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邦,帮天下
第二章广义教育事业的性质
在人类的生存中,我们面对三大问题或三大关系的调整,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或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或人与神的关系。自我可以划分为身我、名我、真我与大我,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四重自我的内在关系。
人在三大关系的处理中构成了三种业态。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产业;人际关系的调整构成了政业;人与自我关系的调整构成了教业。三种业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的文化社会生活。就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生存形态而言,是缺一不可的,但在不同的文明里,三者的关系是不同的。
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生活方式
就人类的文化生存形态而言,三大业态各有指向。产业变革人与物的关系,指向财富与富裕,对应“身我”的生存;政业变革人际关系,指向和谐与公正,对应“名我”的成就;教业变革自我,指向觉悟与自由,对应“真我”与“大我”的圆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即:实施教育与接受教育乃是人类的生活本身,它本身就是目的,也是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前提,是达成觉悟,是达成和谐与富裕的根本途径,而和谐与富裕也是“暇满人身”达成觉悟的条件和资粮。教育乃是至善的事业,直接指向自由。狭义而言,教育是觉悟的事业,即:觉悟一切精神、社会与器物世界的现象和本体的事业。我们不能将教育理解为其他业态的辅助手段或工具,祂们是互为支撑的。就觉悟、和谐与富裕而言,三者是人类的三大价值诉求,祂们是等量齐观的;不仅如此,教育的圣神性和高尚性在于教育指向生命的终极,教育使人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
但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三者的权重并不相同:西方社会以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为核心展开其他两种关系;印度社会以人与自我的关系为核心展开其他两种关系;中国古代社会以人际关系为核心展开其他两种关系。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教育,必须与政业、产业统一考虑,以便在教育文化的相互吸收中看清对方。
二、教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就人类文明的结构而言,教业与政业、产业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支撑体系,也是文明的三大支柱。社会运行依此三业构成三种权力,即:教权、政权与民权。教权代表人类对觉悟与自由的终极利益需求管理教业;政权代表人类对公平正义或整体与长久利益的需求管理政业;民权代表人类对局部与现实利益的需求管理产业。教权不仅仅指宗教权利,而是广义的施教与受教的权利。
三种权力体系是文明的三足,构成稳定的社会。但在三大文明体系里,三者各有权重:西方社会民权为重,虽然他们也经过了皇权(政权)、教权为重的时代,但是在现代西方体制中,最终取得了民权一股独大的局面。民权约束了政权与教权,但是民权不受政权与教权的约束,这样的社会最终会走向失衡。印度古代文明中教权为重,宗教权利吸收政权和民权,“婆罗门至上”与“祭祀万能”的理念使教权一股独大。现代印度转向世俗社会,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处于世俗民权与宗教教权冲突的状态。中国古代社会是三权制衡的社会,教权、皇权与民权相互制衡,到了明代这个制衡体系被打破,形成了皇权一股独大的局面,并延续到清朝,这样的社会也是要失衡的。因此,我们要将教权与政权、民权统一考虑,以便在吸收其他教育文明时看清对方。
三、教业、政业、产业的价值指向
教业指向觉悟,因而教业是慈悲的至善的事业,祂体现人类的至爱的本性;教业指向整体终极性,并以弱力加以实施;教业所经营者是慈善事业,其形式是学校、医疗和慈善机构。
政业指向和谐,因而指向公平与正义,指向整体可持续性和平衡性,并以暴力形式保障公平与正义;政业所经营者是军队、公益事业,其中包括公共事业与公益事业,其形式是国家。
产业指向效率,因而指向盈利的事业;产业指向局部性暂时性;产业所经营者是企业,并以强力保障盈利;产业包括一、二、三、四次分工产业,其形式是企业。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三种业态有所倾向:西方以企业为重,政业与教业因而都具有商业化或企业化倾向;古代印度以宗教为重,政业与产业都有宗教化倾向;中国以政业为重,教业与产业都具有行政化倾向。
四、教业、政业、产业的主导
教业关乎自我开发与变革教业由教育家从事,政业由政治家从事,产业由企业家从事。由于三业态的性质不同,因而也需要不同的人加以经营。教业事关觉悟与终极的自由,关乎自我开发与变革,因此,教业必须由觉者和先知来从事;政业事关公平正义与社会的和谐,关乎人际关系的条理与变革,因此,政业必须由政治家从事;产业事关财富与富裕,事关人与物质世界的调节与变革,因此,产业必须由企业家从事。
以变革人际关系的法则变革自我,以变革物质的法则变革自我,都是行不通的。人的认知、信仰、情感、思想不是暴力可以改变的,同样金钱的强力也不能改变心性。西方人曾经用战争与杀戮解决宗教问题,除了千年仇恨之外,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同样,金钱也买不来知识与道德,你可以花钱给儿子买豪宅,但你不可以花钱给儿子买来智慧与美德。
西方社会由于一切商业化,从而教业也被商业化,企业家投资教业从而垄断教业,这使得教业偏离了教业的性质;古代印度的教业完全是宗教家的事,现代印度教业也被商业化;中国古代教业是教育家的事,现代教业在建国初期被政治化,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人才的阵地,改革开放后,教业逐渐倾向西方,趋于商业化,现在是商人与政客从事教业。
五、教业、政业、产业的财富运行模式
教业的财富运行模式是供奉与布施,唯此才可以体现教育的慈善性;政业的财富运行模式是收支平衡,唯此才能体现政业的公共与公益;产业的财富运行模式是投入产出,唯此才能体现产业的效率。
教业财产必须是供奉与布施模式。因为变革、开发心性的教育是在自内完成的,因而也是精神层面的无形的事业,同样的教育实施于不同的人,其教育的成果是不同的,到底实现了怎样的变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达成觉悟的学生会感恩教师和学校,他们可能会以大量的资财供奉学校和老师,不知所云的学生也许一分钱也不会支付;当教师、学校发现一个好的学生时,他会用自己的钱去布施给学生,支持学生的学业。供奉布施模式也可以将不合格的教师、学校淘汰出局。
西方以投入产出模式经营学校和老师,有失教育公平;中国以收支平衡模式投入学校,会带来劣质教育和教师腐化与堕落;孔子与佛的教育都是供奉布施模式,孔子的杏林是由子贡供奉,佛的鹿苑是由给孤独长者供奉,孔子和佛也有许多穷学生,他们得到了学校与社会的资助。
六、教业、政业、产业的对象
教业贯穿于人生的一切阶段,实施于一切人;政业治理的对象是公民,是那些可以承担权力和义务的人;产业的治理对象是企业员工和消费者。即使是胎儿也可以实施胎教,即使是快要死去的人也可以实施临终教育;祂不但可以教化本国人,也可以教化其他国家的人。政业治理的范围是有法定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有年龄与行为能力的定义;另外,政业限于国家公民,外国人不是治理的范围。产业亦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并非教育的对象那么普遍。将所有人纳入政业与产业是不可能的,但纳入教业是可能且必须的。
七、教业、政业、产业的力用
教业乃是运用弱力的事业,即:运用慈悲力、智慧力、愿力、知识力和忍力的内在弱力的事业。政业是运用暴力、强力的事业,即:运用杀伐力、禁锢力、财货力、荣誉力、舆论力的事业。产业是运用强力的事业,即:运用除杀伐力之外的强力,当然在民权社会商业也运用暴力,在西方掠夺也是财富积累的手段,它包括以战争形式的掠夺,也包括用货币发行与不平等条约的方式掠夺。但教业一定是弱力的事业,在教育中实施体罚是不正当的,成年学生违法应交给行政当局;对于儿童则需要忍力,或改变教学方式。中国古代教育的体罚限于私塾教育,是民权的族权力的延伸形式,但在乡学以及公共教育中杜绝体罚。佛学教育中,当教学不能达成时施教者要沉默。将暴力与强力实施于教育,实际上不能达成教育的效果。助学金实际上是布施模式,奖学金则是商业模式,如果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学习,则教育就改变了性质,奖学金实际上是商业化、行政化教育的手段,在中国曾经出现为得到奖学金而应试的现象。
八、文明由教业、政业、产业的相互支撑
教业以其智慧开发,道德养成,知识的创新、积累、传播与技艺训练,为政业、产业提供知识与人才支撑;政业以其公共与公益向教业和产业提供安全与公平;产业以其财富为政业和教业提供物质保障。但就教业本身而言,教业实现圆满人生。
选自李漫博老师参与编写的《教育与圆满人生》
幸福邦,是深圳前海汇智通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平价线上学习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