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三电一兽”用了近6年的时间,拼下超过96%的市场份额;2020年5月份,美团也第四次重启充电宝项目;
在每天搅局之前,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已经步入正轨,
三电一兽(小电,来电,街电,怪兽)都在18年下半年都相继宣布盈利。
根据某头部企业BD的说法,抢占点位的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分成,一种是入场费。对于小商家采取的多是分成模式,一般4-5成流水分成。对于大的连锁点位,则会给至少一年5位数的入场费。
2019年8月开始,头部充电宝企业一小时租金都陆续开始涨价。“现在竞争压力大了,进场费用,分成,运营成本都有所提高,就得通过用户端的价格提升来弥补这个成本。”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收入中,租赁收入占比97.2%,广告收入占比0.5%,其他收入占比2.3%。实际上,全靠租赁收入续命的共享充电宝,如果找不到一个好点位,即便很多企业在充电箱体、智能终端加入不少广告,也只会是杯水车薪。
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2018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约14亿人次,2019年小幅上涨接近15亿人次。
就目前来看,充电宝在固定场景中确实是刚需,刚需产品保证了现金流入,而产品成本低,损耗及维护费用也低。主要成本在运营和市场。
另外,当增量竞争变为存量竞争,厂商会改变激进扩张的粗放经营模式,会更加强调点位的营收,而不是覆盖率。并可通过捆绑代理商利益,提升管理效率。
根据2018年怪兽充电的一份融资计划书显示,当年11月“直营机柜单宝”模型显示,日均租赁收入中,门店分润23%,BD与销售人工费用占比20%,设备折旧占16%,其余31%为毛利。
集体提价,也是扩大了市场规模,我们对媒体说的市场规模增加的消息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街电于18年宣布开始盈利,于19年开始提价,但是自18年达到近两亿元人民币峰值后,随即一路下滑。聚美占有街电超过9成股份,预计街电2021年将降至5140万元。
现在市场也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拼的是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是单店盈利的能力。
现在大家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竞争激烈,都需要抢夺分销渠道,目前来看各家的渠道忠诚度都有限,如果可以参股渠道,从而控制渠道,这样就好办很多了。不过这也需要更多资本的力量来驱动,目前是一个高投入的打法,模式能否创新?比如把机器成本转嫁到上游?把运营成本转嫁到渠道?我觉得里面还是有空间的。
目前来看,最后合并的可能性很大,就像58和赶集,就最后怎么谈,在各方相继宣布盈利之后,期整体估值也会相应上升,哪一家想合并另一个,成本也会上升,增加了决策的难度,短时间内估计不会有大的动作,最终之战即将来临,看局势如何变化,看哪个玩家先犯错。当然也要看身后的巨头什么态度。
合并之后对渠道也有话语权,管理上也会更加精细,合并完的企业未来是可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