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和九零后小朋友去看呼声很高的那部“你的名字”,我居然全程无泪点,憋都憋不出来的那种,这就尴尬了,不但自己觉得无趣,似乎无形中还扫了朋友的兴致。倒是结尾前有段男女主角在城市中不断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的桥段,不知怎的让我想到了陈可辛那部《甜蜜蜜》。十几年前初看“甜蜜蜜”的时候,我哭的一塌糊涂,从此将之奉为经典。昨晚失眠,再看“甜蜜蜜”,依然很感动。原来从很早以前,那种经历现实磨砺,命运捉弄,人到中年之后的阴差阳错、爱而不得就已经开始打动我了。在该单纯的时候想太多,该诗意浪漫的年龄过早参透了爱情从多巴胺到内啡肽的分泌规律,还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地享受呢?但是但是,并非如此。就像瘾君子未必都是不懂毒品如何麻痹中枢神经原理的文盲,被丘比特这个小瞎子射中的人,再自认大彻大悟,也难免会有或长或短的一段头晕目眩。
甜蜜蜜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自认为是个爱情悲观主义者。悲剧是有力量的,远超喜剧。看美好的东西破碎,才能直抵内心深处,达到震撼的效果。我所钟爱的影片,除了纯无厘头的搞笑片如“东成西就”,无一不是带着感情的苦难味道。“飘”里面,斯嘉莉说“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可她毕竟还是与巴特船长分道扬镳了;“天若有情”中阿华和JOJO若不是阴阳永隔,在一起也未必就能幸福快乐。王子和公主在一起的童话,且听听就好。
后来,恋爱了,失恋了,又恋爱了,结婚了。这种隐藏于心底的悲剧观暂时失声,却从未消逝。即便不用考虑太多的柴米油盐,岁月本身也拥有将你侬我侬变成相看两厌的魔力。未必就是你错我对,只是走着走着,发现彼此已是两条路上的人。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心存皆大欢喜的侥幸,于是宽恕背叛,隐忍疏离,却终是逃不脱狗血的剧情。似乎是有了悲观主义的情结作为支撑,短暂而剧烈的心痛过后,反而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头顶的靴子落了地,再不必为对方深夜不归下落不明而焦心,不必为不能给予对方更多帮助而自责,不必为那些看得见看不见已出现未出现的“她”而抓狂。一转身,又是海阔天空,再无纠葛。
明天的路怎样走?我以为自己是明白的,凭着大不了一个人走到底的勇气,先把自己摔到地板上,难不成还真能有地窖等着我?可是爬起来,摸索着迈开腿,一脚踏出去还是会习惯性地想用手去扶点什么。罢了罢了,人生来是群居动物,不要试图和天性做对,还是那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再悲观主义也不想把自己活成悲剧不是?兜兜转转之际,是否能在转角遇到另一个“他”,我不求,不怨,且留给命运去费神安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