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来一赞
读书:《战国策》楚策⑤——苏子谓楚王

读书:《战国策》楚策⑤——苏子谓楚王

作者: 白泥 | 来源:发表于2024-08-24 08:30 被阅读0次

文系原创首发

苏子谓楚王

故事概要:(此为寓言故事,不是史实,是《战国策》特有的因一些美好愿望而编写的故事。)

苏子对楚王说:“对人民怀有仁爱的人,是用真心对待他们,用善良为他们办事。对父母孝顺的人,是用真心敬重他们,并用钱财侍奉他们。对君王怀有忠心的大臣,则必须用贤能来辅佐他。如今,大王的父兄们,喜欢攻击贤臣,盘剥百姓,让人民怨恨大王,这不是贤臣应该的做法。”

“大臣向百姓散播大王的过错,又将土地割给诸侯们,因此而受到大王重视的人,不是忠臣,是会给国家带来危险的人。我希望大王不要听信群臣间的互相攻击,也要小心您的父兄们,用百姓喜欢的人,节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以此来好好对待百姓。”

“作为臣子,推举贤才而不嫉妒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为主死易】,战死沙场的人不计其数。【为主辱易】,为大王办事的人也有好几千人。【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

“推举贤才之所以比较难做到,是因为贤才受到重用,自己就可能靠边站了,贤才地位上升,自己地位就会下降,所以是人们比较难做到的事情。”

❀❀❀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性问题,人的妒忌心理

在用人方面,使用贤能之人对国家,对企业肯定都是大有好处的。但是现实中,位居重要位子的人,未必会真的重用比自己厉害的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听话”的人,为自己所用,不会影响自己地位的人。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是不利于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管,肯能会走向腐化和恶性循环。

在古代的典故中,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鲍叔牙,他真心地向齐桓公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认为管仲是比自己更有能耐辅佐齐桓公称霸的贤才,鲍叔牙的气度非常令人佩服!他是真朋友,也是真忠臣。

不过既然是人性,就不可能期待人人都向鲍叔牙那样。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制定能让贤才脱颖而出的制度,而不因人为埋没了人才。有些优秀的企业它们因做到了这一点而变得越来越强大,反之就会越来越缺乏竞争力和活力。

③ 良性的竞争原本是一种激励各方更加优秀的手段,可是现实中,竞争却带来了恶意打压对手,嫉妒排挤,耍手段等等行径,如果是这样的竞争只会穷途末路,全盘皆输。

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时时在上演。



读史以明智,向古人学习智慧。

欢迎简友们探讨交流~~O(∩_∩)O~~

相关文章

  • 战国策―苏子谓楚王曰

    【原文】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

  • 战国策76-苏子谓楚王曰

    苏子以无妒而进贤谏言楚王,其说虽美,可行否,视君而论。 古以遗风,尚德。然铁血之历史,尽掩矣。 仁人之于民也,爱之...

  • 战国策―女阿谓苏子曰

    【原文】女阿谓苏子曰:“秦栖楚王,危太子者,公也。今楚王归,太子南,公必危。公不如令人谓太子曰:“苏子知太子之怨己...

  • 每日一读(庄辛说楚襄王)

    编辑|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楚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空弦落雁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典源】《战国策·楚策四》“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

  • 不死之药

    《战国策楚策四》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人进献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仙药,由宫人转交楚王。 半路上宫人碰到内侍官,...

  • 读书笔记5(下),读《诗经》第五首《螽斯》有感(二)

    读书笔记5(下),读《诗经》第五首《螽斯》有感(二) 文/徐志海 相关文献,如 《战国策·楚策四》:“ 楚考烈王 ...

  • 战国策―楚绝齐

    【原文】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

  • 战国策―或谓楚王曰

    【原文】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奋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

  • 中华古文故事 |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战国策》楚策⑤——苏子谓楚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sv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