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河南之行有感(二)——同学情谊

河南之行有感(二)——同学情谊

作者: 冬妮娅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8:45 被阅读0次

    从少年时起,就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总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常表现出一种活得澄澈的态度,给出如“与其哭,为什么不笑着生活呢?”这样幼稚而激情的回答。随着时间缓缓向前流动,我慢慢长大,慢慢变老,我才懂得,时间不但在你的面容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也雕琢了你的性格和认知能力。我才懂得,我的由心而发的笑盈盈的样子来自于知识的灌溉和情谊的陪伴。

    耿耿于怀多年的‘被忽视’情结随着父母的老迈渐渐淡去,我知道,那不是我个人的‘遭遇’,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时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孩子多,生活条件差,能有几双父母过于把孩子放在心上呢?只要他们的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十十足了,更何况,我还得以上了大学,脱离了贫苦环境呢!而青春期萌动时的抑郁和‘想自杀’心结于今天来讲,已成为一个笑谈。曾有许多朋友说过,那个时候的他们只知道疯玩,哪里有心思想那些个死死活活的事儿,只有内心特别敏感的孩子才会如我那样偏执吧?

    我感谢父母没有像我的邻居那样强力阻断了女儿的求学之路,也感谢自己耐住了求学路上那许多困苦,一直坚持下来,走到今天。而在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中,友情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可以很坚定地说,如果没有友情的陪伴,就没有一路走来一直笑盈盈的我,自然就没有今天这样阳光自信的我。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这句话虽然有名气,但未免过于苛刻。如果一个人对友情的理解一定要达到伯牙子期的深度,那未免太过钻牛角尖了。能够容忍对方的缺点,彼此能够倾听,可以共情,再有一点儿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了。又如果可以做到陪伴,那就是一份难得的真正的友情,而我一生受惠于此。

    小时候,我有发小文儿不离不弃的陪伴,她会陪着我白天看流云,晚上看星星;冬天玩雪,夏天采花。我的所有爱好她都支持,都努力去爱。到了中学,又遇得燕子这样的知音,彼此交心交肺,情投意合。及至高中,更是交得一群可爱的朋友,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女孩子,青春年少,意义风发,有那么多故事可以回味。成长至今,这些友情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直相伴左右,虽然天各一方,但书信,电话,QQ,微信一直把我们紧紧地系在一起,仿佛从来没有分开过。

    被浓情浇灌得太多,就总会忽略掉一些其它部分。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年级有一百八十多人,想做到每一个都熟悉那是不可能的,五年时光,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大约也在一半以上。毕业的时候,有六位同学结伴去了开封,除了个别出国的同学之外,算是走得最远的人。二十年过去,大家彼此几乎都没有什么联系,一晃之间,都成了中年人,各自成家立业,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成绩。从计划到河南过年,我在心里就打算着要见上这些同学一见了。而我不知道的是,开封的同学们知道我要来,也已经打算好了如何热烈迎接我这位远方老友。他们极尽地主之宜,让我拥有了美好的,回味绵长的三天。

    王红,我的老乡,是一位身材纤瘦,才情秀逸的女子,她与我们高大威猛的年级长冯利君结为眷侣,携手来到这座古城。一起吃饭时,我观察了他们的状态——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多年夫妻之间的状态。他们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和眼神交流,彼此并不像别的夫妻那样互相吐槽,而是互相夸赞对方的优点。丈夫幽默地开女人玩笑时,妻子是真正地会心地笑。我了解到闲暇时,在家里,丈夫会写写书法,妻子养得许多美丽的花;或者丈夫出去打篮球,妻子则到各个公园欣赏繁花胜景,休闲漫步。这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平凡而不失韵味,是真正的岁月静好。

    孙成铭,是六人中唯一在大学五年中我没有说过一句话的男同学,听说业务能力突出,已经当上了大主任。他是一个非常有情致的男子,来开封以后,他喜欢在闲暇的时候骑上自行车大街小巷地转,他比开封本地人还要了解开封。哪里的风景最好看,哪条陋巷有最好吃的羊肉烩面他都了如执掌。有了他,我才得以品尝到了最正宗的河南风味。他告诉我,一定要到老城区的老巷子里面去走走,去体会古城的风情和味道,然后随便找一家破破烂烂的小店,都可能吃到最地道的河南小吃。只可惜逗留时间太少,要吃要看的东西太多,我没有做到如他所说,到巷子里好好地转一转,想来是有些遗憾了。

    说起另一位男同学陈长生,我不得不提到大学里有趣的一件事。有一年的‘三八节’,我们辅导员想出一个绝无仅有的点子,包场看电影。因为我们年级男女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他要求所有女同学都买些好吃的,每隔一座坐定;男同学每人选一份小礼物,在当天抽签,抽到哪个女同学的名字就坐到那个女同学身边去,送女同学礼物,然后与该女同学共享电影美食。这位陈同学便是与我组队的那位。提起往事,哈哈大笑之余,倍感亲切。他的妻子是一位非常贤淑的女子,娇小玲珑。据陈讲,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最后一年的学费是跟朋友借的,这才得以毕业。认识了妻子之后,是妻子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替他还上了大学欠的债。旅行结婚回家,临走时父亲只给了他二百块钱。上车之前,他把二百块钱又塞回了父亲的兜,在火车上,与妻子抱头痛哭。如今,苦尽甘来,他说还欠妻子一个婚礼,他打算在今年的结婚纪念日那天好好操办一下,给妻子一个惊喜。他的经历感动得我的儿子也落下了泪水。我们大伙一起帮他出谋划策,祝福他和妻子能拥有一个难忘的日子,一生的幸福。

    我的另一个老乡刘志久,应该是和全年级女生都说过话的人,因为他是我们的信使。九十年代初,与家人友人们的联系全靠写信。刘志久是一个有爱心的男生,每天他把年级所有的信收过来,按寝室分好,一间一间地送,整个大学期间,风雨不误。他是女生们开玩笑‘最想念的人’。刘志久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来到开封之后,他嫌单位效益不好,以难得的勇气一个人走了出去,靠着自己的本事,天南海北地闯,每到一个地方,工作之余便四处旅行,把当地的人文风貌,地理环境了解个遍。真的是来去潇洒自由。他的女儿在家长完全‘放养’的情况下,高考得了653分,让所有的同学艳羡不已。

    还有一位孙会秀同学,一个女生,远走他乡,靠自己的能力在开封争得一席之地,也实属不易。她也是一位有心人,因为没有跟其他同学争到请饭机会,便带我夜游龙亭,看了一场美仑美奂的花灯盛会,又送了两盒开封特产,让我带回来给亲友品尝。那天晚上,花灯交相辉映,暖风习习,同学们一起走走停停,聊聊天,拍拍照,仿佛又回到了校园一样。

    好朋友听了我的讲述,都羡慕我在开封受到的‘众星捧月’般的招待。而我自己,又是多么感动于这样的同学情谊哟!本来,我并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我只是想去跟同学们见个面,然后自己带着儿子各个景点转一转,便打道回府了。我没想到开封的同学们如此热情,全程陪伴,车接车送,为了喝一碗正宗的羊肉汤,不惜满城大街小巷地跑。我看得出,平日里他们都是很节俭的人,可是为了让我品尝到最正宗的豫菜,他们不惜大批量地点菜,光凉菜就十个八个地上,后面热菜上了,凉菜只能下桌才有地方放。为了让我见到著名的扇形锅贴,同学又让厨房重新上了一份。我知道,他们不是在向我炫耀什么,他们只是在表达远在他乡的他们,是多么欢迎他们的同学到来;他们是想让远方的同学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第二故乡开封,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渴望被认可,他们为他们自己感到自豪。经历了这次开封之行,我想,我的‘笑盈盈’里又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清流,在往后余生中,让我的人格更丰满,更丰富,更丰盈。

    宋代词人何梦桂有词云,“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生路上,某些人,在某个节点上相遇,碰撞出一份激情,一些画面,然后把它留下来,珍藏于心,在之后的漫漫余生中慢慢品味,这是久别相逢的意义,尤如一路采撷的鲜花,一生芬芳左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南之行有感(二)——同学情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n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