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已有22年工作经历的我,记不清有多少孩子和我短暂相聚,然后走向离别。努力回忆他们的脸庞,最终只是幻化为一个个模糊糊的身影。偏偏在这片模糊中,有一张倔强的、黑黑的小脸,显得异常清晰。
这张小脸的故事,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当时我的第二个孩子五个月大,休完产假回学校。所带班级总人数24人,男生16人,女生8人,男生普遍不爱学习,以打架闹事为乐,以和老师作对为荣。我的语文课低效,能正常进行。其余的课,随意走动,讲话是常态,更有甚者把门关起来,在门头上放东西,上课老师推门而入,全班哄堂大笑。上课老师气得在走道上站一节课,教室里则成了表演的剧场。
面对这样一群无知,无法无天的顽童,我每天像在走钢丝,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处理班上乱七八糟的杂事。晚上带孩子休息不好,白天像个灭火器到处奔走,情绪糟糕透顶,简直像个炸药,一点就炸。
记得那是一次课间休息,我拿着语文书走进教室。刚把书放下,小赵就冲进教室,大声说:“小落在楼下打架!”一听这话,我的火气就噌噌噌往上冒。几个大步冲到楼梯口,站稳,恰好看到小罗绷着一张小脸跑着上来。我没问原因,站在那里指着他,大声问:“小罗,吃饱了撑着吗?为什么打架?”小罗黑黑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表情。旁边围着一群好事者,他们你一言我语,添油加醋,把小罗打另一个男生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被打的同学坚定的说是小罗先动手打他的。我问了小罗三次,都没有听到任何回答。我把小罗沉默解读为对我的挑衅,怒火中烧的我用棍子狠狠地打了他的手板心。到此,课间打架事件暂时落下帷幕。
事情处理了,但小罗被打手心时,那倔强的脸,那略带失望的眼神,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天晚饭后,我接到小罗妈妈电话,电话里全是指责,怪我没有弄清事情真相,随意下定论,还打人,真是不配当老师。电话里我虽然没和她吵,但也是一肚子火气,一肚子的委屈。
冷静后,经过一个星期的明察暗访,终于搞清楚下了。原来是几个男生欺负、挑衅小罗,最后他忍无可忍才动手的。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上完课,理清事情的原委才会处理的。
事后我狠狠批评了那些挑事者,当着全班同学承认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处理事情的冲动,并向小罗及其家长道歉。但是伤害已经造成,道歉能弥补小罗心里的伤害吗?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从此以后,凡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我总是慎重的处理。绝不允许在没调查清楚前妄下结论,本着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生命的不同。总想在他们的成长路上,留下一点温馨的回忆!
记忆中那张倔强的、黑黑的小脸,时刻提醒我,沉默不是挑衅,也不是默认,只是不知所措的无奈。也提醒我,改正错误最好方式,是尽量避免犯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