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个人转变发生于什么时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有力度的个人转变来自一个人再也不想经历错误所造成的痛苦——“跌落谷底”。
我深刻的认知这一点,因为自己就是在不停的转变之中,这里的转变指思维的转变。一个错误如果比较轻微,影响转变的力度就小,但重复的错误会让力度增大,因为错误造成的痛苦在重复中累加。
学生时代曾因自己的懒惰选择,优先完成游戏任务,今天的事明天做,后果则是学习成绩的下降。看着分数从90变成80,从80变成70,心理的痛苦是在不断累加的,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好成绩。
当最终拿了个60分时,终于“跌落谷底”,不想再经历考低分的成绩了,个人从此转变做事方式,成绩稳步上升。
第二问:如何保持本身人格的完整性?
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做到自己尊重自己。
自尊与尊重相统一,尊重他人,是因为他品德崇高,有社会贡献,为了向他学习,而不是向他叩首礼拜。反过来说,一个只顾自身利益知识浅薄的人,自然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维持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是自尊的表现。善独立思考的人,对他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不盲从,不排斥。迷信与盲从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
听他人意见,只听一半,留一半自己思考,才是最好。
第三问:早晨5点起床写三问有什么体会?
5点起床,最大的好处是头脑空荡荡没有杂念,听着窗外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倍感舒适。晚上写三问时情形反过来,杂念颇多,思维困顿,偶尔还有客人在客厅高声唱歌。效率低下,费时更多,睡眠时间过晚,不划算。
安静,窗外还没有亮,黑漆漆的天空很快有朝阳升起,夏天嘛,昼长夜短。在短暂的黎明前,收获清净。思考写哪三问。
说起来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从中学开始,我便有晚上12点完不成作业,提前一个小时睡觉,第二天早晨5点起来写的习惯。高中学美术时,速写的训练量很大,我甚至可以做到12点睡觉,3点或4点起床接着画。
或许因为曾有过类似的选择,现在5点起床,感觉也很好,不排斥。10点左右一定睡觉,提前听一听仁波切的经文,念呐念,觉得困了就关掉,效果很好,入睡迅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