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车辙远去,人何往

车辙远去,人何往

作者: 凡尘小胡衍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00:14 被阅读0次

有一段血泪,有一段辛酸,曾如是开篇: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

蔽,车帷。

很难想象秦国的车帷究竟是华丽,还是朴素。但木制的马车一定很坚固威武,那是由七雄中由最严苛的律法所监督,最出色的匠人所制作。

初入秦国的韩非大约就是乘着这样的马车,飞驰向了朝思暮想的咸阳宫。

那天的路上有清风送爽么,那天的前方有礼乐奏响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我猜测,那天的韩非多半踌躇满志。他端坐在车上,表情庄重,并无言语,打着深邃又斐然的腹稿,幻想着与秦王相见的种种画面。

这本该是一段千古传唱的君臣情谊。长久怀才不遇的韩非渴望得遇明主。而嬴政更说是感慨如是:“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

然而不久后的一篇《存韩》,道出了区区韩国的卑贱辛酸,也将韩非送上了死途。

被押解往死牢的韩非乘着的是什么样的车呢?太史公没有描述。想必是依然坚固,想必是没有了往昔的威武。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血泪,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数笔。车辙,会淡漠于更多的车辙中。

韩非的悲壮不过是一段插曲,并不会影响秦王吞并天下的雄心,也不会影响老同学李斯的精细谋划。

车同轨,书同文。

简单六个字,掩去了先秦几百年延绵的残酷,庄重宣告了大一统帝国的威严与才智。

但,残酷并没有真正结束,人与车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六合归一后,志得意满的始皇帝总喜欢带着亲信们,乘着庄严的大车,巡游访仙。

路边的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路边的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博浪沙埋伏的勇士,一柄重锤,击中了队伍的副车。

又几年,沙丘之地,庄严的车驾里静卧着早已腐臭的始皇帝,还有比之更臭的咸鱼。一路上,阴谋家们嬉笑开始了帝国的掘墓之旅。

又是多少年岁月流转,秦亡汉立。收复了天下人心的汉高祖挥师北向,试图解决长久以来的边患。那是三十万军士构成的浩荡队伍,意气风发,想必少不了威武的战车与娴熟的驭手。

然而,在中原纵横了千百年的牢固战车,在草原上,却显露了从未有过的疲惫姿态。

大汉,战败了。

从此,马车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英雄与阴谋家偶尔会交替置身其中,拨弄着历史的音符,但已经无法阻止马车在历史舞台上的溃败。王昭君与文成公主那马车上凄然壮美的远嫁之旅,也不过是偶尔的幸福点染。

今天,马车已成为了银幕上珍贵的历史符号,向今人丝丝流露着,它往昔的辉煌。

它的远去,是历史的沉重,更是历史的坦荡。

今天的高铁,五纵五横。今天的汽车,川流不息。

今天的车上,坐着今天的人。

今天的人,书写着新的历史诗篇。

相关文章

  • 车辙远去,人何往

    有一段血泪,有一段辛酸,曾如是开篇: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 蔽,车帷。 很难想象秦国的车帷究竟是...

  • 何往

    她粉粉墨墨地上场 着点点星光 披上乱花的红妆 像主宰自得大方 迷了那人的方向 他清清寡寡地头昂 看纷纷过往 砌成东...

  • 《何往》

    无心 雾蒙楼阁凌落檐, 忘却秋栏何时还? 苍蓦飞花风迟语, 魂出尘外归枉然。

  • 何往

    少年成长,背离前往,遇一少年,以为是终身伴侣,与其交往来回,发觉所言与现实差距。 现实的他听话听从,支持...

  • 何往

    辗转二十多年得生活已经过去,又将迎来新的圣诞。外面阳光刚好,冬日里面得阳光总是那么让人安心。席席微风吹动着...

  • 何往

    昨天看过一些文章,当时感慨万千,诸如国家、自由、主义之类的想法汹涌而来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动笔去宣泄情绪,然后⋯⋯文...

  • 何往

    拥挤的记忆, 旧梦的温床。 多少烈酒穿肠, 几许泣泪成霜。 曾几何时,年少轻狂。 纵横孤胆,浪迹四方。 岁月无常,...

  • 车辙

    冬至沿西吹来的风已经把纷扬的雪花铺满了山崖一坡向阳的秋草也在白色的海洋里悄悄地睡了 我,还是没有找到我是否,把记忆...

  • 车辙

    车辙 海底石 作 你走后寸草不生 两翼的野草,青了黄,黄了又青 总也遮挡不了 思念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作者)

  • 车辙

    水手:出海的次数 不记得了 不过,我现在掌了舵 暴雨降临的次数 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车辙远去,人何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vk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