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晓雨
看书这件事,最早要追溯到小时候。
旧时姥爷是个教书匠,家里很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物件,全家人唯一最珍贵对待的就是那些被翻得泛黄的书本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完整意义上读完的第一本书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黄色硬皮的封面,简笔插画,开篇的3个故事分别是“盘古开天”、“黄帝蚩尤大战”,以及“女娲补天”。但究竟是黄帝蚩尤大战在前,还是女娲补天在前,倒颇有几分平行时空的争议。
少年时代看书谈不上多么喜爱,更多是打发时间。
换作今天,如果我一出生接触的就是互联网,是五花八门的视频平台,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在读书这件事里找到最初那种蓬勃的探索欲望。
小时候我家的书不多,统共超不过15本。但那15本是我姥爷先给自己孩子们讲解完,然后再由舅舅传给自己的女儿,大表姐看完,二表姐看,难得的是,到我手里时那些书仍然鲜少有破损、缺页的情况,反倒因为她们无意中的标注,令我在看书的时候有种对话的错觉。
长大以后消费的选择更多更便利了,反倒很难投入大块、完整、饱满的时间用来读书。
我最怀念的就是在姥姥家生活的日子。
午后,天上的云朵和屋檐下的肥猫都陷入沉沉睡眠,我躺在床上晒太阳,心无旁骛地随手抽起一本书,觉得双颊滚烫时就把书盖到脸上,阴影倾泻中,反倒觉得日子玲珑剔透。
现在也是如此。
烦躁期最好的释放,就是窝在屋子里看书。
当然,我始终觉得读书不该有太多的功利心。读书也不该被过分推崇至上,神话了读书这件事本身,它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
它的奇妙之处恰恰在于“无用”。
毫无目的的把我们拽向一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将原本固有的生命体,分裂出无数的灵魂小青鸟,前往别人的故事里,雀跃窥探。
《隋唐五代史》 王小甫 中信出版社
作为一个唐史迷,这本《隋唐五代史》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那个年代的人文风貌,以及许多制度背后的来源和民生根基。
比如这两年特别热的几部电视剧都提到的“独孤一家”。
在这本书里就可以找到完整的人物关系图。
其实隋唐是分不开的,隋的蓄势待发,如同破晓前的迷离与悸动,唐的奔涌而出则是太阳升起后照耀万物的精华所在,以闻名于世的两个治世将统一王朝发展了三百余年。
隋唐之间可谓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论是宗室血缘,还是后代种种优化的政治结构都可谓一脉相承。
我喜欢唐,本质上是喜欢唐人那股不羁、光明、自由的气质。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品格。
如果说隋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唐就像个捡了便宜但没有卖乖、还肯虚心接纳的年轻富二代,它的可爱不在于盲目自信,而是肯适当的端平自己看事物的眼光,去主动的,赤诚的,满心欢喜的触摸这个世界。
他身上那种「乐于分享」的精神影响了身后的千秋万代。
时至今日,大家仍然对那个情绪色彩浓厚,鼓励民众去肆意表达的朝代充满了向往。他的繁荣,是经济与人文的双重夹心饼干,咬在嘴里,脆脆的口感,浓郁的回甘。
《夏虫语冰》 洁尘 四川文艺出版社
洁尘的这本书是我去年出差在广州买的。
中山大学附近的一个小书店,开始是被封面吸引的,一个女人抱了一个小孩,怀中小孩的眼神说不上是错愕、好奇还是惶恐,莫名觉得很像初来到世上的我们。
什么都不知道,却什么都想知道。
发行方给这本书的定义为「电影随笔」,而不是影评,蛮恰当的。
影评更多是从电影角度出发凝结而成,电影随笔更加有不确定性,如同一条流动的小河,不起眼,但很率真,奔腾而去的是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那些美好的影片,其意义是超出电影之外的,我们可以从中唤醒自己成长期的一丝丝纤细的记忆,也可以从中获得激情和感动,这种激情和感动对成年的我们依然是礼物。“
如是。
《黑塞童话集》赫尔曼.黑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没有想到,黑塞最打动我的一本书会是他写的童话集。
我从来不认为童话是给小孩子看的,它只是以一种更加透彻、夹杂着少年原始幻想的恢弘笔触直抵真相,并非庸人的避难所。
就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花园,大家每天都路过,却很少有谁想着停下来进去看看。
世间魔力在于作者认为绝非止于青春期的人类成长能力。
里面有两篇童话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
一篇叫做《矮人》,另外一篇叫做《神秘的山》,阴沉的黄山,孤僻的村民,逐渐渐生出一种准密友的关系,在爱上对方的同时又滋生出复杂的征服欲和侵略性。
末尾,那个人站在山顶时第一次正视到黄山身上那种千年孤独和哀伤的尊严。
山和人,羚羊和飞鸟,星辰和造物,万事万物的死生循环都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规律,一个人的生死和一块石头滚落悬崖变成碎片或在日光中渐渐风化没有任何区别。
黑塞用童话故事写出他眼中的永恒与美丽。
《心理医生在吗》 严歌苓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严歌苓的长篇适合下雨天窝在家里读。
字字平淡又处处惊奇。
这本书从一个中年女人的独白开始,讲述自己少女时代对“贺叔叔”的暗恋,有人把其称作「洛丽塔式」的纯真独白,非常具有画面感。
《无印良品管理笔记》 松井忠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挺少看经管类书籍的,这本书的作者松井忠三是无印良品的前任会长。
整本书的风格简单、实用、清爽。
和Muji的精神内核一样适用于帮助大众寻找更贴合的生活方式,
“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人生、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虽然不晓得现在的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但只要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先从下定决心开始。如此一来,即可在黑暗中摸索出一套方法。”
这本书很适合职场人阅读,里面是经过实践之后得出的浅显易懂的方法论,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忽悠人的术语,就像一本菜谱,配料和食材都教给了你,但至于做出什么菜还是要看厨子的手艺。
里面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段落是作者把上班族分成了以下四类:
1、 只是为了糊口而工作的人;
2、 稍微努力的人;
3、 会为了结果而努力的人;
4、 下定决心的人。
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类人呢?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停下来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只能归结于“稍微努力的人”。
事实上,那些所谓成大事的人基本上都属于“下定决心的人”,一个人其实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
这是从责任感到使命感的升华。
这本书里详细剖析了MUJI在产品开发机制上的许多模式,比如“observation”的方式。
Observation其实就是观察,提高敏锐度,巨细靡遗地去走进消费者的真实生活,找到那些虽然还没袒露在外但却隐藏的种子需求,再移植到自身产品上,进行创新研发。
这个道理用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通用的,只有你去认真了解、关注,分析一件事,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命脉。
工作如此,爱情亦如此。
近期还看了一些比较好玩的书,今天暂且就先推荐这几本书吧。
一个人的书单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生活剪影,我希望这个世界上,大家的书单越不相同越好。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读书的过程里找到让自己欲罢不能的口味,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名人推荐100本”,“XX必读系列”,必读的那叫教材,不是阅读。
读书,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是为了让你和自己相处得更舒服。
前两天我和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姐姐吃饭,她说起在以色列看到的犹太人几乎人手一本书,坐在海边,坐在公交车上,大家不是在面对面亲切热络的聊天就是低头沉迷于自己手中的书,很少有过度依赖手机的状态。
当然,我不是要去讨论科技经济和人文的先后性、冲突性,只是略微慷慨,生活在不同频道的人感受到的东西该有多不同啊。
我很喜欢玩手机,那种快感和瘾,确实能捕获短暂的安全的存在感。
我也很喜欢看书,因此带来的平和、喜乐、以及某种神秘而巨大的坚挺力量,在当下看似无用,却在我生命中许多难熬的时刻替我挡在了前面。
社交网络给大家制造了一个「过滤泡」(Filter Bubble)——你只能关注和讨论自己眼中志同道合的话题,某种程度上,是在离这个世界的真相越来越远。
和气味相投的新闻来源保持一致,无可厚非。
但把互联网上看到的一切当作唯一的来源,绝对可信的生活样本,就很危险了。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存语境或许并不能兼容每个人小小的离经叛道。
但躲在书里,你绝对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