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2021年过去一大半了,不知不觉进入到暑假了,尽管学校老师放假了,但是我们还是热火朝天的工作,这个夏天的三伏天有点长,从早到晚,身上汗往外冒,湿漉漉的。
7月份主要做了几件事情:
1,跑步50公里,没有下雨,就是单纯没有跑步,不给自己找理由,
中途去爬了一次大别山,在爬山途中,认识好几位长辈,这长辈之中,有跟我一样曾经是跑步疯狂者、马拉松疯狂者,后来膝盖跑坏了,需要做手术。这给我极其大的提醒和警惕,虽然我没有到要做手术换膝盖的那个地步,但是要把健康的意识在头脑里长存,时刻提醒自己,量力而为,不要逞能,毕竟不是20多岁的时候。
2,每天英语学习持续打卡24天,日常记单词,看新闻,每天抽点时间,保持语感吧
3,看完了4本中文书,每天逼迫自己一定要阅读新的文字,有时候是坐车的时候,在收集上微信阅读,有时候是躺床上看纸质书。
每天坚持看45分钟—60分钟,一本厚厚的书,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挺神奇的。
另外,我还保持着每天看完之后,写一个50—200字读后摘抄的习惯,就是把书籍里非常经典的语句,复制下来。
久而久之,备忘录里就有很多经典语句里。写不了长篇,可以写短篇。写长篇有难度,可以写几句话。慢慢的,几句几句,累积起来,就是一篇长长的文章。
月末的时候,在二手书网络平台下单了3本书,不知从何时何地起,被身边的学霸朋友种草了二手书网,买过几次二手书后,发现服务蛮好的,每次下单后几分钟,都立马会接到店里的电话,店家会在电话里把书籍的新旧程度说清楚,然后消毒、平整,最后发快递。体验蛮不错,最最最关键的是:
(1)便宜,3本书加运费才50多元,如果上京东或当当网买新书,一本新书就要60元。对于我这种每年要买很多书的人来说,节省点买书的钱也很重要。
一般情况,一本书只会看一遍,写个读后感就把书丢一边了。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喜欢拿剪刀剪书里的精彩片段,然后贴到书摘本子上。一本书看完以后,被我剪得到处都是窟窿。
现在手机的拍照和扫描、识别图片上的文字等功能太强大,就不需要拿剪刀剪。
如果确实是非常经典的书,会考虑买几本新的,收藏起来。
(2)可以买到很多绝版书、国外的书籍。
虽然微信读书、电子版、PDF版的书,在手机上阅读很方便,但是我还是习惯买纸质书阅读,少看手机,保护视力。
每天定时定点定量,能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努力奋斗直到65岁。
买书,优先二手书平台买旧书,实在买不到旧书,才会买新书。
4,发了18个短视频,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有12.6万次,总体来说很满意。
填报志愿的高峰期,我就凭着直觉,录了中职和高职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要点,就是回答前期好多人问我的问题:该怎么选学校?怎么样选专业?
我就静下心来,好好把这两个问题总结一遍,分中职和高职两个部分,拍摄成视频,效果蛮不错,这半个月期间,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私信,询问我问题,有些人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问问题。
我感觉我业余时间成了客服了,晚上吃完晚饭后,就赶紧洗澡、洗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个一个的回复问问题的陌生网友。
在跟陌生朋友交流过程中,我也收获特别多,结交到了新朋友。
通过短视频,认识一位职业教育行业的老前辈,然后这位前辈又看到我去年疫情写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文章,让我把手机号码发给他,他想跟我电话沟通一下。
晚上边跑步边打电话,这位前辈是大西北某省,跟我所在公司没有竞争,就敞开心扉的聊起来了。
他说:以前国家不重视职业教育的时候,10多年前,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少,竞争也少,特别好挣钱,他就是闷着头挣钱。他基本上,只要把家门口的学校服务好,就能养活一个公司,年底结余的利润可以买台车或者换个房。
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行业能挣钱,就慢慢地竞争多起来了,尤其2015年有行业企业进入。再到2019年,大量巨头企业携重金入场,导致竞争更加激烈,不乏很善于包装、炒作的公司入场。
总之,他就是:
职业教育不受重视的时候,挣到大钱了,服务好家门口的几所学校就可以了,
现在国家重视了,大笔财政资金投入,反而没有挣到钱,天天出差,全国院校到处跑,勉强公司收支平衡。
然后又把行业内的大大小小公司挨个骂一遍。那你说这行业的钱被谁挣走了?还是挣钱比以前难了?
感慨:网络真是神奇的地方,能够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够认识全国各地职业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职业院校的学生,
夏天的武汉实在太热,稍微动一下,就浑身出汗,所以有半个月时间没有拍摄短视频,以修养身心为主。
香烟到头终是灰,故事到头终是悲,无话不说是曾经,无话可说是结局,很遗憾,有些人相识相知又归零。
不焦虑未来,不辜负当下,不期待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