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林特特老师的音频节目时,提到了关于自我时间的管理的一个方法:即确定自己的“不可动用”的时间段。确定一个人的“不可动用”的时间,涉及到了他对人生角色的取舍和衡量。比如,作为女儿、配偶、母亲、职业女性、朋友、自我等身份,各占我的时间比是多少。有没有为他们留住一些不能动的时间(特定时段)。
正好最近因为时间管理方面有些困扰,想写下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最近这几个月因为没有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加上公众号认识了一些粉丝,所以经常会在微信上收到各种各样关于花艺的问题,几乎花友们遇到的所有问题我都在免费的一一解答。
我在公众号做分享的出发点很简单,输出我被检验过的、有用的知识,帮助更多的花艺从业者,如今随着粉丝越来越多,真的有点力不从心回答完每一个问题了。
这些花友里面,有加了我不说话的、有理直气壮的语气来问我问题的、有直接问我要供应商微信、问我要某种场景的图片的、还有把作品图片发给我让我提建议的、让我给他做培训学校推荐的、有解答完问题没有一句“谢谢”的、还有把大概要做的项目说一下让我报价、让我做方案的、问我这种花快死了该怎么抢救、发个图片来问我这花叫什么名字、让我做一个活动的花材配比表、让我在节前给他规划什么花材改进多少量的、还有更离谱的我不想说了……嗯,我都一一解答了,唯独两个花友给我发了红包,把我开心的我要死。
我没有抱怨的意思,假如我所有的付出能换来一些感恩,或一句谢谢,我都会觉得很开心很满足。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找资料、在花店工作积累经验,花了很多金钱买书、买课程学习花艺,我的建议、我的输出应该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尊重、值得被珍惜的。
记得前阵子,我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还在回复这些消息,每天大宝回家后也顾不上理他,也在和花友们聊天解答问题,难道深更半夜无偿的和陌生人聊花艺真的比陪伴家人还要重要吗?
同时,我也在关注我身边的自媒体们会如何处理这种问题。他们有的把个性签名改成了:“不是客服、不回答问题”;有的是“只回答我的学员的问题,精力有限”;还有的是“只接待有礼貌的学员”。
今天听到林老师的分享,我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我也应该确定我自己的不可动用的时间段。比如工作时间就是早9点-晚8点。其他时间所有的消息不回复,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要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我要陪伴最最重要的家人,我也要用一些方式筛选出那些最需要我帮助的花友,彼此好好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