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份情书
疫情发生的第九天。这九天里,在农村的我每天进行着同样的事。睡到自然醒,然后懒床一两个小时,在床上督促家长健康打卡,给学生发每日英语学习小视频,自己也在钉钉群定位,然后在企业微信健康打卡。自己做起来花费不了一分钟,可是催促家长就有点吃力了。好几个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总是漏打错打。在床上看看当日疫情新闻,也和朋友发送早安。
起床后,每天必不可少的是爬山散步听音乐。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野菊花,长的正好的玉米和洋芋,远处星星点点的羊群和牧羊人。大山深处的人家和房屋,一切都觉得熟悉与亲切。好些年不曾亲近过这里了,一直是以忙碌的借口远离着这里的一切。疫情的到来,却使我有了亲近这里的机会。失之桑榆,得之东隅。凡事都有双面性,一件事情就看用怎么样的心态对待了。
每天我都会抽会时间看看书,但更多的是散步与瞎想。望着远方,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很幸福很充实,但也会问内心深处的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更重要的是我会问自己,怎样做才能使以后的人生充实而不留遗憾呢?虽然对现实很满足,但是还是觉得我应该要做些什么才会使生活更有意义与价值。望着蓝天白云,望着大山对面的村庄,对于我,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来说,读书与写作无疑是让生活过的充实的最简单的方法。
这两天随父母一起拔荞麦地里的草,他们拔的很仔细很认真。我多时会比他们迟起,会比他们迟到地里。我会一遍听着音乐一遍拔草,拔一会儿拍拍视频分享给我的微信好友。和微信好友聊上一会儿天。在自家的地里,干活都是自由自在的,更多的是享受。
村里有的的人居然已经十多年不曾相见了,原来还是童年时期的两个小伙子已经是大学生了。一个厦门大学大四今年毕业,考本校研究生缺了几分,说今年再战一年。一个同济大学大三,今年九月就到大四了。上一次和他们见面时,他们拉着他们奶奶的手,吵着要去小卖部给他们买辣条吃,那时的他们才一二年级吧!现在都这么大了,上的大学还这么好,让我很是羡慕。对名牌大学一直很是崇拜。
只有做核酸时才能见到十几年未见的人,疫情给了农村的我们相遇的机会,给了我们暂停键,有了让我们亲近这里的时间。
困在县城里的人就没有我们这么自在幸运了,他们每天出不来。如果心态好,也可以在家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疫情会成全很多人,也会毁了很多人的爱情。其实不是疫情,考验的还是人性。
有的人忘小家顾大家,不舍昼夜的为大家做志愿服务。这些人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在内心深处,我折服于他们。祝他们未来人生路上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好。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想去外面看看!也想去看看我所思念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