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 北京四中赵燕梅: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第十三届中华传统文化研

转载| 北京四中赵燕梅: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第十三届中华传统文化研

作者: 溪山心隐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13:59 被阅读0次

生动的体例 珍贵的记忆

——第十三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学习心得(节选)

北京四中 赵燕梅

2013.8.25-29

写在前面的话: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会协办,由香港新亚中学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于今年暑期7月11日至17日在香港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活动,作为北京四中今年唯一的参会教师,我感到十分荣幸。在参会之前,内心是满满的期待,而参会之后则是深深的感动和久久的思考,特以此文,感谢并铭记那些给我的生命提供了珍贵“体例”的可爱可敬的人们。

题目中的“体例”一词,并非指我们惯常意义上的书籍编写的体裁样例,这个词语,我是特意借用了此次研修班上辛意云教授对于孔子的评价。辛教授认为,孔子就是后人得以参照学习的鲜活的个体生命的样例,而我认为,在这短短七天的学习生活中,较之孔子,有一些更为切近、更为鲜活的生命“体例”,令我难忘,令我铭记。

钱穆夫妇

钱穆先生我并不陌生,因为看了他的《<论语>新解》。通过此书的阅读,我对钱穆先生的学问功夫最重要的是治学态度有了深深的敬服。他的《<论语>新解》可谓是历代《论语》注释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而写来又全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既没有惯常的注释之繁琐阅读之费时,又能令读者于简单明确的注释中概览经典要义,对原著获得通透的理解。记得当时在读《新解》时就曾感慨,先生得是读了多少书,费了多少的心血才能著得此书造福后学呢?看来做学问,恐怕真得有先生这样的水平境界才行吧。

而此次香港之行让我对钱穆夫妇有了更为深刻也更令我感动的了解。

赴港之前,只听得组里的老师们说,这次活动的承办方会负责我们在港期间的全部费用,因为海外这样的社会公益组织很多,当时也并没有怎么留心,只是觉得很不错。

而到深圳报到那天晚上,通过高专委的刘晨元副秘书长的详细介绍,我才知道了“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的缘起和钱穆、胡美琦夫妇为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得知此情,几度落泪,今于此恭录文字若干,以表达心中的钦敬缅怀之情。

“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创立于民国七十八(1989)年三月,创办人为钱穆先生,创办基金全由钱氏伉俪稿费捐献。先生生逢国家多难,幼年时即为中国会不会亡所困惑。为寻求解答,终其一生,钻研历史文化,并从事教育工作近八十年。积毕生之心得,坚信中国必不会亡、中华文化必有发扬光大之一日;中华文化之复兴不仅可以救中国,并可对世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先生以为今日中国自救之道,首在恢复国人之自尊自信;恢复国人自尊自信之道,在使国人认识历史文化传统。故救国之道,主要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民国六十六(1977)年夏,先生身染重病,几不治。翌年春,病稍愈,双目已不能见字,养病期间,以写《师友杂忆》一书遣怀。信笔写出,需待夫人为之抄录诵读,再逐字逐句加以修正。先生病后体弱,追忆数年往事,苦力思索,倍历艰辛,往往易稿四五次,始成一章。此一小书,竟先后花费先生伉俪五年时间,始得完成。回念五年写作经历,感怀身世国事,先生自念年事已高,唯望弘扬文化之工作能永续推动,遂决定以《师友杂忆》一书换来之稿费新台币十五万元为始,此后凡有稿费收入,皆集存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工作之基金。时在民国七十二(1983)年。

民国七十八(1989)年初,报载政府以社会创建基金会过于泛滥,教育部有意将基金会创办金额,自一百万元提高至一千万元。其时先生伉俪数年所积稿费,尚不足百万,唯恐一旦政府一纸令下,多年计划又将成空,于是凑足一百万元,作为永久基金,向教育部申请成立“财团法人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因此事先生伉俪常在其当时所居之“素书楼”楼廊上商议,乃以“素书楼”名之。基金会正式成立之第二年,先生又得稿费四十万元,复捐赠基金会。七十九(1990)年八月二十九日正式存入基金会账户,次晨先生即遽然而逝。”

——摘自研修班学习资料《财团法人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缘起》

钱穆先生去世后,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联合大陆高专委和香港新亚书院、新亚中学等单位于2000年共同发起了针对大陆名校的中学语文历史教师的师资培训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希望借助中学教师的星火之力使传统文化的延续得成燎原之势,此班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而据刘副秘书长介绍,钱夫人胡美琦女士在去世前的每一年都会到会助阵,直到去年去世。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以前看杨绛女士的散文《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里面谈到钱穆先生的一些生活细节,写道“每逢停车,站上有卖油豆腐粉汤之类的小贩。我看见他在那里捧着碗吃呢,就假装没看见”,谈到“看了宾四先生自奉菲薄,很敬重他的俭德”。

自奉菲薄、以俭养德的钱穆先生夫妇,就是这样将辛苦困顿之中积蓄而来的稿费投入中华传统文化之振兴与弘扬的社会公益事业,得知此事此情,怎不令人唏嘘感喟呢!

辛意云教授

作为受教于钱穆先生时间最长的一位弟子,辛意云教授目前是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的董事长,同时,又是我们这次研修班五位授课导师中的一位。

可能是有一种特别的缘分吧,辛意云教授上课那天是我为他做主持人。研修班可能是为了增加学员们的参与度,为每一位主讲导师都安排了一位学员做主持人,由主持人向全体听众引荐主讲导师,并在讲座结束后做简要的听讲心得的分享。可是当时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是到了听讲现场才赫然发现自己的姓名和辛教授的姓名并排陈列在讲台上,才意识到自己要为辛教授做主持,心下一时紧张,只好求助刘副秘书长了。获得提点之后,方能比较镇定从容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被有爱的同学评为美女主持,算是没有丢脸吧。

我们这次研修班的核心议题是“《论语》论知命”,每个导师都根据自己的研究订立子课题,辛教授的授课题目是“《论语》中孔子的天命观”。在短短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授课时间里,辛教授从西周、春秋的天命观讲起,在一个时间的纵向表中引出了孔子的天命观,又从“孔子学说的宗旨”、“人在生命觉醒之后”、“人生命主体确立”的论述的基础上引出了“孔子的天命观”,其间旁征博引,史料充实,孔子的天命思想在时间的经线和思想的纬线上得以清晰呈现,一个在宇宙的无限性中思考着人的存在的有限性和超越性的智者形象也越发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辛教授的讲座让我深深受益并大感过瘾!

而最令每一位听众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辛教授在讲台上的风采吧。辛教授笑称自己不站着不会讲课,不写板书不会讲课。于是我们就很受用的欣赏并恭敬的抄录辛教授潇洒而规范的板书,于是我们就很开心的看着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甚至手舞足蹈的连讲带演的辛教授,于是我们就在某个出神的瞬间全然忘却了他已经七十多岁的年纪,于是我就不无羡慕的想:我是不是也能在古稀之年仍拥有眼前讲台上辛教授的授课风采呢?

辛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在做结语之前,我情不自禁的深施一躬,向可爱的辛教授表达我心底的敬意。我觉得,辛教授在三个方面堪称优秀的“体例”:治学、为师、做人。能够与辛教授有这样难得的缘分,我深感荣幸。

……

傅可畅教授

与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的傅可畅教授在台北钱穆先生故居一晤,可说是此次研修班学习的华丽续篇。

研修班自由活动的那天,在新亚书院校园内和傅教授同行去车站候车。听说我们师生家长一行有前往台湾游学的计划,语速平稳的傅教授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果你们能来钱穆先生故居参观,我愿意为你们义务做讲解的工作。

后来,傅先生主动给了我他的名片,叮嘱我事前跟他联系;后来,我们真的在旅行社既定的行程中加入了“参观钱穆故居”一项;后来,来不及电邮的我只能冒昧的给远在台湾的傅教授电话告知我们即将赴台的信息;后来,我们一行三十余人就真的在东吴大学校园里见到了早早就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傅教授。

8月16日午后的台北是非常炎热的。尽管导游开玩笑说台湾的天气预报是一成不变的“多云时晴偶阵雨”,那天却是难得的艳阳高照。上午就来到学校办公室等候我们一行的傅教授,在我们下车的片刻正站在通往故居的甬道上等候着。

握手致意,介绍随行家长、导游之后,我们随着傅教授走到了钱穆先生故居——“素书楼”门前。在一片可贵的浓荫之下,傅教授开始了他娓娓的讲述。

得知我们上午参观了台北故宫,下午还将前往蒋介石夫妇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傅教授讲到,素书楼的位置恰好就在这条纵贯台湾古今的中间点上,这对钱穆先生于台湾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学术贡献而言,是不是也颇有一番象征意味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在傅教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在素书楼的参观活动。

原定一个小时的参观计划被大大的超出了。时间到了,热心好问的家长们还迟迟不愿离去,一个一个房间拍照留念(其实房间真的不多也不大),一个接一个的提问题,傅教授耐心的回答,细致的解说,无暇顾及顺颈而下的汗珠,甚至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直至我们在导游的再三催促下登上巴士与他挥手作别。

在傅教授耐心而细致的讲述中,我们对钱穆先生夫妇和他亦亲亦师的特殊关系有了了解(钱穆先生是他的七姨夫,还差一点成了他的养父),对钱穆先生在香港和台湾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钱先生的客厅兼教室里,我看到了当年辛意云先生常常就坐的那张沙发,找到了研修会的文化衫上“立修齐志读圣贤书”这八个字的出处,对钱先生伉俪俭素宁静的书斋生活有了真切印象,特别是傅教授讲说,钱穆先生著述真可谓全神贯注呕心沥血,几乎每完成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几乎都要大病一场。临别,素书楼的工作人员还赠送给我们师生家长每人一份珍贵礼物——素书楼明信片和钱穆先生题字的书签。

对傅教授于参观伊始提出的问题,我想,是的吧,从著述《<论语>新解》《国史大纲》等一系列文史著作到晚年捐献稿费创建素书楼文教基金会,钱穆先生“著作宏富湛深,并世罕有,讲学之宗旨则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综其平生,学不厌,诲不倦,志道不衰,诚中国近世一代之儒宗(节录自故居钱穆先生铜像下铭文)”。

傅教授认为自己有责任为我们导览钱穆先生故居,只是担心时间很短讲得还不够充分,他认为尽管台湾有做的不错的地方但大陆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他说自己对传统经典还要深入研读,他说在他办公室的窗口每每望向钱穆先生故居的时候心情总是非常复杂……

我想说,在傅教授身上,我看到了中华学人可贵的传承与担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 北京四中赵燕梅: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第十三届中华传统文化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sl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