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记星球228号星宝宝邓龙,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五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4篇原创日记。
“孩子挑战”这个概念源于鲁道夫 德雷克斯所著的《孩子挑战》这本书,同时也是正面管教的理论源头。
中文翻译作者:甄颖相信很多的家长会把孩子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做各种各样的定义比如:是不是“犯病”了,是不是“故意”的,“不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
但德雷克斯则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定义为“挑战”试想一下身为家长每天是不是都在孩子给你的“挑战”中度过的呢?
从早上不愿起床,不愿刷牙,不愿吃饭,不愿上学,回来不愿写作业,不愿睡觉,家长每天几乎都孩子的“挑战”中度过,让自己心力憔悴,跟本感受不到任何做为家长的成就与喜悦。
孩子的挑战是“挑战”就会有输有赢,那么我们家长是“赢得孩子”比较好,还是“赢得孩子”比较好呢?
举个例子:我上周去北方图片成,看到两个场景我至今难忘!
场景1:一个大约5-6岁的女孩,在书城还没玩够,然后她的爸爸就强行把她抱走,然后我听见孩子“哭”的非常伤心和难过,表面上看爸爸“赢了孩子”孩子会在这件事情上学到什么呢?又会对她未来的人生产生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呢?
场景2:一个妈妈在书成里对她的女儿大概也就是3-4年级,妈妈在看着她写作业并时不时的指导孩子写(说是指导不如说是威胁或恐吓)在我在她们附近的5分钟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妈妈就没有停过,对孩子写的作业的批评和指责,我能明白家长的心情,还是“赢了孩子”可是这样做能培养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吗?这样做能让孩子内心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学业和人生吗?
你可能会这不是很正常吗?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上演啊!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做孩子会在这件事上学到什么呢?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挑战”都是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尽全力的去“赢了孩子”而不是去“赢得孩子”
孩子感觉不好做的就不好“赢了孩子”和“赢得孩子”一字之差。
每一个孩子的首要目标就是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当我们“赢了孩子”孩子能在我们身上能学到什么,能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吗?
实例:刚才的两个实例中,家长都“赢得了孩子”孩子在这件事中有可能学到对她未来更有价值的品格和生活技能呢?还是会增加孩子未来的“挑战”
比如:孩子有可能会学会:叛逆,不听话,不顺从就会受到“惩罚”忽视感受…
当我们“赢得孩子”孩子能在我们身上学到什么,能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吗?
实例:来自我学员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孩子把杯子打碎在地,妈妈就在沙发叫孩子你过来,孩子就躲在冰箱旁边不敢过去。
妈妈:你过来
孩子说:我不
妈妈说:妈妈不说你也不打你(实际上以前她经常会使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孩子说:我不(继续躲在冰箱旁边)
妈妈说:来让妈妈抱抱(“拥抱”是正面管教工具之一,孩子瞬间就跑到妈妈的怀里,而且哭的很伤心)等孩子情绪平复开始发问。
妈妈说:刚才发生了什么?
孩子说: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
妈妈说:妈妈看得出来你很伤心和难过,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说:我去把打碎的被子收拾了。
妈妈说:需要妈妈的帮助吗?
孩子说:需要的时候我叫你妈妈!
妈妈说:妈妈相信你能处理好的,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孩子说:放心吧妈妈。
请问:孩子在这件事情上会学习到什么呢?是增加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品格”还是增加了“挑战”呢?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情绪诚实”“面对而不逃避”“承担责任”“合作”还有一项生活技能,收拾破碎的杯子。
是的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每天发生的“挑战”中学习和成长的,如果我们时刻都想“赢得孩子”我们就不仅仅看到孩子发行为,更多的也会接纳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感受。
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只凭经验,我是邓龙每一与你分享一篇育儿心得,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哈,在育儿的路上我们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