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毅南下面做具体分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06125/answer/20103178
1. 社会零售总额
认为国进民退、老百姓没钱的,麻烦去查一下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速。在双十一年年翻番的这几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并没有放缓,在个别品类增速还有增加(如化妆品、通讯),因此说老百姓没钱的,我不认为这是个很显著的趋势(或许有,但消费在数据上并没有放缓)。从我目前了解到的快消行业的状况,商家增长放缓,主要还是竞争对手稀释的成分大一些,所以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可消费者花钱并没有少。这一点,数据说话,不要随着微博公知人云亦云。
2. 百货商店业态
仔细研究百货商店业态(可以看成是传统商业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如下趋势:
中低端百货经营困难,部分1、2线城市的中低端定位百货倒闭;高端百货表现相对较好,即使在国家反腐打击消费卡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业绩,但促销和大活动频率明显增多,价格战也越来越激烈。
百货业态近两年来客单价略微上升,体现了来百货消费的消费者开始转向更高端产品
纯百货业态整体压力较大,而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万达广场,凯德mall,龙之梦,银泰城等)越开越多,消费者在线下消费的行为,逐渐从商品为中心,转向以购物体验、娱乐、休闲、餐饮为中心。
另外,街边独立的服装店、鞋店、日用品折扣店,也在逐年减少。生意不好做,一是被具有娱乐功能的购物中心抢走了客流,二是受电商冲击(下一项展开)
这意味着什么?消费者行为在转变。后面结合讲,现在先埋个伏笔。
3. 电商品类增长趋势
电商哪个品类增长最快?服装、家电、数码、日用品。
服装我不解释了,淘宝上买低档衣服的太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标准化程度稍高的中端品牌也开始在网上热销,如凌致的4个品牌,百丽的几个品牌等等
家电、数码和日用品则是因为标准化,功能性强(购物体验不重要),消费者不会有“穿着不合适、挤脚”这种感觉。家电和日用品品类目前来看,消费者最大的问题,要么是物流损坏,要么是买了爆款发现功能没有想象的强大(这个电吹风风力不行啊!)。但整体来说,功能性商品在电商上增长也是很快的。
化妆品增长速度有限。消费者对网络化妆品假货还是很忌惮的,彩妆还可以凑合用,护肤品什么的贴近肌肤的,真是不敢买假的。图便宜的消费者会去免税店,选择电商的还是少。而化妆品是传统百货的强项,你能在绝大多数传统百货的一楼看到化妆品专柜。
4. 电商客单价
随着电商品类的扩展、多样化,折扣力度的增加,促销模式的丰富,虽然一部分消费者开始愿意通过电商购买高价产品,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以小件、标准化产品为主(毕竟考虑到物流,你买个彩电还是怕磕坏了人家不给退货的)。因此,电商客单价一直稳定,大约在200元左右,相对百货还是比较低的,但跟超市接近。
结合以上1234点,我们发现以下趋势:
电商激发出了一些人的消费欲望,原来每天坐在单位上网的人,如今也可以买零食和衣服送到公司了。新的消费形式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电商增长也是必然的。
电商在低端、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类,增长较快。电商在这些商品性很强(消费体验性不强)的品类中强势增长,体现出电商在deliver good的这个功能上,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消费者未必图便宜,方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网上比价比性能比款式,比去线下逛要方便一些)。只要你这东西标准,我能坐在家里买,干嘛要出去提一包回来?
线下消费逐渐转向高端消费和体验式消费,商品本身的属性在线下消费的地位逐渐被弱化,而服务和消费体验的地位逐渐增强。打个比方,电商可以取代零食店,但取代不了挂炉烤鸭,是不是?高端消费,如高档化妆品、名包名表名大衣这些,由于电商假货、次货、无消费体验的特点,不好售卖。比如线上卖汽车,最后也还是要走到线下去试开的(O2O模式比较好的品类),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车都不摸一下就买下来这种事。至少现在不接受。
各种销售的促销频率和力度都在增加,商家间为了争夺客流而使出浑身解数,我相信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居民都在双十一当天,看到不止一家的广告,京东、苏宁、易迅,甚至很多大商场也提前好几天就在吆喝了,更有很多商家打出线上线下同价(但其实同款数量相对较少,商家在线上线下是有意区分开一些款式的)。
因此我们看到,电商的爆发性增长,实际上是业态间的分工细化造成的,这也伴随着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不光是说,谁的东西便宜了,我就去谁那儿买,而是说,什么样的消费去哪买更合适。充个话费,电商,买个零食,电商,买电器,电商……买护肤品、貂皮大衣、汽车,吃烤鸭、看电影、聚会这些,你还是得去线下,对不对?你能通过网络跟女朋友开房吗?当然房间可以网上订,最终的消费体验还是在线下。线上重交易,线下重体验,消费行为的分化开始显现。
而这种分化,其实也是也是整个市场在消费流程中的分工细化。电商,其实是一个专业化的渠道,在应对一部分消费需求时比传统商业更具有优势。电商的增长,必然导致原有市场链条中中,一些节点的没落(如中低端线下商品消费门店),一些节点的加强(物流、仓储、网络交易支付等等)。而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应当更加集中在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事实上,也是经济体结构转型的一个体现,我个人认为,算是我们这个经济体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