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血肉之躯、拥有七情六欲的人,就一定会有自己的好恶。在《禅股》第2课里已经谈到,普通投资者亏钱习惯归罪于庄家,而庄家从股市丛林法则而言是并不存在的,只有赢家和输家之分。
炒股赢钱,取势、明道、优术,道理简单,各种技术学起来并不难。然而多年股龄的投资者依然逃不过七平二亏一赚的魔咒,原因还是在于本文的第一句话,好恶使然。太多人喜欢人云亦云,行为上受制于羊群效应,容易凭借喜好和憎恶下决定和做交易。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句子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就是大家都厌恶或者都喜好的人事物,一定要独立思考审慎觉察。
试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独立思考的人能有多少。在股市里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对牛短熊长的A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熊市的低谷期,把每月的资金定投到股市,在牛市迎来收获期。事实上熊市大部分时间无人问津,牛市一抬头,行情火热的时候,普罗大众轰然入场,券商的开户渠道被挤爆,连垃圾股都能炒上天。
这个7月,上证指数用一周时间涨破3400点,又用四天时间跌透3200点,不少投资者在这场牛市亏钱了。这个教训,在短期内一定会让很多人痛定思痛,决定不再感情用事。相信在不久以后的行情中,火爆情绪重新点燃,同样的剧情会重复上演。
在这些投资者当中,不乏在其他领域做得十分优秀的聪明人,可是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亏钱呢?那就是没有学会认清和克制自己的弱点,戒不了个人的喜恶。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某一只股票有着特殊的感情,比如名字、代码数字、公司的主营业务、自己曾经在上面赚到钱等等不一而足的原因,从接触开始便用锚定效应来对标现在的股价,与该股相爱相杀。如果这只股票是茅台等类似的金股,结果自然会很好,然而这样的股票在A股里寥若无几,概率极低;
2、买入第一只股票便套牢其中,越跌越买,跟这只股票的缘分可能持续多年,可谓爱恨交织,比如曾经的中国石油;
3、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某只个股大亏之后,再次看到名字便避而远之。比如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的政令和“塑化剂事件”让一大批好酒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其中就会有人再也不碰白酒股票,这样的话便再也与白酒的板块机会无缘。
归根结底,任何股票都只有赢钱和输钱之分,没有喜欢和憎恶之别。如果我们无法突破仅凭一己好恶而交易的内在障碍,便也无法真正能够把炒股的道术灵活运用。
当前的牛市行情,必然宽幅震荡,切不可做牛市里亏钱的性情中人。首要还是务必逐渐杜绝自己的好恶,善猎者善等待,利用好我们个人投资者的中小资金优势,只博取大概率的机会。
愿我们能够落实到自己的智慧、秉性、天赋、勤奋上来,最终取得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