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一起看一张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用“飞速增长”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对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财富积累速度远远超过其财商的成长速度。另外,中国金融市场也在逐步发展成熟,除了房产和存款,高净值人群对其他许多投资品还比较陌生。
在目前强监管的去刚兑、去杠杆的大环境下,默认刚兑、只看收益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从存款到投资,高净值人群的资金未来将流向哪里?
按照周金涛的说法,“人生发财靠康波”,经济周期运动有其规律,抓住规律顺势而为,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作为投资者,认清行业趋势、捋顺投资逻辑,是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关键。
聊可投资的大类资产之前,我们先要明确,投资者的可投资资产(金融资产+投资性住房)有多少?有人说,我家里有很多房子,没有其他钱。答案出来了,你所谓的投资只是在固定资产上。
那么,除了房产和存款,高净值人群的资金还会流向哪些地方?
一级市场?
一级半和二级市场?
离岸市场?
黄金外汇大宗商品及其他衍生证券投资?
艺术品?
…
本文将就二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 提示:文中内容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的资产配置建议。
二级市场投资
股票投资是一个专业性的行为,本人不建议散户个人投资入市。
从上图可以看到,10多年来中国股市涨幅微弱,究其原因有:
1. 扩容,上市制度不管核准制还是注册制,排队上市的公司就跟浪花一般。池子本身就这点水,但喝水的人越来越多,基数越来越大;
2. 限售股解禁、流通市值增加过快;
3. 房地产虹吸效应显著导致增量资金萎缩;
4. A股的投资价值,分红问题。美英法德意日投资者在健全的完善的制度下做股票注重的是价值投资和分红收益,而中国则是差价博弈、投机、套利等;
5. 上市公司没有完善的退市机制。
再给大家看一下机构与散户的赤裸裸的对比:
1. 消息面的不对称
撇开相关政策信息制定的内部人、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等因素,散户通过传言、媒体、杂志或股评得到的信息笔者都不好意思说是几手的了,说白了就是很多数据是经过修饰的。
2. 资金量不对称
散户和机构基金在资金量方面的差距也不用多说什么,中国有句古话: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在二级市场也一样,社保基金、券商资金、保险资管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量要远比散户大得多,因此其仓位调整的空间要灵活得多。
3. 专业不对称
1)机构做股票往往能盯着一个股票几个月的时间,交易的股票始终是他们熟悉的标的,他们关注政策面、宏微观数据、行业趋势、资金面、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技术面和成交量等等,并设好止损线。而中国散户做股票跟风、随机、手痒。(小股民一天不看一下盘、不动一下自己的股票,还不知道是不是以为自己是股东了呢)
2)个人投资者,10元买入,涨到了11元,害怕了,就卖了,没想到,卖掉的都是好股票,强者恒强。而反过来,这只股票10元买入,过了几天跌到了9元,不卖,放着吧。因为不舍得卖。然后越套越深直至套牢。所以股票投资会买的不一定专业,但会卖的一定是专业的。
由于实体经济疲软及货币政策的持续,预计未来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不断下行,股票市场行情持续震荡,资金的避险情绪浓厚。那高净值人群该如何参与二级市场?
首先,做任何一件事需花精力投入和研究,股票投资一样的道理。切勿跟风随大流,避免给专家抬轿,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其次,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注重趋势力量和价值投资,把握节奏。
第三,心态、心态、心态,重要的事说三遍;
最后,也是重中之重——借机构的力量参与。管理人择选上优先看中机构的实力、品牌、过往业绩水平、投资方向和基金投资风格。可以是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及全球二级市场配置基金。
房地产投资
过去十年,可以说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我们先来看一看原因:
1. 城市化带来大量的外来工作者进入城市;
2. 购买新房以及住房的改善型需求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刚需;
3. 银行开发出以房子为标的的新产品——房贷;
4. 造房子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5. 商品房持续大涨,炒房团多数获得财富自由;
大多数人认为,房产涨幅太大而产生泡沫,但笔者不这么认为,咖啡的泡沫吹开了,咖啡还是有的,原因有:
1. 中国人多(供需)
以深圳来举例,以前就是个小渔村,现在呢,人口突破1500万,成为寸土寸金的地方,刚性住房需求怎么办?
2. 时代发展的产物
拿南京来举例,2000年时南京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640元/月,平均房价是3000元/平;截止2017年末,南京市的平均工资是6680元/月,平均房价是25733元/平。数据出来了,市民平均收入水平上涨了10倍,房价上涨了不到9倍。大家再想想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农副产品的猪肉价格涨幅等等。
3. 房地产的稳定事关众多关键行业的稳定
总结下来:纵有房产税(一线城市已试点)和国外的房地产格局,笔者认为未来十年内房价不会大跌,可以避险,但这一块的投资配置比例问题需考虑。
那在配置房产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配置国内房产时,需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位置、质量、未来可能性等。
而对于近期较热的海外房产配置,需要考虑政治安全、货币稳定、法律环境、交易对手靠谱等。抛开欧美的移民和身份的因素,海外房产配置可跟随国家的方向、一带一路的步伐放眼东南亚,比如新加坡、老挝、泰国...
此外,在海外房产的价值增长方面,我们要考虑房产所在国的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的潜力(资源、资本、人口、市场、消费)和投资带来的增长,包括市场供给、价格、回报与持有成本、未来可能性及流动性等。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曾经我有幸问了我老东家的形象代言人罗杰斯:在资本市场投资是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退出,更好地退出。
笔者建议:任何的投资都应该跟时间做伙伴,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方向远大于投机、博弈、套利。也是因为时间问题,一些优质资产的二手份额就出现了。
关于二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个人剖析及操作建议已做充分交流。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真正的智慧是能够预见未来。
※ 提示:文中内容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的资产配置建议。
更多财富管理行业资讯、行业解决方案,尽在NewBanker博客。
网友评论