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华杉详解
这是讲君子的气质风度,有三种变化,开始时你看他,神色庄重俨然,好像不可接近。等你真跟他接近呢,又感受到他其实非常温和,平易近人,好像怎么着都行。当他说出话来,“厉”,朱熹说, 是“辞之确”,说话非常准确到位,辞严义正,是非清晰,原则明 确,一点委曲迁就的余地都没有,说话有水平,有力量,很厉!
程颐说,一般人望之俨然,即之就不温,唯有孔子两者皆全。
谢良佐说,这三个变化,不是有意做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并行不悖,就像美玉一样,温润而坚实。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华杉详解
这里的“厉”,解为“病”,折磨,折腾。子夏说,君子无论是使唤下级,还是事奉上级,都要先取得信任。如果你还没有取得人民的信任,就去使唤劳役他们,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折磨他们,折腾人。如果你还没有取得上级信任,就去进谏,上级会认为你是在诽谤他。
那如何取得信任呢,张居正说,靠“积诚”,“君子欲有为于天下,非积诚以感动之,未有能济者也”。因为无论你做什么,大家都认为你是为自己,你别有用心,有个人目的。如何让大家信任你呢, 只有靠你平时的、长期的表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人都知道你,一心为大家好。
如果你要劳民动众,一定是你平时对大家至诚恻怛(dá),大家都相信,知道你要让干的,一定是非干不可的,为大家好的,所以都踊跃行动。
如果你要规劝上级,你的话肯定是他不爱听的,如果你平时忠心耿耿,至诚恳切,上级已经知道你的一份心了,你说出一番批评的话来,他自然信任而且重视,能虚心听纳。
要成事,先积诚,诚信是成事的资本,积诚全是平日的功夫。《中庸》说至诚无息,就是一点也没有停息,任何时候,对任何人, 都是至诚待之,至诚无息,无息则博厚,厚德载物;无息则悠远,永续经营;无息则高明,比谁都厉害,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华杉详解
“闲”,是栏杆,拦住不让出入的。子夏说,人在重大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作风上的小节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子夏说这话,后面的人不知道怎么解了。吴棫(yù)说:“此章之言,不可无弊,学者详之。”这一章不是孔子的话,是弟子们的话,不一定都对,读者自己注意。
张居正讲解说,如果不先在大是大非上站稳,而去纠结一些小 节,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小节不注意,最终大的也会出问题。子夏这个话,用来看别人是可以的,宽以待人嘛,用来要求自己可不行, 必须严以律己!
这个,自己把握吧!张居正的“小节”,出入也不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