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已经过去,本月非常繁忙。但总体感觉还算充实,有很多目标得到了验证和实践经验。
一、三个核心目标的完成情况
1.完成了年目标课大作业的1.0版(完成率100%)
2.完成2017年回顾文章的书写(完成率100%)
3.给永澄老师公众号留言进展顺利,直至1月15日准备去深圳的行程(完成率50%)
下面来具体阐述这三个核心目标的完成:
1.年目标课大作业1.0版
这份作业我在1月4日提交,写了约6000多字,质量还比较满意,第一次在简书收获了打赏。
从12月13日准备课前作业到12月22日第二次答疑完毕,我在课后共花了约两周时间来消化课程内容,今年年目标课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调整,烧脑量极大!特别是领域结构图、决策原则、大的价值空间和价值线定位理论,使我脑洞大开,引起我苦苦思索。
我把课程有关内容听了好几遍,才理出头绪,把如何制定2018年目标的文章写出来。
我感觉自己以前对自我认知太肤浅,太少,对价值根本认识不清,没有深入思索,没有围绕价值来做事和定位。
2.2017年回顾
这次年回顾,我是在1月7号一天完成的。因为在邹小强老师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写年目标的征文,我想挑战下,投稿试试。原本打算在稍后一点时间再写的。
写2017年回顾时,我围绕年初定的三个年目标来审视,校验我的假设。结果与当初的假设相差太大。
- 我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三个年目标。
- 我的目标体系缺乏支撑和保障,年目标在年初写下来后,月目标和周计划都没有与之有很强的关联,脱节严重。
- 三个年目标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和整体,好像是三个分散的三个方向的事情。
3.给永澄老师公众号的留言
听了年目标课后,我感觉永澄老师课上讲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他公众号里涉及的,并且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如果每天认真看了老师的日更,对他的目标管理和个人成长体系的理论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年目标课听起来难度就会降低很多。于是我从2017年12月25号起就每天在永澄老师的公众号日更里留言,只有一天间断了(1月1日)。1月一共留言8篇。1月14号之后,忙于准备去深圳租房,到深圳后,每天到处看房子,就没有留言。直到1月29日才恢复留言。
二、各领域整体情况分析
一)学习方面
1.围绕2018年年目标的制定和理论精深版课程课程,展开后续的学习,理清思路,并着手完成大作业的书写。
2.抄模
抄写或默写个人成长操作系统。
截止1月14日,共抄写30张。几乎每天一张。但自从去了深圳然后回来,忙于更新年目标课大作业,就一直没抄模。
3.写永澄老师日更留言。
这个进展顺利,通过写留言收获很大,每次写完都是自己认知都更通透了。
1月29号正式加入永澄老师读者群,继续为35篇留言而努力!
4.《思考,快与慢》共读
一直正常按照时间准时参加,目前已经把第一部的1-9章全部读完,老师把流程图和幕布笔记都做出来了,我对前面9章基本理解上没有疑点了,但还需要将理论与自身实例结合,进行可以练习,强化系统2。
第10章看起来也不难,但是概率论不懂,数学太弱了,先跳过数学计算部分。
二)家庭方面
整个1月份,我都在筹划去深圳租房过冬的事。去之前,我通过网上的信息,看到有不少可以选择的房子,就觉得找房子比较容易,应该在一周内可以找到房子,就从收藏的房源里选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结果到了深圳后,才发现情况远非如此,在家里看网上图片与实际查看后觉得差别很大,我就改变了在郊区找房的策略,改为在市区找房,结果因为自身限制条件过多,难以找到合适的房子,只好回来,从长计议。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上述目标完成的实际推进与我原先的假设有很大差别,存在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1.犯了偏见的捷径错误。看到一点点信息就以为知道了全部信息,骤下结论,而这个结论往往是错的,因为我并没有全面占有信息,没有考虑到其它的可能,因为我不想不愿看到第二种可能成为现实(在短期内租不到合适的房子),所以就戴着透镜去看客观世界,解释系统是不真实的,是扭曲的。
2.过分地高估了自己在目标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上的积累,以为做年目标和听年目标课不是太难理解,结果这是一门很深学问的课,有很多原则我根本没想过。
平时在写月回顾周回顾时反思还是不够深入,一些系统性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顽固问题反复出现(如为了短期利益去看手机刷电视剧)。在模式上的反思不够。
3.对于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总是高估,以为还有很多时间,在白天不抓紧,没有立刻吃青蛙的意识,结果总是做任务到很晚,效率差,精疲力尽,做事质量下降。
没有在白天精神状态最佳时全力以赴完成任务,总是拖,拖到最后截止日期前硬撑着做完,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拖延症的模式也要改变!
4.对价值思维和价值线定位理论缺乏认识,一直按照平庸的策略在思考和做事。正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要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事情上,并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找到抓手事件,围绕个人价值积累做文章,打造个人的独特竞争力,同时要与外部世界进行耦合,构建关系价值,获得高手的赋能,打开视野高度。
四、一条感悟:
要想摆脱平庸的思维模式,必须要有意识随时启动系统2的觉察反思。不要想当然!
五、下个月的安排
1.继续践行目标管理系统,做好日、周、月计划的记录和反思
2.报名20小时突击战,取得成果,验证假设
3.梳理人脉资源,与高手链接,产生关系价值。
4.协助医生,让爸爸顺利完成手术和术后康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