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人的定义

好人的定义

作者: 微微如尘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1:31 被阅读0次

    你有权利全心去相信那些自己认为值得信任的人,但你同时也有权利为自己在付出的信任中留有一些余地,这种权利只会受到两种人的质疑:青春期的孩子或是别有用心的大人。所以你有义务去善待那些倾注所有信任自己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并不容易遇到。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会给别人发好人卡,或是被别人发好人卡。表现的亲切,平易近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不起眼,但是却很实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好人”。

    是觉得这种定义过于简单粗暴了吗?或许你认为有如下特质才更能称得上好人:具有正义感,具有责任感,尊老爱幼,善良有爱心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好人”这个词太模糊,通常来讲,指的是“好相处的人”,但我们同时又习惯性的会把我们所认为的理想中的自己定义成“好人”的样子。所以我们才会最终以我们所认可的世俗价值观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好人”。

    然而这样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用世俗价值观来判定的时候,应该是用“因果”哪个方面来判定?“因”即起因,造成事实的动机;“果”,即结果,已经造成的事实,已经产生的行为,影响等等。

    举个例子,一个明星向红十字会捐赠了一笔钱来援助灾区,从结果来讲,他可以称得上是个好人,但是从动机来讲,有可能这个明星只是为了立一个人设,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那么他这就是一个中性的行为,并不能籍此看出他的人品,自然也就没办法看出他是不是好人。

    前面最初说的“好相处的人”可能也经不住这种动机上的考验。毕竟,真正聪明的人总是擅长各种伪装。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倡导人人奉献的社会中受到多次挫折也会学的“无私”起来,但我们却不知他是从心醒悟还是仅仅是套上了一层伪装,所谓的伪君子即是如此。

    所以,可以看出,所谓的认为某一个人是"好人",只能是个人从既有事实生成的主观判断,即是指对于自己好相处,能给自己带来正向收益,或是符合自己认可的世俗价值观从而让自己觉得这个人好相处,能给自己带来正向收益的人。这个“收益”不单单指利益,也可以是一些正向影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大多数情况才会对别人发的好人卡无感,它仅仅代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以自身为参考的主观判断,如果是我们认识的人,我们无法通过这个标签来作为深层剖析行为的参考;如果是陌生人,因为没有参照,更是没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当自己信任的人在特定场合评价一个陌生人是“好人”,而自己又将与这个陌生人产生联系时,这个称呼才会起到一定的信任赋予的作用,因为有信任的人担保。但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也该明白,它的作用也仅此而已。

    我们通常还会听到说某某人被传说是“好人”,是因为他遵纪守法,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国家制定法律对违反的人是有严厉惩罚的。那么他也就可能只是摄于这种威慑,才甘愿去做个“好人”。一旦发现这种威慑失效,或者是有漏洞可钻可保自己全身而退,便会悄悄地越过红线。

    显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好人”一词就会失去它原本的意味。所以,“好人”并不是一种是非的分类。

    每个时代都有其推崇的价值观,公开的违背这种价值观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只有退潮之后,我们才能发现谁在裸泳。所以我们才很难去认清一个人,尤其是他在各种情况下的处事原则,都是需要时间才能逐渐了解,所以,谓其“好人”显得鸡肋。

    但往往有些时候,我们也能从一个人过往事迹传说和其生活中的言行态度推断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阅人的经验,而且所得的结论一般还很模糊,只能成为佐证。半桶水的同学往往以此自误,最终却依然是以是否是“好人”来区分,绕了一圈反倒又回到原点。这也说明了“好人”这个称号的方便,也实在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归总。

    这便是社会加于这个称谓之上的意义,一个笼统的标签,一个抽象的符号,便于总结,易于分类;更是一贴止痛药,只待随时安慰我们在人与人交往时易受伤的内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人的定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oz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