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最怕重名,老师点名的时候,总会引起哄堂大笑。
现在长大了想来,跟聚会的时候,撞衫的一个感觉,让人不爽。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避免重名的现象。
但不知道为什么,父母取名好像约好了的,总会有许多相同的名字出现。
这不,佛山公安公布了2020年,新生儿出生取名的热门排行,几个名字常年霸榜。
可以想象,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开始读书,老师点名的时候,好几个孩子站起来的尴尬场面。
恐怕要在同名孩子名字后,作个编号,才能分得清谁是谁了。
"20后"新生儿爆款名字,这个男孩名2年蝉联冠军
20后出生了,见证了近年来,世界最唏嘘的一年。
但这些小生命,也代表着朝气蓬勃,新的希望。
新的希望,应该取些好名字,才配的起希望之称吧。
广州佛山的20后们,取了些什么名字呢?
男宝
2019年和2020年,"梓睿"这个名字,蝉联两届冠军。
梓字,最有名莫过于"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出自《诗经》定之方中一诗。
梓有乔木的意思,谐音子,既代表希望孩子像树木一样郁郁葱葱,又表达了父母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命运。
寄托了父母朴质的情感。
睿字,则表示智慧,代表了父母希望孩子能聪明,智慧超群。
女宝
女宝就有意思了,从2016年起,到2020年,一个名字霸榜5年。
这个名字就是"梓晴"。
梓字与男宝一样,但晴字没有很特殊的寓意,为什么父母还要给孩子取名"梓晴",而且是许多父母一起取名呢?
能在这个名字上霸榜,说明1000个孩子里,至少有3个孩子叫这个名。
如果放在一个学校里,广播里说请梓晴来一趟办公室,得有78个小姑娘惴惴不安。
给孩子取一样的名字,是群体催眠的效果
父母给孩子取名,不会约定好叫这个名,反而是尽可能希望孩子不要跟别人重名,偏偏还是让许多孩子名字撞上了,这是为啥?
1895年,心理学家G·勒邦写的《群体心理学》中,描述了群体催眠。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同一种审美,就像约定过一样。
这种不约而同,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潮流"、"时尚"类似,是广泛存在于人的意识当中的。
在这种集体意识的影响下,虽然许多父母想避开孩子重名,却不由得还是取了一样的名字。
孩子取名相同,会有什么影响?
同名同姓非常常见,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微小的影响,依然会像海边的蝴蝶,可能给孩子的人生,掀起巨浪。
第一,孩子缺少特殊感
每个孩子都有"主人翁"心态,在某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是特殊的。放大些看,有些中二病的感觉,但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名字太普通,重名太多,会让他们缺少这种特殊性,继而减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第二,孩子容易闹笑话,从而自卑
因为名字被笑话,会影响他一辈子,因为名字会跟着他一辈子。被笑话的多了,就会产生自卑感,这大概是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重名的原因之一。
结语
父母给孩子取名,应该争取有意境,不古怪,不冷僻,在平凡里见卓识。
多向书本和诗词找名字,不要用第一个想到的名字,你这么想,别人也这么想。
多为孩子琢磨一下,从名字开始,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的未来,才会更有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