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说明一下我的情况,我是家里的长子,父母都已经快50了,但是在开放二胎政策后还是要了二胎(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不明白咋想的),小弟已经2岁了。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心理学,对教育也了解一些。放假回到家里,看到家里小弟的教育情况,真是惨不忍睹啊,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家庭的教育都类似,但是家里的情况真的很糟糕,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根本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只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觉得很可爱就忍不住要了,没有思考过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家庭的经济情况、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
2.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时常溺爱,少数时间恶言相向并拳打脚踢。小孩子都很可爱,就算不是父母的人看到了也忍不住溺爱一番,何况父母,但是大多数父母无法掌握一个度,只要是一个动作或言语引起孩子的笑声那么他便会重复多次而不管这个动作或言语对孩子的影响好坏。
3.没有充足的育儿知识,孩子只要一生病就跑医院,吃最贵的药,住最贵的房。对孩子的几个阶段性时期不了解,不加以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孩子哭闹的时候只想着解决现下哭闹的问题,而对哭闹的原因没有深层的思考,这样就会让孩子养成哭闹可以解决一切的习惯。
4.有时候孩子做错了,只要孩子哈哈一笑,父母便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而不加以阻止,这样不断养成坏习惯,等坏习惯愈演愈烈,想要改正就要花费原来数倍的精力,这其中少不了打骂。
5.随着网络的发展,父母这一辈也开始沉迷网络,很多父母下班便开始刷手机,对孩子的照看很少。我经常思考人们生孩子当初的想法是不是因为缺少玩具(这个问题很多心理学家都在思考)。父母之间因为孩子的照看问题推三阻四,互相推脱责任,却还努力让孩子认同自己。
6.父母教育程度低,也不愿学习。中国的70后大多数的教育水平都在初中或者高中这样而不像想在这样都会上大学。很多父母比较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低,对孩子的教育普遍认为养着养着大了就好了,而不愿为之付出其他努力,只要保证吃喝,娱乐自己就好了。
7.对孩子没有出现的好习惯不加以引导养成,对已经出现的好习惯不加以鼓励保持;对孩子没有出现的坏习惯时不时努力一下,对已经出现的坏习惯不批评教育。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而大多数父母只是知道但并不践行。比如说现在很多父母都喜欢斗地主,时不时骂一句,孩子记住了;刷快手,里面的低俗内容,孩子记住了;被孩子烦的不行就随口骗孩子糊弄过去,孩子记住了。
8.对孩子小时候没有期望,因为少有对比,等上了学便望子成龙,和别的孩子竞争。这就是孩子痛苦的根源,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便想获得数倍的成果。
孩子在0-3岁是智力开发和习惯养成的好时期,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好好教育他,不要说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