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学校下发一通知,说青岛一出版社要出作文书,建议老师们为学生投稿,可同步作文,可分类作文。
我自回顾学生的作文,随课本每个单元写的,很多中规中矩,符合习作要求却没啥亮点。或结构或语言有特色的少之又少。有几个学生又交上来几篇作文。最终我拣了三篇稍作修改,写好点评,按要求投了出去。中不中我暂且不管,我只是想借此给学生一种读者意识,让学生想象如果有投中的机会,她的作文将会有很多读者去读,就像他们买作文选读别人的作文一样。只要肯给他们这个意念,他们内心就比别人雀跃,主动写的动力就会多一些。
其实,这次想给学生投的话,我还有的选择。我班本学期第一篇作文“我的心爱之物”写的还不错,我曾经把得“优”的作文办成班级作文报。只是写点评要费些功夫,太忙,没功夫琢磨,便不再多投,让其他老师拿去几篇点评并投稿去了。
看着我班这学期仅有的两期作文报,内心不免有些难过。其实我这一帮学生里面本有几个可以开发一下作文潜能的,比如马梦涵、刘翊宁、梁梦琪。特别是马梦涵,别看她学习成绩一般,可是好多时候写与生活有关的日记或作文,还是写得很有味道的,能观察,会描绘,心细腻,能写出独到的真实感受。我觉得像这样的孩子,作文就是打开她进步的一大扇窗子。
由马梦涵的情况,我想到了带过的上一级学生中的左梦鑫。左梦鑫也是成绩一般,可是写生活中有感受的事和物,她是写得真不错。她曾经把她和她家小七(她家养的小狗,后来送到老家去了)的相处过程编成一期又一期的玄幻小说写出来。只是她每次写都得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动笔。说句实在的,左梦鑫在学习上,脑子真的不怎么灵光,可是在写东西上就是有灵感。我曾经建议她写下去,说不定这就是她走向成功的道路。但是他的爸爸不让她这样做。她爸爸是职专的老师,始终相信孩子各科平均发展不偏科才是正道。左梦鑫家长害怕她夜里写东西少睡觉影响了白天上课,极力阻止她晚上写。我的建议无效,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暗暗为那孩子感到可惜。当然我的感觉也未必就一定对。
我知道,我如果好好下功夫引导一下我现在班里的好几个孩子,或许她们就会在作文方面找到更多写的乐趣,从而更多的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生活。但是我没有,我没有坚持住让她们坚持写日记周记。对她们的惋惜,不同于对左梦鑫,仅仅是我真的没有时间再去引导。因为没有全班的大部队跟随,这几个孩子写着不带劲。
看到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里的老师一期一期地做着读书分享,我多想我们书社的老师们也能做一次这样的活动啊,一来交流读书所得,二来分享读书经验。中午,和同事朱姐姐一块儿在食堂吃饭,说起此事,朱姐姐说哪有时间啊,忙得连看书的空都没有。是的,手底下的常规活儿本就不少,新的任务又层出不穷,我们若想多读书那可真就是得拼命——少休息了。可是想多引导学生,却又是我想拼命也办不了的,学生没时间啊。
老子劝谏在上位者说“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有时我们很希望这样教学,在不离大调——课本的基础上,少一些一刀切的杂七杂八的安排,多一些老师自由教学时间。
空想了,牢骚了。一切放下,还是尽力而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