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控股,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权,即67%以上。
相对控股,需要二分之一以上股权,即51%以上。
安全控股,需要三分之一以上股权,即34%以上。
有权发起解散的股权是10%以上。
常见错误分配方式
1、各占三分之一三人合伙,最忌讳平分股权,每人10万,共计30万,每人都是三分之一的股权。团队没有主心骨,在今后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没有人拍板决策。
2、35%:18%18%29%公司控制权分散,决策成本比较高。
3、93%:4%3%一股独大,承担无限责任,创始人吃独食。
4、40%:40%:20%小股东拥有决定权,两个大股东都会拉拢他,从而小股东成为了"大哥"。
三人合伙最佳占股分配方案
1、70%:20%:10%
2、60%:30%:10%
3、51%、25%、24%
好处是:老大清晰,能够进行快速决策。其中老大的股权要大于老二老三的股权之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2+3原则。创业合伙,理清股权,十分重要,应该先小人后君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这些制度章程完善以后,以后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股权生命线”,一共有9条,下面一一介绍。
1.67%:绝对控制权。相当于无限大的权力。能直接改写公司章程,甚至合并、拆分公司,诸如变更主营项目这样的重大决策,也能一个人决定;
2.51%:相对控制权。虽然不能为所欲为,但也能绝对控制公司,同样拥有巨大的权力。
3.34%:安全控制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票否决权。举个最坏的例子:当公司开会决议要把你提出公司,你起码能一票否决。关总和张总就是靠这项权力阻止刘总搞P2P的。
4.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这条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相当于控制,或者说收购一家公司的界限;
5.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这一条没有法律依据,只是我国学者的一个观点,一般影响不大。我举个例子,比如桃园公司从事农产品生产,公司的刘总如果去另一家农产品公司投资,而且占股超过20%,就会触发这个所谓的“同业竞争”线。
6.10%:临时会议权。持股超过这个比例,拥有向公司提出质询、调查,或者起诉、清算、解散公司的权力。
7.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这条线的依据是《证券法》,就是说当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超过5%,当他发生权益变动的时候,需要公开披露;
8.3%:临时提案权。《公司法》102条规定,持股3%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议案。这样能保证小股东有机会提议,并确保大股东有时间审议、表决。
9.1%:代位诉讼权。同样是《公司法》规定,持股1%以上超过180天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权分期兑现分期兑现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约定4年,每年兑现四分之一;
第二种是任职满2年兑现50%,三年兑现75%,四年100%。这是为了预防短期投机行为,小米的员工股权激励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
第三种是逐年增加,第一年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也就是干的时间越长的兑现的越多;
第四种是干满一年兑现四分之一,剩下的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兑现48分之一。这种以干满一年为兑现前提,后面每到一个月兑现一点,算得比较清。
这几种模式对团队来讲是不同的导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