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常识》

《常识》

作者: LoisC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0:35 被阅读0次

好久没看过时评了,总觉得时评看多了,分析社会确实可能更深刻、更激进或是更理性了,但是有时候会觉得不如活的模糊些,对生活对社会抱有一丝距离的美感。但是活的太混沌,又会趋于懒惰平庸,所以拖拖拉拉的续借了两次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里面政治相关的一律看不懂,但是有几个观点还是挺让人深思的。谈两点。

从使用的词汇来看,宣传,即富有正面含义,而炒作,则充满负面意味。但是,其实所谓炒作是一个迎合了大众的胃口的过程,如果一个大家没有兴趣的话题是炒不起来的。但是我们为什么抵制炒作?是因为媒体有煽动的作用,所以要有积极的道德观,价值观,否则必然引导受众走向低俗。从词汇本身角度来说,就算一个负面的新闻使用了积极的宣传词汇,但是必然掩盖不了它背后的企图。所以一条新闻的实质与使用什么样的词汇是无关的。

现在我所持的观点是新闻是自下而上的,一份好的媒体,是靠受众决定其内容的,既能起到反应民情的作用,又能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现在说媒体报社都市场化,那么更要注重自身的良心,嗅觉要灵,品味要好,选材要大胆又慎重,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

第二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08年地震刚发生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在表达哀思,用哀悼的眼光审视灾后民情以撰写新闻稿。当然也有媒体批判当局震灾前的预防措施出现了纰漏,这时候就有评论员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时候应当全力救灾,肯定要问责,但是还不到时候,这时候问责,不过是想吸引眼球,增加阅读量。梁文道就写,自由是允许不同的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允许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时间表达自己的媒体。媒体市场化竞争之激烈可以理解,我们不能去批判这些人以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哀思。

感觉现在很多社会现象都是,两面极端都走过之后趋于平衡,趋于理性。但是有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很难去趋于平衡或者调和。

还有很多可以谈谈的点,但是愤青好做,头脑发热后,冷静下来就很难。不多写了,不过看这本有点开始过时的书就会觉得中国还是在进步的。

相关文章

  • 常识的力量一书

    常识的力量,这本书。介绍投资所需的常识,公司竞争力的常识、公司估值的常识、投资策略的常识。 常识,明白什么可以做,...

  • 没带我真是作死!!

    去社保中心必须带U盘,常识常识常识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道德常识微论2018-09-04

    道德常识微论 或谓开学第一课,应该是公民常识课。认同,但应该明确一点,公民常识包括道德常识和政治常识。道德常识又是...

  • 查理芒格,214演讲语录: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

  • 分享一些反常规的金句

    所谓常识,是因为普通人不具备常识。我们说某人有常识,其实是说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常识。人们以为拥有常识很容易,其实非常...

  • 拥有常识非常难

    所谓常识,是因为普通人不具备常识。我们说某人有常识,其实是说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常识。人们以为拥有常识很容易,其实非常...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常识思维是指《思考,快与慢》中的快系统,而反常识思维是慢系统。 一、“反常识”思维 ...

  • 【哲学微缩景观-2】“常识”的“哲学常识”

    “这是起码的常识!” “这个人,连点常识都没有!” 生活中,这样的话语不乏于耳际吧? 那么,什么是常识?常识到底是...

  • 常识与知识

    很多定量研究的问题都在常识范围,但常识不是知识,经过证明的常识才是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j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