写了下来,他写的是实践中直接可用的原则。
我们在下篇讨论达利欧工作原则时会详细讨论如何组织精英团队的话题。关注笔记侠(ID:Notesman)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达利欧的个人经历;第二个部分他讲了自己的人生原则,也就是他是如何思考的;第三部分他讲了自己的工作原则,也就是他和桥水基金是如何工作的。
达利欧讲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原则加起来,大概有430条原则。我分两次来深度解读,你现在看到的这一篇,我们重点讨论达利欧称之为人生原则的思考原则;在下一篇,我们重点讨论他说的工作原则:怎么有好的企业文化、怎么用对人、怎么形成强大的公司机构?
从《原则》中,我们可学到如下“5+1条人生原则”。在中文翻译版,达利欧的“life principles”被翻译为“生活原则”,以与工作原则形成对应,在这里,我们改成之为“人生原则”。
同时这是我阅读之后的笔记与思考,它反映了我现在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我写了是为了可以持续迭代),与原书原则并不完全对应,请了解。
原书的生活原则准确的是:
1,拥抱现实,应对现实;
2,用五步进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
3,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
4,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5,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二、达利欧人生原则第0条:
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把你的原则写下
《原则》中有400多条原则,但我认为,达利欧还有一条更基础性的原则,我这里姑且称它是达利欧人生原则第0条,它是:
(你要努力)过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
达利欧说:“我一生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是(过)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依据原则来行动的”。
也就是,每当需要做决定时,我们就可以这样问自己:对这样的情况,我的原则是什么?
其实,我们一直都关注原则。比如,我们都很好奇,自己所钦佩的、欣赏的人,他们所采用原则是什么?比如,我们追着看巴菲特给股东的信,是为了理解他投资时采取的原则;我们看芒格写的《穷查理宝典》,是为了看他思考时的原则。
过去即便我们不知道“以原则为基础的人生”,我们也是在追求着它。我们关注各种人物的片言只语的建议,其实就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原则。我们的思考、行动都是被一系列原则所影响,同时我们又在无意识地向各种人学习,丰富自己的原则。
通过《原则》这本书,达利欧告诉我们的、展示给我们的,是把这些原则从隐藏的原则,变成显性的原则。《原则》这整个一本书,就是在完美地展示,什么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怎样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达利欧清晰地写下来400多条原则来告诉读者,他的原则是什么,他是怎么依靠原则生活与行动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过上达利欧说的“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呢?答案就是达利欧这本书的做法给我们做的示范:把你的原则写下来,不断地迭代。
关于“以原则为基础的人生”,达利欧不只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他还以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
《原则》这本书最早是一个清单,只是在桥水公司里流传,在2010年,达利欧将它发布在公司网站上,此后这个文档在投资圈广为流传,被下载超过300万次,也曾有人把它翻译为中文版。
这次正式出版并热遍全球的《原则》这本书,是在原来的原则清单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故事和解释。
因此,把自己的原则写出来,在公司内发布,这就是达利欧的做法,他在这本书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原则,而且最好把它写下来。”
960472878我们读这本书,会读到达利欧的原则,他的很多原则我们也会有共鸣。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原则,把它和它背后的推理过程写下来,然后根据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持续地修订这些原则。
“过以原则为基础的人生”,是我们可以学到的第0条原则。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我们可以这么做:
第一,我们每个人要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原则;
第二,我们要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持续迭代;
第三,我们做选择时,对照自己写下来的原则。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我们从达利欧的人生原则中可以学到的五条原则。
三、达利欧人生原则第1条:
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达利欧人生原则的第一条是: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Be a hyperrealist)。
你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正的现实,不是让自己头脑中想象、理论扭曲现实。根据马浩教授的转述,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赞扬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和通用汽车CEO斯隆,认为他们具有一种“智力上的诚实”,“实事求是地看世界,认清世界的原本的状态,而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状态。”
德鲁克是我最喜欢的管理学者和作家,2018年我们朋友们也在一起重读所有的德鲁克经典著作。
最近重看他的自传《旁观者》,有些不同的感受,之前,我关注的是他的管理观念和实践方法,但这一次,我认识到,他真正做的事情是试图看到“真切的现实”。
作为一个由管理学者上升到大知识分子的大师,德鲁克没有很多知识分子的那种让自己的设想超越现实的误区,可以说,他做的是带我们看到现实。
关于如何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达利欧有很多讨论:
比如,理解现实,接受现实,现实地行动。欣赏所有现实的美好,包括严酷的现实。
比如,始终去探寻真相,也就是对现实的准确理解。即便真相与我们所期望的不一致,我们也不能抗拒真相。
比如,要做到极度头脑开放,极度透明。(极度头脑开放,就是要开放头脑,看得到不同的意见。极度透明,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公开的表达出来,让自己的想法是透明的。)
比如,接受结果。(也就是,不管你的决定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你不要把不理想的结果归咎于外部原因、或者责怪别人,而要接受,这是你决定的后果。)
简单地说就是:理解现实,拥抱真相,头脑开放,极度透明。我们不要假设世界应该怎样,我们首先要看到世界真的是什么样子。
1. 公开你的想法,从错误中学习
这个“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的原则,看上去似乎不言自明,但它不容易做到的。人的本性都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经常基于想象在拍脑袋做决定。
如果不是超级自信,我们也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公开地亮出来,接受别人的挑战,接受事实的检验。
很多人的想法都模模糊糊,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被打脸,担心自己的形象。其实打脸是常态,谁都怕跌倒,但跌倒是我们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像达利欧说的,享受从犯错中学习的“高潮”。他写道:
我们为什么要变成超级现实的人、能够看清现实的人?这是因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现实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应对现实”。
比如,为什么“黑天鹅”的概念给我们那么大冲击,就是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发现黑天鹅之前,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现实。
2. 不要被理论蒙蔽,不要教鸟儿飞行
和许多人一样,我是一个喜欢理论、喜欢思考、喜欢模型的人,我本来以为《黑天鹅》作者塔勒布写的那一系列书都是在讲理论和思考,直到我看到他的一个说法。
有一本批判金融理论的书,它的书名就是个有意思的比喻,它认为,过去这些年盛行的金融量化模型都是在试着“教鸟儿飞行”。很多人相信:“模型对,市场错”,是市场没有按照模型运转。
为这本书写序言时,塔勒布做了一个特别尖刻的评论。
人们一直以来相信的是,我们可以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变成理论,之后,我们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塔勒布认为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谬论”。
960472878他几乎是警告我们,当我们掌握了理论,我们就再也看不能看到现实了,他是这么说的:
“一旦一个人掌握了一种理论,他就再也无法理解那些不懂这种理论的人们会如何操作了。
你会隐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里观察实践者,教他们如何去做生意。
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要是没有你们的理论和知识,他们就会寸步难行。”
我们经常遇到很多掌握很多理论的人,拿着理论、模型指指点点,他们是塔勒布嘲笑的人,他们也是达利欧看不起的“不现实的理想主义”。
这就是我们从达利欧那里学到的第一条人生原则: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你可以这么做,其中的几个单点我们后文还会详细讨论:
1)理解现实
2)拥抱真相
3)头脑开放
4)极度透明
5)接受结果
我们不要假设世界应该怎样,我们首先要看到世界真的是什么样子。
虽然达利欧洋洋洒洒地写了600多页的原则,但我们应该知道,他不是理论派,他是实干派——或者用他的话说,他是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四、达利欧人生原则第2条:
更高层次思考
我们从达利欧那里学到的人生原则的第二条是,“更高层次思考”(higher-level thinking)。
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拔出来,站到更高层次上,俯瞰你所处的处境。
站到更高的层次上思考,这个说法既形象,又概括。我们就跟着达利欧看看,他站到高处,看到的是什么?
达利欧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示来展示他站在高处看到的。这个图很简单,包括三个主要的圈——目标、机器、成果。
深度解读《原则》:掌握更高次的思考方式“图解:目标-机器-成果”
我们都有一个目标,我们行动后得到一个结果或成果,在目标和结果之间是我们的行动,达利欧把这叫“机器”。
当我们做决策时,我们在想,现实是什么,我们如何行动。当我们行动后,我们要把我们的行动和结果再对照,看看我们的决策做得对不对,复盘看看我们行动中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1.关键的比喻:机器
这个图示中的“机器”是达利欧关键的比喻。在谈人生时,他把我们自己看成是一个机器,在谈工作时,他把公司团队也看成机器。“你用来实现你的目标的方式,就是你的机器”。
我们不断地认识现实、看清真相、从错误中学习都是为了让这个机器运转得更好。
在后面讨论时,达利欧还这样说:
我的最终目的,是创建一部运转得极好的机器,我只需在一旁坐看美好的事情发生。
就着机器这个比喻,达利欧给了我们一系
960472878列细分的原则: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机器里运转的小机器,并明白你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机器,实现更好的结果。
通过比较你实现的结果和你的目标,你就能确定如何改进你的机器。
你观察机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你是设计这个机器的人,一种是你是在机器里工作的人。所谓更高层次的思考,就是从机器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
成功的人能超越自身,客观地看待事物,并主动地塑造事物,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2.成为塑造者:做机器的主人
从更高的层次思考,俯看这个机器,带来的根本变化是什么?不只是站在高处有了全局观,它带来的更重要启发是,我们应是这个机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我们是机器的主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成为达利欧说的“塑造者”。
在达利欧看来,乔布斯是“我们时代最伟大、最有偶像意义的塑造者”。乔布斯创造了当代最优美的科技产品,改变了电脑、手机、音乐、电影等一系列行业,创造了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公司。
达利欧列举了更多的塑造者:比如特斯拉的马斯克、亚马逊的贝佐斯;比如诺奖得主尤努斯;比如比尔·盖茨、卡内基;比如丘吉尔、李光耀、邓小平;比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
达利欧认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
一个塑造者,能提出独特和有价值的愿景,并以美好的方式将其实现。他们通常会遭到别人的质疑和反对,但这不会阻碍他们把自己的愿景变成现实。
用刚才说的“机器”那个比喻说,这些塑造者,都创造了一个伟大而美好的机器,然后这个机器改变了世界。
960472878讨论原则时,我们最关心的的确就是,这些伟大的塑造者,他们的原则是什么?放在中国互联网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很关心,马云怎么想的?马化腾怎么想的?
这些塑造者又有什么共同点?达利欧自己调查了一番,他的结论是:独立思考,对怎么做有坚定的规划,有极强的忍受痛苦的韧劲,视野宽广,既坚决又开明,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塑造者”。
总结一下,我们从达利欧学到的第二个人生原则是:站到高处俯瞰,掌握“更高层次的思考方式”。更具体地说,就是看到在目标和结果之间的那个机器,做机器的主人、做主动的“塑造者”。
五、达利欧人生原则第3条:
五步流程方法
我们从达利欧学到的人生原则的第三条,是他的所谓“五步流程”(5-Step Process)方法。
1.达利欧五步流程方法
这五步流程分别是:
第一步,确定目标;960472878
第二步,发现遇到问题;
第三步,对问题进行诊断;
第四步,设计方案;
第五步,实际执行,达成成果。
看这个五步流程的图示,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持续向上的直线,而是在问题、诊断那个地方向下折回来,然后重新向上。
五步流程方法是达利欧认为的人的进化过程,也是他所认为的,我们达成目标的过程。在他看来,人生就是沿着这样一连串“五步流程”向上的过程。
他这个五步过程和通常我们认为的过程不同在于:
通常,我们认为做一个事情的过程是,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执行达成结果,也就是线性向上。
而他这个五步过程中,明确地把“问题”、“对问题的诊断”展示出来,我们会有一个向下折返的过程。
这其实符合我们实际做事时的体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问题,遭遇挫折。我们不会是走一个永远向上的直线,而可能要在遇到挫折后要往下,然后再想办法从痛苦中重新爬回正轨,最终达成目标。
2.进步公式:痛苦+反思=进步
对于痛苦的认知,是达利欧的原则的核心观点之一,他强调从痛苦中学习,他还专门写了这样一个公式:
痛苦+反思=进步
960472878他建议我们,要迎接而非躲避痛苦;要接受严厉的爱。
达利欧是个对冲基金投资人,在投资上,他赚钱的次数比亏钱的次数多得多,但他还是说:“我现在只能回忆起那些失败的交易。”他这么说就是强调,要从错误和痛苦中学习。
我们提升的过程,就是不断看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我们不愿意看到问题,当我们任由问题就那样在那儿而不解决,就是我们停止成长的时刻。
《原则》附录中(P618),达利欧设计了一个“痛苦按钮”(Pain Tool)工具,来帮我们从痛苦中学习。
960472878这个工具的做法是,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用它把自己的气愤、失望、沮丧等感受记录下来,以便稍后在心情平静之后进行反思。
总的来说,我们从达利欧学到的第3条人生原则是他的“五步流程”方法,这五步分别是:
确定目标,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设计方案,行动起来达成结果。
其中的要点是,直面问题,不忽视问题,从痛苦中反思学习成长。
六、达利欧人生原则第4条:
极度的头脑开放
我们从达利欧学到的人生原则的第4条是:我们要保持极度的头脑开放。
要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是为了看清现实,然后在现实基础上做决策。与之对应的是,有的人“头脑封闭”,无法摆脱自己旧想法的禁锢,没有能力看到真相,看到可能的新世界。
在达利欧看来,有两个障碍阻碍我们看到事实的真相,这两个障碍都在我们自己身上,一是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过于自大而看不到现实;二是我们的思维盲点,总有很多东西我们天然地看不到。
那么我们怎么克服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两个障碍,做到绝对的头脑开放呢?
达利欧有一系列的原则可供我们参考:
我们的思维模式,要从说“我是对的”,变成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如果你不能在一种‘我不知道’的状态下探索一段时间,你就不可能做出很好的决策”。
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致力于做出最好决策的人,很少坚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最好的答案。”
960472878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答案。(重复)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
1.保持头脑开放的方法: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保持头脑开放的方法,在《原则》书中有很多提示,我深有启发的是两条:
第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不断地向各种人提问,通过提问寻找最好的答案。
第二,与有不同的观点人深度探讨。
这两条说得都特别清楚,你要想办法开放自己的头脑,不要成见所困扰,而要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深入地了解不同意见的细微之处。
达利欧特别强调一种做法,他命名为“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最好的工作伙伴,都有这样一类人:我们跟他观点不一致,但我们能跟他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我们能坐下来,平静、深入地进行探讨,看到我们各自掌握的事实、我们的推理过程、结论不同在什么地方。
最后,我们也许并没有说服彼此,但在这个探讨过程中,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开放了。
我们的极度头脑开放,不只是要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同样重要的是,更有深度地看到不同,深度和广度同样重要。
2.小技巧:“2分钟发言法则”
在一起核对双方不一样的想法时,达利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小技巧,颇为有用。
我们在争论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打断别人说话。达利欧的这个小技巧叫“2分钟发言法则”——两分钟内不许打断对方,以让对方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总的来说,关于极度的头脑开放这个原则,我们学到的是:
头脑开放的人,会自问“我的观点为什么对”、时刻担心自己是不是错了?
他会对别人观点跟自己不一致“感到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想?
比起把自己观点表达出来,他更喜欢提问题。他不是在为自己观点辩护,而是在通过提问寻找更好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能够在头脑中容忍不同的想法。
头脑开放是决策的重要过程,当我们的认知不断被颠覆之后,当我们一次次犯错付出昂贵代价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极度的头脑开放,是好决策的基础。
七、达利欧人生原则第5条:
如何做出好决策?
达利欧学到的人生原则的第5条是我们可以向所有优秀的投资家学习的一条原则——如何做出好决策?
关于这一点,达利欧讲了一系列原则,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他是这么说的:
用系统化、可复制的方式,把你所有的决策做好,同时还能以非常清晰、准确的方式描述决策程序,从而让处在同样情况下的任何人,都能做出同样的高质量决策。
他这段话有点拗口,我觉得要点有三:
要形成系统化、可复制的决策机制;
决策程序要能清晰、准确地描绘出来;
其他人也能用这套程序做出高质量决策。
1.拼的是谁的改进速度更快
达利欧是一个对冲基金投资家,他面对的资本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因此他特别强调:要“综合分析眼前形势”,要“综合变化中的形势”。
更重要的他说,我们要认识到,“你生命所有重要的东西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简单地说,就是要看到,你关注的那个最关键要素,有没有以足够快的速度改进,它改进之后,是仅仅可以接受,还是很快就变成卓越水平?
960472878在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的《创业无畏》(BLOD)中,他也绘制了一个相关的曲线,他那个曲线叫“超级可信度曲线”。
这两条曲线恰好可以对照起来看,达利欧的这一条是关于能力的,戴曼迪斯的那一条是关于目标的。
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模型(disruption innovation)提供了更复杂、精妙的分析,其中无论是低端市场破坏、还是新市场破坏,其本质也是关于改进速度的,也是关于目标的。
关于超级可信度曲线,戴曼迪斯分析说:
960472878“如果你把它放在(可信度)这条线的下方,那么你就会立刻抛弃这个想法,因为你认为这个想法是荒谬绝伦的。
如果你把它放到这条线的上方,那么就意味着,你愿意认真对待这个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还会继续做出一连串的判断。”
但真正的神奇的是,那些直接诞生于超级可信度之上的事物,比如25年前的互联网,比如iPod,比如2007年的iPhone,比如特斯拉电动汽车,比如现在的区块链。
神奇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还是直接引述戴曼迪斯的精彩描述:
当一个新想法诞生于这条“超级可信度之线”上方时,你立即接受它,并且说:“哇,太棒了!我该如何去实施这个想法呢?”
这个想法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你的大脑会立即把它当成一个事实去接受,或者说,你的注意力会马上从“这个想法能够实现的概率”转移到“这个想法的意义”上来。”
2.以原则为基础的决策
我们都知道,达利欧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但不要误解,不要以为他就是让我们站在高处。站在更高层次,是为了更清楚的看清大局,但到了决策阶段,达利欧提示我们要“高效地综合考虑各个层级”。
当谈到如何高效决策时,达利欧也回到了他自己说的“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他倡导的决策方式是,“用原则来决策”——我们要考虑,遇到一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做,这里的原则是什么?更有意思的是,采用这种方式,每一次遇到这个情况时是,就是一次完善自己的原则机会。
他有特别的做法叫“可信度加权”。比如说,我们判断时要征求你和其他一个人的意见。如你同样的事情,你三次都做对了,而另一个人只做对了一次,你这次的判断权重就比那个人高几倍。
这样,达利欧就形成他的决策逻辑,从思考,到原则,然后变成算法。也就是逐渐地从个人的决策判断,变成了系统化、可重复的决策机制。
达利欧的这个系统化、可重复的决策机制,一个形象的类比是车里的GPS导航,它就是从个人思考、到一般性原则、再变成了计算机算法。导航告诉我们怎么开车,它给我们的是建议,帮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沿着这个类比,题外话一句,达利欧认为,目前这个GPS导航还暂时不能升级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他说:“在深刻理解人工智能之前,不要过度信赖它。”
八、 总结: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与人
达利欧建议我们过“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从他的人生原则中,我们学到的是:
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学会更高层次的思考;
掌握五步流程方法,特别注意从问题错误中学习;
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
形成系统化、可复制的决策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