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完惠光同学的进度后,我开始变得焦虑起来,尽管我对既定的计划仍有自信。试着整理衣服来缓解这份焦虑,衣服整理刚过半,饿了,看到晶晶又在深夜放毒,想起我还欠着妹子们“美食记”。
大饼鸡蛋
要说那些年飘过的美食,老校区东门胡同里的老奶奶做的大饼鸡蛋自然不能错过。四分之一两层角饼,撕开,一个松松垮垮冒气泡的煎鸡蛋搁上面,再放上花生、海带丝、特制的腌萝卜条,末了再抹一层甜面酱,最后一裹。
深冬的清晨,看着煎鸡蛋冒着热气,嘴里不由自主湿润起来。一接过来,按耐不住馋意咬上那么一口,这时,煎鸡蛋里的油混着甜面酱的汁顺着留饼角滋啦一手,那种感觉,别提多幸福!
大二搬到老校区后,后面三年,无数次我们做一个多小时的车从西青跑到河东,就为吃它。
鸡蛋灌饼
搬到新校区后,鸡蛋灌饼渐渐取代了我对大饼鸡蛋的爱,懒了,做不到为了吃饼坐那么远的车。那时,学校和姚村间渐渐行程了一溜露天小吃街。鸡蛋灌饼成为新爱。
薄薄的半熟的巴掌大的面饼,铛上涂一圈油,薄饼放上面煎,待火候差不多,薄饼零星开始范糊时用筷子将半透明的皮戳破,搅拌碎的鸡蛋倒进去,翻个,拎起,卷上生菜、里脊肉,涂上面酱,成了。
后来,其他地放也吃过大饼鸡蛋,无一外的饼是厚饼子,煎鸡蛋裹外面,做不到鸡蛋和饼和二为一的绵软劲道!
全部差评!
串串香
大四下半年,串串香一夜火遍美食街。
最初做串串香的是清一色的河南人,那时火锅、麻辣烫还未像现在这么火,串串香横空出世,给穷学生们带来太多惊喜。
蔬菜 鱼丸 豆腐之类的提前一串串串好,放锅里一直煮着,粘麻汁吃。
我跟佳佳瘾最大,两毛一串,五毛钱三串,有段时间,晚自习结束后必要吃上三串才回宿舍。
后来一个师兄毕业在那支了一个摊,本着照顾自家师兄的念头经常光顾。有那么一段时间,天天蹲摊上,招揽生意跟吃齐头并进。配方原因,师兄家的味道始终做不出河南人的味道,加上毕业兵荒马乱,串串香的瘾可算戒了。
炒米饭
在这之前,不知道米饭可以炒着吃,最最关键的,大街上站着吃!!!
炒米饭,可以说打开了我的视界。
五块钱一盒,俩人一盒足够!
西红柿炒饭、扬州炒饭,品种五六个,就记着这俩了。
路边,一个煤气罐、一个炒锅、一个黑乎乎的桶,便是简易的厨房。蒸熟的米饭半盒半盒盛着,圆白菜提前切成丝。同样,锅里撒上大大的一圈油,铲子一划拉,倒进米饭,颠、翻倒腾,待米饭热到八成抓一把圆白菜丝扔进去,过几下即出锅。这时,米饭正好变成一盒。
随后,往锅里舀半瓢水,炊具扫一圈,然后把水倒进黑乎乎的桶里。继续下一锅。
那时地沟油还未流行,穷学生思想高度也未上升到食品安全,吃饱肚子就满足了。犹记得,偶尔会巴拉出些不明物,阳光底下,圆白菜丝泛着黄油,微微糊焦,食欲就这样鼓起来了。
至于名吃煎饼果子,几个妹子兴趣都不大,麻花、 耳朵眼炸糕,对于温饱线上的我们,显得形而上。现在回想起来,爱吃的都是这些不上台面的……
当然也有硬菜,比如大盘鸡,留在下回分解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