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开了个社群会议,花了不少时间。感谢这群温暖、乐于贡献与分享的同路人。
那如何能让大家的付出有沉淀,我做了以下“开会与学习”思考。
一、我们来明确下学习的成果,至少会有以下几点:
1、读完书,得到某【针对学习者来说、可执行的方法】。比如,吃全麦面包抗饿
2、为加以验证,而设计的【实践计划】。比如,第二天xx时间,到xx地点,买1个来吃
3、实践后,得到的【结果记录】。比如,当晚是否感到饿,还需要加餐
4、反思后,写入文档的【有效方法】。比如,为避免晚上加餐,可以吃全麦面包
二、我们来看开会
本质上,如果从学习的定义出发,任何一次针对问题的讨论(比如开会),都可以是一场学习。
那么,参考以上学习成果内容,我们就会发现会议的通常问题:
1、决议【对于执行者来说不具体、不可执行】。比如,下次开会,请大家抓紧时间,不要开太久。试问,如何抓紧?
2、决议未细化到【落地计划】,比如,细化到执行人、监督人、汇报人等5w2h。类似读书读到一个好像有道理的方法,我们就认为“嗯,我学到了”。其实,万里学习才刚刚起步。
3、没有跟踪决议,没有【决议结果记录】。想当然认为有了决议,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其实决议只是未加以证实的方法。类似我们学习时,总认为理论上正确了,就ok了。其实那根本不是经验。
5、没有将【有效决议】,固化到制度等书面例行记录中,造成下次发生同样问题,又重新讨论。需要有相当逻辑思考的专人负责制度撰写、修订、发布。类似个人学习时,没有梳理出知识清单、操作流程等。
6、没有平静地接受问题(或系统性思考),如果有详细记录,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目前无法解决的,或者解决成本太高的,或者是特点不是问题。比如,产品定位于高端,那成本自然就会比市场平均高。这是由定位决定的,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
三、改良后的会议核心流程
1、召集人,收集议题及建议方案,通知干系人
2、纪要撰写人,回顾上期决议
3、执行人或汇报人,汇报决议落地计划的结果
4、制度撰写人,收集有效决议到制度中
5、主持人,牵头明确本次会议期望成果,澄清问题
6、制度撰写人,说明制度中相关已有条款,此次是补充、优化,还是修订
7、展开六顶思考帽、团队共创等有序讨论。主持人,确保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讨论(不偏题)、人人发言(不独角戏)、求同存异、搁置特点
8、主持人、牵头梳理决议到落地计划,确保执行人可执行决议
9、纪要撰写人,记录决议并公布,确认无误
10、召集人,公布下期会议时间
11、执行人,根据决议计划,开展行动,并记录好结果
U do one thing,as u do everything。看来从一个会议开得如何,可以看出团队学习能力的高低啊
怎么开会才更好?留言分享下你的见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