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媚从容,安之若素

明媚从容,安之若素

作者: Shrimp野狸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17:01 被阅读0次

二月,我与杨绛为伴,读了白落梅笔下《杨绛传》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两本书都是写关于杨绛先生一生的故事。《杨绛传》当然是围绕杨绛先生的生平来写,《我们仨》更多的是写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的家庭经历。

不管是哪本书,写杨绛,必定离不开钱钟书,写他们俩自然离不开他们爱情的结晶钱瑗。他们的一生让我羡慕,也让我备受启迪。

阿季的童年

杨绛一开始并不叫杨绛,叫杨季康,是父亲给她取的名字。杨绛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里,父母给他做了很好的榜样,母亲贤惠知书达理,父亲知识渊博,更懂世间为人处世之道。两人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并育有多子女。父亲尤其疼爱杨绛,并亲昵的叫她“阿季”。小时候,父亲的工作有几次变动,但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带上阿季。阿季从小便体现出她的与众不同之处,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都总是能让父亲为她骄傲。

阿季的青年

阿季的大学前三年在苏州东吴大学学习,第四年由于学生罢考闹风潮,她去了清华大学借读,这正是她一直心仪的学校。清华大学对于阿季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爱钱钟书先生,两人一见如故,俊男美女互生情愫,好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两人在清华大学度过了美好又浪漫的求学时光。他们都疯狂的热爱读书,阿季还喜欢四处游玩。本不喜出游的钱钟书也陪着阿季去了不少地方。两边的父母都对对方非常满意,待到时机成熟时便自然订婚、结婚、成为夫妻,成为永远的夫妻,相爱了一辈子。钱钟书在《围城》一书的一个结婚片段也是用他俩结婚场景作为原型。

从此阿季的一生都与钱钟书有关。因为担心钱钟书不能在国外自己生活,阿季便放下一切和他去到牛津大学求学。钱钟书刻苦专研学业,作为旁听生的阿季学习负担较轻,她便边学习边学着为人妻。他们在异乡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家,温馨且美好,阿季学着做他爱的人喜欢的饭菜。他们经常饭后去探险,也就是去家周围没去过的地方散步;他们一起安静的阅读;他们一起去外地游玩.......

幸福来得很突然,阿季要做妈妈了,他们的爱情结出了果实。钱钟书满脸的幸福,像要把阿季捧在手心里。对阿季的照顾也关怀备至。其实一直到他们晚年,不太会处理生活上事物的钱钟书,每天清晨都会起很早为他心爱的阿季做好健康丰盛的早餐放到床边。阿季生产的时候,医生问他要男医生还是女医生的时候,他一口说出“要最好的”。这样的爱护,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他从心底爱着阿季。他们的爱情就是这样互相关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去比较谁多付出谁付出得少,而是为了你,我可以付出更多。

在阿季的一生中,我无比羡慕她和她的钟书在牛津在巴黎的那段日子,那是他们刚刚步入婚姻,两个人慢慢学着了解生活中的彼此,学着照顾对方,学着为人妻为人夫,为人母为人父。是他们在国外相依为命,不断丰富学识,丰富自己的一段时光。

阿季的成年

阿季27岁的秋天,他们一家三口登上了法国游轮回国。钱钟书的工作总是和阿季分居两地,阿季带着阿瑗生活,他们的孩子继承了他们各自的优点,从小热爱阅读,记性好还招人喜爱。回国后的几十年他们过得并没有那么顺利,那时的社会总是动荡不安,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三口之家,受到很多牵连,工作和生活都难得到保证。他们的女儿在他们爱的滋养下身心成长得很健康,阿瑗学习和工作都很拼命,并且多才多艺。阿季和钱钟书总说阿瑗是他们这辈子的骄傲,阿季更是说阿瑗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虽然日子过得艰苦,时常居无定所,甚至有时寄人篱下,可他们一家人却过得很幸福,他们从来不抱怨,不管遭受了什么,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仍然挤出时间读书学习。并在这期间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阿季的晚年

后来,阿瑗和钱钟书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阿季两头奔走照顾他俩。阿瑗和钱钟书也常常在病床上写信给彼此,互相表达相思和报平安。阿瑗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想写一本书叫《我们仨》来记录她的父母是怎么养育她的,她拟好了提纲和开头。在阿季86岁那年的三月便永远的离开了阿季和钱钟书。次年5月,阿季深爱的钱钟书也离他而去,并让她好好活。

从此,世间再无他们仨,世间又仍然存在他们仨。在阿季、钱钟书、阿瑗的心里,他们仨永远在一起。从此杨绛先生开始了她与他们仨的回忆之路,她一个人生活,一个人过三个人的生活。

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还说:“我庆幸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在二月读完了杨绛先生的一生,走过这一生她用了105年。她经历了社会的多次动荡和变革,跨越了两个世纪。遇到了人生中的挚爱和坚守,完成生而为人的修养和成就。对于他的青年时期我心生羡慕,不觉赞叹这真是开挂的人生,也感受到这女子的气质非凡。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这世间的解读,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钱瑗的教育,对钱钟书的爱。他们一家总能在纷纷扰扰的世间寻得一角静谧,读书学习过他们的生活。他们两人的感情像是一汪清澈的泉水,不用加工,看上去就清澈见底。他们对彼此的爱旁人又怎能轻易感受呢。清泉啊,轻轻捧上一把,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我多么敬佩她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安之若素的心态,敬佩她与谁都不争,与谁争都不屑的态度,无论经历什么,无论是他们仨,他们俩还是她一个人,她在这人生的旅途中走得稳当且有力。

                                                          野狸

2020年3月1日

相关文章

  • 明媚从容,安之若素

    二月,我与杨绛为伴,读了白落梅笔下《杨绛传》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两本书都是写关于杨绛先生一生的故事。《杨绛传...

  • 态度

    安之若素,沉默从容

  • 安之若素,从容不惊……

    命运的左右和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越过了山丘你依然是我心中最美的烟火,你能听到汽笛呼啸在百里之外!迎着轮回的锋...

  • 岁月||【原创】从容

    人生最好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是头脑的智慧与清醒。 从容,是镇定自若、安之若素的心理素质。从容...

  • 标题:安之若素,从容不惊。

    古词道:“宁静致远、无欲则刚”唯有灵魂安静的时候,方能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感悟自己的所失所得,从容应对过往来生。 马...

  • 从容不迫是一种修养

    生活中,让人抓狂、焦虑的事儿太多了,只有临事有静气,安之若素,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所以说,从容不迫是一种修养,是修身...

  • 生命里的“静”之美

    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

  • 静等花开:艺廊街,来一场无声的头脑风暴

    导读一: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

  • 明媚从容,清醒温暖的书摘

    完成一件事的关键,并非才能或技术,而是相信时间的催熟作用,并不断走下去的气质。——尼采 许多人拼命...

  • 从容的老去

    从容的老去 岫奕 上午,阳光明媚。叶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媚从容,安之若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th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