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shimoyang11)
随着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日趋复杂,歧视、骚扰、欺凌等所谓不平等和非正义的结构性暴力日益增多。这些暴力正以隐蔽和善意驱动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
墨杨分享一本郭云蔚翻译的日本学者崛内进之介的心理学书《为何善意会伤人》。崛内进之介日本著名政治社会学者、社会学博士,多年从事日本社会心理研究,对该领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郭云蔚是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师从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太郎丸博教授与落合惠美子教授,对社会分层、家庭与性别等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
《为何善意会伤人》这本书,崛内进之介深刻揭示了我们身边种种以善意为名的暴力,从个人心理及社会层面深入探讨了产生这种暴力的原因,并给我们提供了抵制暴力的“良药”。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挥霍和透支“善意”的时代。忽略善意的边界和限度,过分的共情虽然迎合了人们的想法,却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导致我们“好心办坏事”。有时,“善意”也会给人带来伤害。
如何避开“共情陷阱”,自觉、有效地抵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却现实存在的“善意暴力”,真正理性地认知自我和关照他人,实现人际关系的圆融和谐,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的话题,也是现代人在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时必须掌握的技能。
善意“泛滥”的社会
当今社会,常常有人会站出来指责他人。乍一看,抨击他人的人是为了指出“恶之所在”,但实际上其攻击为早就超出了善恶的范畴,攻击他人这件事本身就成了快感的来源。
错位的换位思考
“你不太慎重了!”“你有没有考虑过当事者的感受?”“你这样做不对。”“这个人没有道德。”
社会上,常有人站出来指责他人。经常指责艺人的私生活,批评那些领取生活救济金却沉迷于玩游戏的人,甚至是陌生人社交平台上发表的言论,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也不放过。
“你必须站在他(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句话成了抨击惯用语。最近,经常有人站在“想要孩子却无法怀孕的人”的角度,攻击别人“考虑不周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接受痛苦的不孕不育治疗或处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放弃生育,所以人们关于怀孕与分娩的种种表达也慎之又慎。原本像“我有宝宝了”“宝宝出生了”这样的喜讯,理应得到“太好了”“恭喜”这样的祝福回应。可是,现在社交平台上总是有人留言:“你没有考虑过想要孩子却无法怀孕的人的心情?”
这样错位的换位思考显然就有“道德绑架”之感。作者并不是想说我们面对无法生育的人的痛苦可以无动于衷。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照顾无法生育的人的心情与表达“宝宝出生了”这样简单的喜悦之情对立起来。
共情的陷阱
标榜正义、想纠正他人错误的事件并不仅仅出现在网络世界中,类似的社会现实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为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他人的心情?目前我们还不能够完全解释人类为什么具备“特别能理解对方的心情”这样的共情能力。很显然共情被夸大了。
共情的“聚光灯效应”。
每个人虽然可以将他人的事情视作自己的事情,但是面对朋友和陌生人时,还是会优先考虑朋友。人类无法无限度地体会他人的心情。对亲戚、朋友、熟人、同胞等与自己有很多交集的人容易产生共情,面对其他人时共情能力就会减弱。
黛博拉·斯摩尔、乔治·洛文斯坦和保罗·斯洛维奇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清晰地呈现了共情的“聚光灯效应”。他们设计了两种广告语用于粮食募捐活动,在实验中他们将测试哪种广告语会吸引更多人募捐。
广告语1:“如果能得到你的募捐,照片中这名叫洛基亚的女孩就可以得救。”
广告语2:“在马拉维有超过300万的孩子正在忍受饥饿。”
在实验中,第一种聚焦在叫洛基亚的女孩身上的广告语的效果非常好,远远超过了列出“300万”这一统计数据的广告语的效果。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可识别受害者效应。”
现实中面目可憎的大叔和布满皱纹的老妇人也需要得到救助。实际上,需要被救助的人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而不是可怜的少女或饥饿的儿童。但是,很少有筹款机构使用大叔和老妇人的形象,因为这样做就难以筹集到捐款。
“善意的边界、共情的陷阱、揭开善意面具、别让你的好心失控。”书中都有详尽的介绍。
《为何善意会伤人》适合处于现实与虚拟的社会网络关系中的每一位读者阅读,尤其对在职场和生活中正苦恼于“善意暴力”的受害者有指导意义,对“善意施暴者”有意无意的加害行为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