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祥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读完《主角》,掩上书本,秦音犹存,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舞台能成为主角者,无非是三种人:一是才华横溢,如“锥处囊中”,自然锋利无比,其锐自出者;二是勤学苦练,练就一身惊人才艺,成为技惊四座的顶尖艺人;三是寻机钻眼、拐弯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峥嵘者。在戏剧的世界里,主角是稀有、短缺的资源,在舞台中央,有着耀眼的光芒,也是名利场芸芸众生耗尽一生气力争夺的对象。
陈彦的这部小说描述了秦腔演员忆秦娥从拜师学艺到功成名就的舞台生涯,从一个放羊娃,到县秦腔剧团的烧火丫头,登台做配角直至成为主角的奋斗成长史,反映了秦腔在历史长河的起起落落,并围绕主角的塑造,演绎了永无休止的舞台以外的争夺、捧杀的故事。
小说主线分明,用近七十万字的篇幅,四十余年的时间跨度,讲述了忆秦娥一步步成为“秦腔皇后”的过程,这是故事的躯干。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同时,也深度的刻画了忆秦娥被迫卷进纷争的无奈,这是故事深植于土地的根。也力透纸背的说明了成为主角的道路上,须抵挡“急雨射仓壁,漫窍若注壶”的逼迫。在艺人一生的演绎中,不仅要抵御世俗的利益诱惑,也须在艺术道路上执着于渐行渐远的古老传承。
忆秦娥是主角。在戏剧的舞台上成就一个角儿真的很难。如今影视艺术,因颜值与绯闻大红大紫而大行其道者不少,在中国戏曲艺术舞台的中心,要成为一个响当当、人见人服的角儿,可说交织着才华、运气和一个时代的背影。文中一拨百十号人的演员培训班,五到七年下来,能炼成角儿者,当属凤毛麟角。所以,忆秦娥是幸运的。
而《主角》里的那些配角,在向往和奋斗的欲望之路上,均是以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发掘自我、不屈于自我的主角。小说中的几百号人物,上演了一部部悲剧和喜剧,他们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所以,主角是一种象征,在这个复杂而丰富的社会舞台上,你我均是主角,谁又都是配角。
小说的最大亮点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秦腔戏剧底蕴。从《打焦赞》里的杨排风,到《游西湖》里的李慧娘,直到《狐仙劫》里的狐九妹,作者对戏剧人物忆秦娥的刻画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同时,作者在对忆秦娥痴迷于鼓戏的舅舅胡三元以及“忠孝仁义”四位各怀绝活的老艺人的描写,也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作者在传承有序、扎实又坚韧的秦腔文化根脉之上,对地方戏曲的风俗人情和生活形态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描摹。
小说文笔细腻,文字之间满满的是作者对小人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歌颂与褒奖。文中小人物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丰富复杂,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方言口语朴实无华,结局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感叹这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感叹这芸芸众生的欢乐与痛苦,感受这喧扰与寂寞,感悟这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也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生命价值与尊严的爱与悲悯。
作者说戏剧让观众看到的永远是前台,想让读者看看幕后。就像当初写装台,观众看到的只是舞台上的辉煌敞亮,想让他们知道装台后人的卑微与焦灼。在《主角》一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努力寻找和刻画人性的闪光点和温暖的一面,也为勤劳吃苦敢于拼搏的普通人立传,为小人物带去心灵的慰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或在真情意切的世俗生活中,人生应无主角,亦无配角,但须时刻葆持希望、爱和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