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灾难是一笔财富,这话说得一点也不轻巧。谁愿意处于困境之中,谁愿意接受灾难?
但生活处处不遂人愿。
苏轼遭人陷害,被贬黄州,苦不堪言啊。多少年的苦读,几代人的梦想,满腹的才华,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天旋地动,两眼一黑。软软的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形容枯槁。好久,缓过气来,扶着桌椅,起身,手微微一抬,没有说话,管家弯着腰轻身跑来,也没有说话。苏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庭院大红大紫的回廊,叹了口气,手一挥,管家退下。然后一路向南,路途颠簸,形同逃难。黄州团练副使,闲置而已。闲置是对古代读书人的生命扼杀,“学而优则仕”是一种伟大的信仰。“闲置了,闲置了,闲置了。”苏轼站在赤壁边,望流水浩荡,长叹三声,早也泪流满面。京城中不可落泪,贬谪是皇帝的旨意;家长不可落泪,他是家中的脊梁;惟独独处于赤壁之边,他便成为他自己,他便有了哭泣的权利。他哭的很凄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他怨什么又慕什么,为谁而泣又向谁而诉,只有他自己知道。
好在他满满寄情山水,在清风明月中找到了又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曹雪芹遭难了。三代江宁织造的权贵之家,乾隆三下江南曹家就是行宫的煊赫之家,门前的那对大狮子啊,威严无比,气势恢宏。看惯了黄衣带刀,看惯了八人大轿,看惯了前簇后拥,看惯了一切的奢华。侯门似海啊,但终有竟时。曹家还是衰败了,很快,很惨。先前吃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羞直万钱”啊,现在“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那个娇嫩的胃啊;先前的精锻绫罗,现在的粗布短衫,那个娇嫩的身啊,尤其是那个娇嫩的心啊,何以堪,何以堪。那朱红的雕花的柱子早已剥落了,屋檐下的燕子早飞走了,泥巢也坍塌了一半,园中的花朵早已凋谢,只是狗尾草长得很茂盛。
好在他在其中看透了这人世,撰写了惊世伟篇。
鲁迅,一代文豪啊。煊赫之家啊,也衰败了。父亲生病了,只得靠典当过生。揣着家中仅有的几个宝贝,小心翼翼地放到比自己头顶还高的柜台上去,看不到掌柜鄙夷的神情,只听到从天上传来的低的可怜的报价的声音,伸长手到柜台上摸下那几个可怜的铜钱,紧紧的攥在手中,跑到药房,抖落那几枚带有汗珠和温度的铜钱,换来一副叫做“希望”的苦药。父亲喝下,还是撒手人寰了。小小的鲁迅,望着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头稍稍一偏,手慢慢自然放松了。也许,他没有哭,来来回回的跑啊,跑累了,也跑倦了,也把家中的财物跑空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了。
好在他觉察到世界的症结所在,提起手中的笔一写这个世界,就像是一把刀刺向了世人的心脏。
历史上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是不是历史喜欢给人开玩笑,让人生命大起大落,亦或是苦难成就伟人让历史增加了厚重感。
但我还是要说,即使是伟人,生命中的困境灾难都难以承载,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当一个人面对时,该如何承受?哭泣还是微笑?颓废还是崛起?柔弱还是坚强?
很早前听瑞妈谦妈说起过一位黄姓人家,三个孩子,大丫头身体不好,基本没有自理能力,今天状况很糟糕。还有两个儿子,都在读书,好学。我看了她们拍回来的照片,无法美颜,很是震撼。我当时就想啊,这样一个家庭究竟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我请她们下次去的时候带上我。
有幸瑞妈谦妈下午邀我同去,二十多分钟车程,中途带上了慈济义工美霞姐,这户人家是她们慈济的帮助对象。乡间小道,我专心开车,她们会心交流。最后一小节步行,说是黄家那里不好停车。冬日的暖阳,乡间的清新,都没有心情去欣赏,我一心想着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
美霞姐在前,指着那间毛坯房子说“到了”。真是让人傻眼,也让人心痛。三件毛坯房,只是安装了门窗,墙上高低不平的水泥印记清晰可见。旁边三件土房子,摇摇欲坠,前面用纤维网住,几只老鸡噗噗的叫着,脚不停地乱扒一通。低头再看脚下的路,沿路的这一带全用树枝拦着。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荒凉。恰象战争过后,枪声平静下来,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美霞姐在小道上喊:“阿珍,阿珍。”没有反应。“阿珍,阿珍。”屋里出来一个女人,招了招手,“你们来了。”从屋里走出来,不紧不慢。我们小心的跨过那些树枝,到屋外的水泥场上。阿珍进屋搬椅子去了,屋里出来一个孩子,我惊呆了。那孩子应该不大,瘦小的身子,头发蓬松,高高低低,应该是火烧了的,走路摇摇晃晃。真的无法形容,无法描绘。内心里面只有一种强烈的怜悯之心。
我把瑞妈带的牛奶放进屋,堂屋里放着一张床,屋里没有多看,好像空荡荡。我们都坐在水泥场上和阿珍说话,她们来过几次,很熟悉。憨憨的阿珍一脸的微笑,刺痛了我狭隘的心。我原以为她们该是怎样的沮丧,该是怎样的一筹莫展,该是怎样的悲天悯人,全错了,我先前的所有的知见。
得知那个孩子身体有问题,生活不能够自理,前两天自己把头发烧了,天气太冷也不敢给她剃掉,怕感冒,也不肯戴帽子,没有办法就让她这个样子。阿珍说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在地上打滚,阿珍又笑着把她拉起来,抱在身上。孩子好动,一小会儿就要下来,到处乱窜。阿珍说道自己的家庭由衷的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她说,她老公很勤劳,家里的重活都是他一个人干的,田里她基本不去,两个小家伙也要由老公一个人接送,小路二十分钟的路程。她说,家里还有两年前的陈谷子,过冬的衣服都已经准备好了。她说,今天天气好,她把家里的衣服都洗了晾好了,大大小小的,厚薄不一的,五颜六色的,真的能够让你感到阿珍的善良贤惠、朴质憨厚、宽容大度。她说,孩子读书很好,大儿子说数学应该会考一百分,小家伙上次感冒后就不想上学了。
我们就任凭她一个人讲,我们安静的听。她能够敞开心扉,接纳一点阳光,排出一点不如意,甚好。只是那个大丫头跑来跑去,有时候也溜到我们身上来,阿珍赶快拉走她,说太脏了。这孩子跑到我这儿来,我抱着她,她贴近我的脸。她们说这孩子高度近视,听力也为零。我也任凭她玩耍,她也发出笑声。我能够看清那烧焦的头发,那黑黝黝的肤色,那皲裂的皮肤,那沾满灰尘的衣服。这是怎样一个真正无知的孩子,背后又是一对怎样的妈妈爸爸。我只是觉得“伟大、坚强、乐观”这些词语都已经毫无力量、黯然无光。在一个内涵丰富的现实面前,语言常常是苍白无力的。
“孩子回来了。”土房子那边跑出一个小家伙,结结实实的,脸红红的,一脸微笑。黄爸也回来了,笑嘻嘻的样子,中等身材,很精干的样子,很有礼貌的和大家打招呼。后面还跟着一个,只是有些腼腆。爸爸妈妈要孩子和我们打招呼,他们一一称呼。这一家五口人,笑的姿态一个样,会心的,憨憨的。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作为一个外人,根本无法与困境苦难联系在一起。你会认为他们的生活里只有阳光雨露,只是风和日丽,只会幸福安康。
瑞妈把给孩子带来的书籍交给黄爸,谦妈把给孩子买的播放器交给黄爸,播放器里已经下载了很多的故事、音乐,两位用心的妈妈带来了打印的高能量作品《世界因我而美丽》,瑞妈提议大家现在就诵读一遍,我们拿着分发的资料,跟随播放器开始诵读。我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大众场合毫无顾忌的高声诵读,起初声音比较小,慢慢被他们感染,开始放声诵读,开始慢慢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眼前好像就是世界的美丽。我们希望黄爸一家每天读一遍,黄爸欣然答应。两个孩子早已拿着书本坐在屋前草地上读了起来,夕阳照射在他们身上,金黄,圣洁。
黄爸很健谈,谈孩子的现实表现,喜欢读书,在学校也和同学们亲切交流。谈到孩子的进步,黄爸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也很感念她夫人的好,说夫人很勤劳善良,说家庭如此,她还能够不离不弃已是他最大的满足了。坚强的男人泪光闪闪,一低头,又笑起来开始说别的了。多年来的心酸,多年来的艰难,多年来的相依,多年来的感激,谁又能够明白。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闪闪的泪光中,在满脸的微笑中,生活继续着,或心酸,或艰难,或开心,或感激。无论如何,他们一起搀扶,一路前往。
黄爸也满脸微笑的问了一些困惑,我们之间坦诚交流,黄爸很感激,但愿对黄爸有些帮助。只是时间有限,我们也得回家,黄爸坚持要我们带点橘子回家,我们没有拿,因为我们已经收获满满,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关爱,什么什么等等。全装在脑子中,够我一辈子咀嚼体味。
黄爸一路送我们出来,依依不舍。我开动了车,反光镜上发现,黄爸依依挥手告别,背后杨柳高大,良田开阔。
愿黄爸一家安康吉祥,感恩美霞姐,感恩瑞妈谦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